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2020-09-10张浩峰
张浩峰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各个产业都在逐步转型和进行深化改革,体育产业也是如此。伴随着体育产业的改革和政策出台,全面健身的理念和方式也逐渐被推广。目前,我国大多数人民都响应全民健身的号召,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增强自身的素质,这也让体育产业的发展更加繁荣,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全民健身拉动了体育消费,体育产业的繁荣发展也促使更多人积极参与全民健身,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但是,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的协同发展是一项长期工程,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我们去解决,让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联系更加紧密和有机结合。
关键词:全民健身;体育产业;协同发展
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行政决策体制统筹推进的背景下,社会产业的协同机制的完善升级,也同时使得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趋势良好。然而,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守旧、核心品牌效应较差、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缺陷等,这些挑战对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的协同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对症下药”,深入研究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现实困境,并对困境问题采取措施,如逐步完善体育产业市场发展机制、加大全民健身观念的宣传与推进、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增强人民的体育运动意识等,为今后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协同发展打下基础。
一、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必要聯系
(一)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相互联系,整体协调发展
全民健身的发展拉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部分,全民健身的重要发展完善了体育产业的规划结构。体育产业为全民健身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物质基础,因此,体育产业的经济效益是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支撑,使二者相互发展和相互进步。现在来看,我国的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协同发展还不是成熟阶段,两者整体成长更加推动体育产业的长久共存,让体育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和完善。
(二)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二者互利互惠
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协同发展具体表现为“互利共赢、全面发展”。在体育产业中,体育相关产品、体育消费和民众参与三个方面相互促进发展,首先,全民健身的发展需要体育产业的提供相关的健身服务和健身产品、设施,持续激发产业经济价值。其次,积极的民众参与和各式的体育产品推动市场经济效应,扩张体育市场的发展。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趋势良好正是由于体育消费市场的结构和供需平衡的完善,展现出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关系,为体育产业和体育经济提升优化水平。但是,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的协同发展要注意适度原则和均衡关系,以免让二者相互制约。
(三)完善优化市场协调机制的重要方式
我们从市场经济角度来进行研究,体育产业的长期运营少不得市场经济的支持和调控。在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协同发展过程中的挑战较多,存在体育产业社会化发展不平衡、协同发展不全面等方面问题,但是,在国家进行体育产业的宏观调控后,体育产业正规化、社会化的发展愈来愈好,这对市场协调机制的优化有着较大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有国家和政府调控的产业经济发展更加具有活力,转变人民的体育消费观念,体育产业的相关体制机制也更加优化完善,为政府和市场协调机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拓宽了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的发展的新道路
体育产业的发展主要是指应用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发展体育事业,让体育行业和事业的市场价值有更加开阔的发展道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体育事业产业化已经是必然趋势,在掌握了发展形势后,为今后体育产业的经营和运转拓宽了发展道路。此外,全民健身在体育事业产业化的进程中获得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能够为实现全民健身的根本目标“添砖加瓦”。
二、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全民健身社会共性较弱
在国家和政府的号召、媒体大力的宣传下,人们对于健身有了较高的积极性。但是,全民健身缺乏社会共性,全民健身仅仅局限于社会大众中的个别人士,没有形成全民健身的情况。顾名思义,全民健身就是要全社会积极参与的体育运动和健身,一方面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就需要人们锻炼意识的增强。在我国有的个别地区健身的观念较弱,或是体育设施不先进、不完善,或是健身人员多局限于老年人和退休人士,学校的学生和青少年锻炼意识相对较差。
(二)全民健身缺乏专业体育人员的指导
目前,我国全民健身的情况多以广场舞的形式出现。这种锻炼形式有时存在扰民的情况,同时也不够专业,很多人锻炼方式都非常的不科学。存在老年人在阳光下暴晒,进行大运动量锻炼的情况,这都有违健身的科学性,可能会出现运动事故。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全面健身和体育产业的紧密联系,为全民健身提供专业的体育运动指导,让每一个年龄阶段都应进行相应的锻炼。
(三)全民健身训练设施的缺乏
