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马拉松A类赛事研究
2020-09-10何艳君
何艳君
摘要:文章以湖北省内举办的中国田协认证的A类马拉松赛事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据统计法对A类马拉松赛事总供给、参赛人数、行政区参与率、赛事类型、赛事保障、时间分布、产业概括七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希望对湖北省马拉松赛事的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湖北省;马拉松;A类赛事
一、前言
作为全民健身的新时尚,马拉松运动已成为丰富城市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促进城市和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中国田协在2015年取消马拉松赛事审批制度,放宽赛事准入条件,简化准入程序,激发社会力量办赛,马拉松赛事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湖北省马拉松赛事也随之快速发展起来。从2015年5月3日的后官湖半程马拉松开始,到2019年12月15日黄石磁湖国际半程马拉松结束,经过4年的运行,49场A类赛事的洗礼,湖北省马拉松A类赛事已经形成以“汉马”为首,群城斗艳的繁荣局面。但湖北省马拉松毕竟只有短短的4年历史,赛事文化积淀、赛事服务和赛事运营等方面与《2019中国马拉松年度报告》中提出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职业化发展有不小的差距。
二、研究结果
(一)湖北省马拉松A类赛事总供给的概况
2017年、2018 年和2019年,全国共有4511场马拉松,参赛人数达到800人,其中A类赛事占20.9%。在湖北省田径协会报备的马拉松赛事为59场,其中A类赛事49场,占83.1%,湖北省的A类赛事数量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8年,是湖北省参与马拉松赛事最多的年份,但每万人的赛事拥有量只有区区的0.0034场,低于全国同年的4.27场/万人。与浙江、江苏、广东的赛事总量相比,差别巨大。
湖北省马拉松A类赛事容量最大的属汉马,连续两年为2.4万人;最小的是神农架马拉松,全程与半程马拉松总人数不足1千人。汉马的2.4万人容量与同是四大满贯、均为3万人容量的北马、重马和广马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湖北省馬拉松A类赛事占比高,但总数量少且容量较小,不能满足人民对马拉松赛事日益增长的赛事需要,凸显赛事总供给不足的特点。
(二)湖北省A类赛事赛程类型与参与概况
与国内的四大满贯赛事相比,湖北省没有任何赛事进入全马时代。在2016、2017和2018的三年中,湖北省马拉松A类赛事共约37.82万人次参与,其中全程马拉松约5.58万人次,占比14.8%;半程马拉松约11.77万人次,占比31.1%;健康跑约20.47万人次,占比54.1%。在全国所有赛事中的完赛选手,湖北省所占比例也未能进入前八。说明湖北省的大众跑者和休闲跑者占大多数,核心跑者不多。
(三)湖北省马拉松A类赛事类型概况
至2019年止,《中国马拉松管理文件汇编》将马拉松赛事分为9类。湖北省马拉松赛事类型共有2类,公路型赛事占A类赛事总量的94.9%。虽然有高山赛事,但每年只有1场。湖北省地形多样,四季分明,一些自然类型的马拉松可以拓展。武汉还是中国5大摩天大楼聚集城市之一,即将建成的绿地中心,高达636米,有望成为中国第一高楼。这些高楼也可以为垂直马拉松提供竞赛场地。但这些优质资源没有被很好利用,导致湖北省马拉松A类赛事的赛事类型单一,同质化严重。
(四)直辖行政区参与马拉松A类赛事的概况
2016年,湖北省有5个直辖行政区举办马拉松赛事,直辖行政区参与率达29.4%。2017年,湖北省共有8个直辖行政区举办马拉松赛事,直辖行政区参与率达47.1%。2018和2019年,均有12个直辖行政区举办马拉松,直辖行政区参与率达70.6%,增长速度较快。但截至2019年12月,湖北省内举办的49场A类赛事,主办单位无一例外都是各地的市、区、县级政府,缺少其它社会力量办赛,市场开发的能力跟不上。赛事过于依赖政府,不利于赛事向社会化、专业化、盈利性和可持续性发展转型。
(五)湖北省A类马拉松赛事举办时间分布概况
2016年,湖北省的8场A类赛事分布在6个月中,最多一个月2场,没有出现扎堆的现象。2017年,湖北省的12场A类赛事分布在5个月中,其中11月有6场,占全年赛事的50.0%;2018和2019年聚集在10月和11月,共有8场,占全年赛事的61.3%,开始出现扎堆现象。这种扎堆现象不利于充分发挥每个城市马拉松赛事的社会效益和持续发酵能力,对湖北省的赛事组织和管理也形成很大的挑战,也不利于跑者参赛愿望的满足。
(六)湖北省马拉松A类赛事的赛事保障概况
湖北省从2015年办赛以来,湖北省马拉松A类赛事尚无猝死案例。“汉马”的医疗救助有多项救助方法是国内马拉松赛事首创,且湖北省其它马拉松赛事也多采用“汉马”的医疗救助方法。组委会在10公里到21公里的赛道内每100米配备1名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疗志愿者。在赛程后段的21公里每50米配备1名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疗志愿者,27.5、32.5和37.5公里点设置了医疗喷雾站,每1公里赛段有1名AED骑行医疗救助医生,还有多名陪跑的移动急救志愿者随时观察运动员的状况,以及每2.5公里配备的医疗站点等诸多措施全面维护跑者生命安全。
这种将跑者生命安全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为跑步者提供专业和科学性的赛事服务,为湖北省所有马拉松赛事的成功举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如此浩浩荡荡的安保人员、各类志愿者、工作人员耗费了政府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很多岗位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大量食品、饮料等赛道补给回收不及时,造成不良成本增加,也反映出赛事管理专业化和规范化不足的特点。
