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跆拳道运动员退役后从事青少年跆拳道培训研究
2020-09-10王聪明
王聪明
摘要:据我国统计,每年会有3000到5000名运动员从体育事业中退役,大约有50%的运动员退役后的工作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跆拳道运动是一种把体育和艺术完美结合的体育项目,目前也正在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对于退役的跆拳道运动员的工作安排还不完善。本文将对优秀跆拳道运动员退役后从事青少年跆拳道培训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运动员退役;跆拳道培训;工作安置
一、优秀跆拳道运动员退役路径
(一)进入教练行业,传递跆拳道
跆拳道运动员在退役后仍具备专业的知识,是自身具备的技能之一,并且跆拳道在全世界的会员国已经超过200个国家,练习者的数量庞大,已经超过数亿,在这个生活压力巨大的世界里,人们除了工作、学习之外,也寻求着精神的充实,因此很多人选择了学习跆拳道,由此可见跆拳道的发展前景广阔,选择作为跆拳道教练是一个正确的抉择。例如郭士强教练最开始的时候是中国男篮的一名队员,他在当队员的时候表现的非常好,所以这就导致了他退役之后也成了一名非常好的教练,而且他还带着辽宁男篮夺得了CBA的总冠军。退役后成为一名跆拳道教练,更能够锻炼自己的心智,带出更多更好的学员,为跆拳道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听从国家安排,进行职业转型
优秀的运动员是一些成为国家政策荣誉的运动员,因此在他们达到退役年龄后,国家会为其安排工作,大部分的运动员会被国家安排去大学读书,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能力,然后再進入事业单位进行自己的事业发展,这是由于大多数运动员在平时训练时,只注重自己的职业发展缺失了文化的积累,在大学里接受高等教育,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不断的丰富和完善自己,将自己培养的更加优秀,再根据自己在大学就读的专业,选择自己合适的岗位。
(三)自主择业,不断提升自我
跆拳道运动员因为长达几年的训练时间,年复一年的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年复一年的增加训练强度,参加比赛,不断晋级,这样的生活难免显得有些枯燥乏味,所以在退役以后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例如运动员李宁就是最好的证据,发展了自己的服装品牌,受到了大众的普遍欢迎,运用了自己的聪慧才智和商业头脑,为自己闯出了一片天下,在赛场上拼尽全力,退役后发展自己的事业,是一个完整的人生,姚明和刘翔等运动员通过做商品代言来吸引大众眼球,积极为自己的发展寻找方法,跆拳道运动员在退役后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多方面的发展。
二、优秀跆拳道运动员退役后从事青少年跆拳道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代课经验不足,缺乏授课方法
跆拳道运动员在工作期间和训练期间也是以学员的身份在工作,在退役后从事跆拳道的培训工作,缺乏相应的工作经验,不能很好的将技巧传授给青少年,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工作,如若授课方法不当,不但会引起青少年在跆拳道训练的过程中损伤到身体,也没有学到真正的技能。虽然青少年的学习能力很强,但是如若方式不正确,也无法取得相应的成果,浪费了时间,也不能够让教练的能力完全发挥出来,这是毫无优势的做法。据统计2019年已经有500万学员在学习跆拳道,而当前优秀跆拳道运动员退役后,从事青少年跆拳道培训过程中易出现代课经验不足的问题。
(二)文化素养能力低,影响培训的开展
跆拳道运动员的选拔到省队一般都在十六岁,十七岁左右,这就说明在十六七岁以后这些远动员会将大多的时间投入训练,而很少有学习文化课的时间,中国跆拳道运动员的学历大都不高。跆拳道的专业选手在任职期间,经常注重的是跆拳道的练法和打法,手脚并用的能力,个人注意力和金立军在跆拳道上,应用于其他领域的时间较少,尤其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因为职业的需要,对文化课的要求不高,个人的时间又不允许学习更多的文化内容,文化素养能力的低下会造成在培训过程中不注重学员的内心感受,会造成上课内容简单、单一,不会活跃课堂气氛,与同学们的交流内容较少。因此不利于跆拳道运动员退役后从事青少年的跆拳道培训工作的开展。
(三)机制体制不完整,管理不够规整
专业的跆拳道馆在硬件设施上必须过关,一方面场地要足够大,安全防护设施要齐全,要能够保证学员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是训练器材要齐全,比如沙袋、跆拳道实战护具等,然而全国仅有20%的跆拳道馆是正规的,例如海南的胜世跆拳道在2018年获得“中国十佳跆拳道馆”以及“中国最佳风采跆拳道馆”的荣誉,还有天津的武德跆拳道馆,正武道馆等正规道馆。在我国跆拳道的经营市场中,跆拳道的经营性质不一,有一些是在体育局的指导下办理的,另外还有一些是属于社团性质的,跆拳道的宗旨是健身娱乐,它可以提高防身能力,也可以强身健体,青少年是跆拳道运动的主力军,大多数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选择去练习跆拳道,但正是因为学习跆拳道的青少年较多,跆拳道馆为了发展自身的利益而降低价格,吸引更多的学员来学习跆拳道,商业牟利的心理过重,因此跆拳道运动员退役后在从事过程中也会遇到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
(四)医疗建设不健全,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如果学员在跆拳道学校发生损伤情况,却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基本赔偿项目有以下五项费用:医疗、交通、误工、营养、精神损失等,发生损伤情况不仅不利于道馆的形象发展,还造成学员身体的伤害,百害而无一利。运动员在运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肌肉拉伤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一些跆拳道馆中并没有配备相关的医师和医疗设备,对于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损伤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然而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发育的阶段,没有相关的急救措施,会损害青少年的身体发育,损伤组织和器官,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后遗症,因此在报名学习跆拳道时,应该对身体进行全面的检测并进行记录,看看是否符合跆拳道的训练体制,再对企业进行跆拳道强度的分类训练,训练过程中出现了意外,可以及时就医、及时救治,形成一套完备的跆拳道培训流程。
