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教学探索
2020-09-10李红熙
李红熙
摘要:针对青春期教育这一热点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借助人教版生物教材,探讨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青春期教育的策略。旨在强化学生生命观念、提升科学探究和理性思维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帮助和引导学生稳妥度过青春期,为其以后健康的生活奠定基础。
关键词:生物教学 核心素养 青春期教育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可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养成依靠各个学科核心素养在学校教学中的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综合运用学科观念、方法、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生物学课程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生物教学的灵魂,包含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不可一蹴而就,要达成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教师必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自觉实践。
青春期教育是指对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进行的有关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的素质教育,是从符合青春期这一特殊发育时期特点的角度,选择教育的内容、深度和方法的性教育。下面以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具体章节为例,探讨学科核心素养在渗透青春期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参照吴举宏研究制定的初中生物学核心素养与青春期教育培养目标表。
一、聚焦生命觀念
生命观念是科学世界观在生命科学中的体现,是学科核心素养四个要素中独具生物学学科特点的维度。结构与功能观是中学生物学始终贯穿的一条生命线。
以七年级下册《人的生殖》为例,首先探究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不一样,这是与生殖功能相适应的,即结构决定功能。同时点拨适应不是绝对的,如男性的乳房,是长期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结构,与哺乳无关,出生之后基本不发育。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睾丸为了适应低温环境,出生后降到体外,由阴囊保护,这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其次探究精子、卵细胞的产生、受精卵的形成。观看日本儿童性教育短片《生命的诞生物语》,此片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关于受精卵的故事,不仅是科普,更是“爱”的教育。受精卵是数以亿计的精子竞争与卵细胞结合的结果,进而作为一个完整而独立的细胞开始细胞分裂分化进而形成一个新生命。精子的大小、形态使之有很强的运动功能,较大的卵细胞为生命个体的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这进一步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结构功能观的体现。每个生命都来之不易,借此强化学生珍爱生命的观念。引导学生观察身边孕妇的生活,体会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通过视频观看孕妇自然分娩的阵痛、剖宫产术后承受的痛苦,从而强化学生感恩父母的观念。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上的科学史“试管婴儿之父”荣获诺贝尔奖,领悟科学技术发展对生命的意义。
二、发展理性思维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生物学是关于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要引导学生用批判性思维方法,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借助美国教育短片《澎湃的青春》引入《青春期》章节的学习,首先让学生正视自己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的第二性征。第二性征的出现意味着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具有生殖能力。在本节课学习时,教师要适时、适当、适度地指出,男女之间发生性行为就可能导致女性怀孕。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虽有生殖能力,但是自身发育不完善,生育条件不成熟,无养育能力,此阶段学生的重要职责是学习、是健康地成长,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少女怀孕堕胎,对怀孕女性身体上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在心理上形成严重的障碍。让学生切实理解性行为带来的后果,杜绝生活中少女怀孕堕胎、产子和青少年性犯罪现象。在生物教学中,不仅要坚持生命形成过程的科学解释,更要落实社会公德教育。
三、加强科学探究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科学探究是获得生物学知识的基本能力。在教学《人的生殖》时,借助生活中的热点话题提高学生观察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2019年1月在中国西安西京医院完成的国内首例、全球第十四个在移植子宫内孕育出的“添宫宝宝”为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子宫有什么功能?”“子宫的功能与名称有关吗?”通过观看精子与卵细胞相结合的视频,引导学生从精子和卵细胞的大小和形态方面提出问题,诸如“为什么卵细胞比精子大?”“蝌蚪状精子的优点是什么?”有些问题课堂上不必达成一致认识,可以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查阅资料得到答案。
四、落实社会责任
陶行知先生指出,忽略健康的人,就等于是在跟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生物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在学习青春期卫生保健时,将男生女生分开进行针对性探究,避免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其畅所欲言,解决生活中的性困扰。男生课堂重点探究遗精、性器官的大小及对睾丸的保护。女生课堂重点分析月经对身体的影响,表现在身体的不适和情绪的波动。收集乳房的保健知识和防止性骚扰的方法,从而学会自我保护。教学中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性观念,知道青春期的性冲动是身体逐渐趋向成熟的结果,是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教师帮助学生学会控制性冲动,如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进行职业规划等。
青春期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怀疑的阶段。教师应帮助学生悦纳青春期的变化,学会自我管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诸多烦恼,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探索出适当的成长之路。以生命观念引领青春期教育,让学生感悟生命、尊重生命,从而做出敬畏生命,珍爱生命,远离溺水,拒绝毒品等威胁生命安全的行为。
参考文献
[1]王玉梅.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实施路径[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4):77-78.
[2]蒋杜林.基于高中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生物学科素养的思考[J].中学生物教学,2015(10):9-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4]郭迎新.儿童性安全教育刻不容缓[J].生命与灾害,2017(12).
[5]吴举宏.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评价框架的内在理据及实践路径—以江苏省义务教育生物学科学业质量监测为例[J].中学生物教学,2019(05):4-9.
基金项目:银川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课题编号:YJKG17-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