(七)湖北省马拉松赛事产业的概况
湖北省马拉松赛事参与人数井喷式的增长,给赛事组织、运动装备、运动培训、营养补给等相关体育产业带来直接的生机与活力,也给交通、娱乐、酒店、餐饮、旅游、文化等产业提供间接的商机,但湖北省的诸多赛事,赞助企业向赛事提供的赞助以实物为主,赞助结果只是收获一个最基础的广告效益,而组织方也仅把官网作为赛事信息发布的渠道,利用官网进行商业运营的意识不强,缺乏对赞助商产品的推广、营销和保护。不管是赞助商还是组织方对马拉松赛事这个平台的商业运营缺少足够的认识。市场化不足不利于马拉松赛事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建议
(一)丰富赛事类型,增加B、C类赛事数量
充分利用湖北省地理条件、城市文化特色、地域优势,做小而精、精而优、易传播的特色赛事,满足人民对马拉松赛事日益增长的赛事需要。如神农架的雪是当地特色,也是旅游重点开发项目,利用马拉松平台举办雪地马拉松赛事,为神农架体育旅游增加新项目。利用武汉市大学城、高楼等优势积极开展大学生马拉松和垂直马拉松等赛事。利用轮滑、自行车等项目丰富赛事内容,吸引更多的人群,包括儿童参与到马拉松赛事中来。积极开发马拉松文化产品,发掘产业优势,提高赛事附加值,让B、C类赛事有更肥沃的生存土壤。
(二)扩大赛事容量,提高湖北省马拉松赛事的影响力
赛事数量的增加与赛事容量的扩大应齐头并进。汉马在全国的影响力,从其报名的火爆程度全国第一就知道其影响力不容小觑,但湖北省其它赛事的影响力与其相比也只能高山仰止了。湖北省马拉松赛事管理组织应通盘筹划,利用汉马的影响力将其它赛事带活。如开辟汉马特定报名通道,通过参与湖北省其它A类赛事2~3场,而不是1场,顺利完赛或达到一定的成绩即可参与抽取第二年汉马直通车参赛名额等,吸引更多的人来体验湖北省其它马拉松赛事,进而提高整个湖北省马拉松赛事的影响力。
(三)利用社会力量,多层次组织赛事
对举办马拉松赛事的城市、单位和社会力量应给予管理和政策的扶持,激发直辖行政区持续的参与热情。将马拉松赛事分层次服务于不同对象。顶尖赛事走向全马时代,服务于更高层面的跑者。举办B、C类赛事,服务于初级跑者。鼓励社会资金融入赛事,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既是对社会力量办赛的历练,也避免了赛事的同质化现象发生,使湖北省马拉松赛事的市场培育和初步推广走向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错峰举办,优化赛事服务质量
尽可能利用湖北省地理环境多样的优势,将赛事举办时间分散在全年的不同时间。如恩施和神农架的气温较其他城市低,可以错开高峰,展现城市的地域特点,在6、7、8月份举办,为赛事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提供持续发酵的时间和空间。
其次,马拉松管理者应不被马拉松繁荣的表象所迷惑,应着力加强赛事供给端的改革,为跑步者提供更优的赛事服务。优化赛事服务应细化工作岗位,制定工作细节,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出现大量的人员闲置。对于赛道补给的回收,应及时、有序,这对交通的疏通和恢复也是极其有利的。在这些细节中,跑者是全程的参与者,所以积极听取跑者的声音,发挥跑者的智慧是必要的。
國外的优秀马拉松赛事会在赛前至少3个月开始向跑者提供跑步小常识、科学训练、服装搭配、健康饮食、参赛指南、旅游指南、文化特色等多种服务;赛后向跑者、志愿者、裁判员、观众提供互动平台征求意见和建议,既提高了赛事的运营能力,也提高了赛事的服务质量。
(五)规范管理,增强赛事盈利能力
马拉松赛事对于湖北省田协和各个组织部门来说是新项目、新产业,也是新挑战和新机遇。赛事组织者和管理者应与时俱进树立新观念,重视赛事的规范化管理。建议,省田管中心在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管理办法》等文件基础上,制定符合湖北省特点的规范管理条例,并积极选送更多的管理者、组织者和骨干裁判员参与到国家和国际马拉松赛事活动,以及赛事培训和交流中去,形成先进的管理经验,组织省内人员相互学习,提高整体管理能力,勇争赛事管理的先锋与输出方。建立稳定的赛事组织方,推动本地企业与赛事共建发展,在市场运作上不断努力,把市场培育与推广做细、做大、做强,共同培育赛事品牌,增强赛事盈利能力,将政府从投资者转换成管理者,实现赛事的可持续性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http://www.athletics.com.中国田径协会官方网站.
[2]http://www.Wuhanmarathon.com.武汉国际马拉松官方网站.
[3]http://www.runchina.org.cn.中国马拉松官网.
[4]石春健,魏香明,郑振国.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定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10):18–25.
[5]王海,王大卫,李颖川,等.我国马拉松赛事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12):46–47.
[6]汪育文,高力翔,储志东,等.生态体育城市构建的关键技术研究——以马拉松举办区域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1(10):7–13+45.
[7]陈珊,邹文华,刘月玲.中国马拉松赛事与国际马拉松大满贯赛事网站内容比较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4):54–57.
[8]胡奎娟.世界马拉松大满贯赛事特点及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1(10):14–19.
[9]邢金明,刘波,欧阳井凤.马拉松“热”背后的冷思考[J].体育学刊,2017(2):52–56.
[10]肖平,邓玲玲.武汉市马拉松赛事组织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6(08):713–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