三、优秀跆拳道运动员退役后从事青少年跆拳道培训对策及方法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社保制度
国家对退役运动员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完善,许多运动员在退役之后生活不尽人意,因此要首先从制度上保障退役运动员的个人生活,要从专业运动员的身份转变为劳动者,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提供保障的第一步,运动员在退役之后有两种方式供选择,一是进行国家鼓励的方式,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二是进行学习深造,对于不同的退役运动员,也有不同的对待方法,国家发布的《办法》出台,在此法中规定,对于取得过优异成绩的运动员,采取固定的安置方法,由省级的体育行政部门对其安排就业,这是对该运动员的鼓励政策,同时也起到调动其他运动员积极性的作用,并且表示今后将使用指令性的安置方法来安置运动员退役后的工作,优秀跆拳道运动员退役后从事青少年跆拳道培训也应该安排相应工作单位。
(二)创新经营管理体制,规范管理范围
跆拳道的培训工作主要由一带多的形式,即一个教练带多个学生进行集体训练,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不免会出现一些学习效率低的问题,尤其对于某些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有时会跟不上课程的进度,但是教练也由于人数多的原因,而没有注意到此类现象,所以可以创新经营管理体制,可以采取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保证每个学员能充分的学习到知识,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的加快进度,对于有基础的学员可以根据速度、爆发力等特征变换教学方法。实现高质量的教学,也能时刻关注学员的进步情况,个人发展能力等,跆拳道运动员退役后进行青少年培训,可以采取创新经营管理体制的办法。
(三)提高文化素养能力,提高培训质量
由于运动员职业的特殊性,个人的技能在某一项非常的突出,而在其他方面较为弱势,例如文化水平较低,这是运动员普遍存在的现象,对于成为教练教学员练习来说,只有技能而没有良好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很难将方式方法正确的传导于他人,只有知识与技能同时存在,才是成为教练的根本,因此,跆拳道运动员在退役后应适当的增加文化活动,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教学的含金量。
(四)增强专业授课水平,增加个人经验
退役的跆拳道运动员,只有专业的技能,缺乏对市場上跆拳道事业的关注度,以及缺少对商业领域中跆拳道的发展趋势的了解,因此可以在成为跆拳道教练员之前,多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与当前的经济状况相结合,采取更加适合的方式来宣传和发展跆拳道,做到与市场化相结合,并且在授课时,要学会劳逸结合,不能太过枯燥,对于训练的场地,也可以在条件允许或者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在户外训练,提高学员的积极性,还可以在网络上多看看其他经验丰富的教练是怎么教学的,完善自身的不足,积累经验,用于工作。在从事教练员之前进行专业的培训,了解相关的事项,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跆拳道教练员。
(五)完备训练地医疗建设,保证安全问题
跆拳道虽然可以起到防身和强身健体的作用,但是也会在训练过程中因为力量训练不当或者没有跟随教练的脚步出现身体不适,在跆拳道练习中最容易受伤的部位就是胫骨,股后部,手指,尺骨,桡骨等20个部位,常见的损伤问题有肌肉韧带拉伤和肌腱炎等,因此在跆拳道的训练过程中,应该配备医师,如果在训练过程出现问题,需要立即采取专业的急救措施,防止学员身体受到损伤,或者因为未能及时就医而造成损伤的时间延长,因此跆拳道运动员退役后,从事青少年的培训工作,应该与医疗设备的完善相结合。
四、总结
国家对退役运动员进行就业安排是为了运动员的再就业,提高生活质量,运用自己的技能,得到生活的保障,但是目前对于退役运动员的工作安排有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不健全的问题,截止到2017年,我国已经出台了多项保障政策,其中关于运动员的工资政策则占了40%,但是关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占比仅有2%,严重的缺乏制度的保障,并且缺少实际的操作方法。
参考文献
[1]张理月,余巧玲,郑智勇.福建省竞技跆拳道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9,38(01):19–22.
[2]吴嘉敏,邓侃锋,陈承宇,等.从发展学的角度看中外青少年运动员的几组数据[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2):223–227+229.
[3]陈忠南.竞技体育运动员职业规划研究[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7,15(06):72–74.
[4]班亚东,理同新.应用电子护具对跆拳道裁判员执裁的影响[J].运动,2016(15):36+16.
[5]孙茂君,宗绍娟.北京市跆拳道项目发展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27(01):55–59.
[6]易军,郝晨,刘显忠,等.重庆市退役运动员转型方向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2014,35(04):24–26.
[7]任春燕.对高校开设跆拳道体育课程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4,4(13):79–80.
[8]于洪波,戚忠娇.重竞技运动员职业指导问题研究——以辽宁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2012(21):119–120.
[9]谢天长.《就业促进法》检视下的退役运动员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2,26(05):77–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