自全民健身开展以来,有很多的健身项目和健身理念被人们所熟知,但是健身器材仅在个别小区达到了使用标准,可以为健身人群提供充足的设施。但是,部分地区的公园和小区,体育设施和健身设施的安装一拖再拖,而且个别地区健身设施老旧,容易造成运动事故。这样的问题是由于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的协同发展没有做好衔接,导致体育产业用品和设施供需结构不平衡。
(四)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竞争力不强
我国作为14亿的人口大国,消费水平高,体育产业作为经济消费的重要支柱之一,在我国“遍地开花”。体育馆、篮球馆、体育活动文化中心等,基本遍布了中华各地。在向民众提供精神文化的同时,也提高了我国民众的身体素质,但是,我国的体育产业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部分地区存在体育产业的发展满足不了全民健身发展的趋势,造成市场协同机制落后,使得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不高。同时,体育产业之间的竞争机制也存在缺陷,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部分体育产业的竞争机制已经不适应现阶段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协同发展的趋势,对其造成制约。
三、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全民健身的宣传力度,将健身理念深入到社会各阶层之中
我們应通过电视新闻活动或其他媒体的方式,大力宣传健身和体育运动的好处、健身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尤其是向一些青少年宣传健身的思想,青少年正处于身体状态最好的年龄,是健身和体育运动的最佳年龄,但是,部分青年对于健身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思想误区,往往觉得自己还年轻,不需要健身,因此,国家需要通过科学化的宣传,让民众更加深入了解全民健身,用科学和专业的知识使这些青少年认识到体育健身的重要性,以及合理健身对身体机能的提升。对于残疾人群和老年人是更应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社区上门对其进行科学和健康的宣传,鼓励其在身体条件允许和合适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锻炼,增强自身体质。提升民众全民健身的思想意识,对体育产业的经济拉动、供求结构的平衡都起到了巨大作用,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影响着全民健身的理念深入,这对两者的协同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二)将全民健身融合入地方文化之中
中国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中国民族的大地都沉积着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的文化精华。全民健身不仅仅是一个身体上的运动,更是思想与身体结合的一种方式,因此,将全民健身融入到地方特色文化之中,使健身与文化相融合,为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深入的文化支撑。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民众参与的积极性,更能将全民健身推广向全中国,甚至推广到全世界。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普及健身知识和消除健身设施隐患,必须要解决以往健身设施普及不全和健身设施老旧的情况,通过体育产业打造完善的健身设施和器械。不仅仅是发达地区的城市,也要将偏远地区和乡村地区的健身设施进行修建和完善,对已经投入生产的健身设施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做好安全措施和安全预防。
(三)国家应大力培养体育专业人士,促进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的高质量发展
我们需要增强人民群众的体育素质,建设完善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育和鼓励人民参与或培训成为体育专业人士。我国人口众多,体育产业是我国产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的协同发展是思想观念与经济的“交锋”,全民健身思想观念的宣传结合体育产业的经济拉动,两者的有机结合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体育方向专业人才是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各地政府都应该大力培养体育专业人士,可以促进地方体育产业的转型升级,更能够为地方全民健身提供专业化的指导。为了改变我国体育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为了解决我国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现实困境,我国在体育人才培养时,要利用创新性的思维,充分吸收借鉴外国先进的培养理念和模式,结合中国实践的情况,在全国各地构建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的协同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愈来愈高,全民健身的普及是人民丰富自身生活的一种积极方式,体育产业是促进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全民健身观念深入人心,并受到人民的欢迎和支持,也为体育产业的经济发展形成正面影响。因此,在全面健身和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积极拉动体育产业的消费,让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我们应该转变传统的体育发展理念,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体育人才和体育经济管理人才,让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的协同发展迸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全面健身和体育产业的协同发展不能分裂开来,要整体看待,结合供给侧结构改革,优化市场协同发展机制,完善供需结构,从整体上提升体育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全民健身的社会效益,共同解决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现实困境。
参考文献
[1]刘琨.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政策选择[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0,37(04):465–469.
[2]刘海粟.“互联网+”时代体育平台产业研究[J].西部学刊,2020(11):155–157.
[3]李国敏,刘伟,吴瑞红.开展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进体育强国建设[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6):22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