APP下载

例谈有效记忆地理知识的策略

2020-09-10周晓捷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风带环流气压

周晓捷

摘要:掌握地理必备知识,离不开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的有效记忆和准确理解。文章通过高中地理记忆教学实例,探讨有效记忆地理知识的教学策略,希望对提升地理高考复习的有效性有一定的借鑒价值。

关键词:地理知识 理解记忆 比较记忆 系统记忆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十诀”学习法,即序、勤、恒、博、问、记、习、专、思和创。这里的“记”除了指做笔记外,也包括对知识的记忆。笔者曾对三明市的1052份高一期末试卷进行调查统计。试题涉及水循环环节的知识点,准确答案要求填写海陆间水循环的“降水”。学生给出降水、自然降水、凝结降水、大气降雨、降雨、下雨、大气降雨、陆地降水、降水循环、雨水补给等不同答案。不难看出,学生的错误原因主要是对地理知识的记忆混乱,造成概念不清,或者对地理学科名词、术语运用不当。

“一体四层四翼”是新高考命题和地理教学复习的依据,明确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而必备知识的记忆是四层考查目标的基础,没有地理知识的有效记忆,其他能力、素养、核心价值都无从谈起。理解法、比较法、特征法、表格法、分类法、规律法、系统法、图示法等,都是高中地理复习中常见的方法。本文将以此为基础,对地理知识的有效记忆方法做出梳理,对理解记忆、比较记忆、系统记忆等进行重点探讨。

一、引导思考,理解记忆

理解就是要知其所以然,思考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理解的过程,就是发挥思维的作用,将新知识纳入已建立的知识结构中;用已掌握的知识(或经验)去体会、感悟,把握新知识、方法和规律等。经过思考,学生将已理解的知识(或获得的经验)与旧知识一起融入新的知识体系中,实现牢固记忆。不动脑思考就谈不上理解,没有理解记忆就没有积累;一个人的思考越深入,其理解能力就越强,记忆的能力、潜力就越强。例如,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体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只是字面上记住概念非常简单,但要理解、记忆大气环流,必须将新旧知识相结合:①由于自转和公转,轨道平面间存在一个夹角(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不同纬度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不同纬度上太阳辐射的不同→不同纬度的地面受热不均;②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上升、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大气的水平运动;③高低纬度受热不均,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不考虑海陆分布,形成三圈环流;④直射点的移动→地球表面受热情况的变化→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变化;⑤近地面的风带和气压带,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下,冬夏季节出现不同的大气活动中心,使得海洋和陆地之间形成随季节而变化的季风;⑥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季风环流的影响,形成不同的降水特点的气候。通过这样对成因、分布、变化、影响进行梳理,学生对大气环流这一概念就有了完整的理解,记忆也容易了。对于其他地理概念、规律、原理的学习,也必须从内涵、成因、特征、变化、地理意义等方面全面理解记忆。

二、抓住特征,比较记忆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理事物放在一起,在逐一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将它们的各个特征和属性进行互相对照,找出共同性和个性、联系和区别,并理解记忆的思维方法,被称为地理比较学习法。例如,影响降水的因素有沿海与内陆、迎岸风与离岸风、迎风坡与背风坡、寒流与暖流、地形抬升、锋面过境、气旋(台风)过境、空气对流上升、背风坡、反气旋(高压)控制。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因素一是影响水汽多少(沿海与内陆、迎岸风与离岸风、迎风坡与背风坡、寒流与暖流);二是影响气温的升降、水汽凝结[地形抬升、锋面过境、气旋(台风)过境、空气对流上升、背风坡、反气旋(高压)控制]。又如,影响雪线的因素有气温、纬度、季节、降水、迎风与背风、阳坡与阴坡,但本质上只有两个因素,即气温(纬度、季节、阳坡与阴坡)和降水(迎风与背风)。

通过求同比较,认清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本质差别,这样才能减轻记忆的负担,记得清晰。例如,同样是降雨,对流雨、锋面雨、地形雨、台风雨,要抓住降温冷却凝结的不同因素;同样是高压、低压,有由动力原因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副极地低气压),也有由热力原因形成的(赤道低压、极地高压、陆地冷高压)。

从形式上看,比较可分为纵比和横比,也包括侧向比较和多角度比较。纵向比较是顺序比较。在学习以能量转化和物质运动为核心的自然地理规律,揭示自然地理要素的演变过程时常用这种比较法。在演变过程各环节、阶段可以进行比较,如大气受热过程:太阳热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暖大地,这几个过程可以进行对比;河谷的发育过程时间先后比较:河谷发育初期(上游:下切侵蚀和溯源侵蚀,V形谷)→中期(中游:下蚀减弱,侧蚀加强,不对称河谷)→后期(下游:以侧蚀、堆积为主,U形谷)。

横向比较,相似和相反地理事物的比较。如地球自转与公转、高空中的风与近地面的风、夏季风和冬季风、各种气候类型的对比。并且在对比时,进行多角度、综合对比,如气候类型的对比,包括气候的成因、分布、特点、判断及其对生产活动(人口分布、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商业)等的影响对比。通过细比,深化了记忆。

三、利用思维链形成知识网络,系统记忆

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如果能够找出知识的逻辑关系,找出串联知识的规律主线,发现知识的因果逻辑,就能将地理知识按一定结构排列组合成有机整体,形成知识体系。抓住体系的中心,就能大大提高记忆力,提升知识的巩固性和备用性。在地理学习中,思维链主要表现为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在记忆知识时,一般抓住执果索因或由因导果,就能很好地形成知识的思维链。如大气环流思维导图:由图可以得出多条因果链:①冷热不均→热力环流→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②三圈环流的成因(高低纬冷热不均、地转偏向力)→三圈环流;③季风形成因素(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海陆热力性的差异)→季风环流;④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季风环流)→形成气候的因素→气候。通过对大气环流系统的因果链的归纳分析,学生对大气环流的成因、变化、影响有了一个系统的掌握。

当然,在学习地理知识时,有一些“例外”因不符合某条规律,使学生产生疑惑。教学中,必须抓住这些“例外”,如由非地带性(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引起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通过发现“例外”,打开思路,多角度思考问题,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以上记忆教学策略能使学生掌握高考必备知识,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而提升其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陈继煊.中学生整理知识十八法[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3]涂德.中学地理创新教法[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风带环流气压
内环流控温技术应用实践与发展前景
观安顺黄果树瀑布(新韵)
初见
带雨梨花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设计
谜底大揭秘
变压器并联运行在旁路带电作业中的应用
近40年玉树地区地面气压变化特征分析
全程健康教育对高压氧治疗引起气压伤的影响
气压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