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4.0背景下广西中越边境瑶族传统体育传承模式浅析

2020-09-10蓝艳王苠祯

体育风尚 2020年11期
关键词:瑶族体育项目边境

蓝艳 王苠祯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访谈等方法,归纳、分析广西中越边境瑶族传统体育概况及传承现状,其传承遇到巨大的挑战,传统的传承方式已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根据瑶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多样、形式多样且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等特点和优势,在工业4.0背景下,通过新的视角、运用新方式对广西中越边境瑶族传统体育进行解读并提出保存和传承的模式。

关键词:工业4.0;中越边境;瑶族;民族传统体育;传承

一、引言

“工业4.0战略”在2013年4月被首次提出,这个高科技战略计划与高科技、数字化、智能技术等词是分不开的。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个性化、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等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词。

壮、瑶、侗等是广西的世居少数民族,广西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县市有瑶族人居住。据相关考证,越南的瑶族是从中国迁徙过去的,目前越南的瑶族还保留着很多从中国带去的瑶族书籍,其生活习惯、传统风俗、节日庆典等与中国瑶族是相同或相通的。越南与我国广西、云南接壤的边界线长达1347公里。广西中越边境山脉连绵,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及独具地域特征的民俗文化。特点突出、内容丰富的瑶族民俗文化结合广西中越边境独特的地域特征,孕育出形式多样、具有乡土气息、民族风情的瑶族传统体育活动。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民族文化、民族体育的发展和传承。因此,挖掘和传承广西瑶族传统体育,尤其是中越边境地区的瑶族传统体育是应该且必须去做的大事。

为此,在工业4.0背景下,本文拟利用边境地区的独特优势,运用各种智能技术,挖掘中越边境地区的瑶族传统体育并研究其传承和推广的方法、渠道,一定程度上帮助中越边境瑶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发展,同时,这对中越两国的经济、文化、体育各方面的发展与交流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广西中越边境瑶族传统体育概况

瑶族居民世代居住在深山中,居住在广西境内的瑶族约占全國瑶族人口总数的56%。瑶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数千年来丰富了瑶族人民的文化生活,给瑶族人民强身健体、娱乐身心、传承祭祀、精神寄托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和项目,这也是瑶族文化的宝贵遗产。

瑶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通过文献查阅后发现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分类观点,暂时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和模式。本文在参考其他相关学者分类的基础上,根据瑶族传统体育的功能和特点,对其进行分类。

第一类:竞技健身类。如:打陀螺、顶杠、撞拐、射弩、抛担上肩、打手毽、踢毽子、跳绳、玩弹弓、瑶拳、扭扁担等。特点:具有对抗性、竞技性,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就地取材,有利于瑶族人民的地域谋生技能的培养,有助于瑶族人民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第二类:休闲养性类。如:吹牛角、对歌、捕鸟、夹山鼠、钓蜂、打石子、打鸟、赶圩、吹拉利等。特点:具有趣味性、实用性。一般是瑶族人民农闲之余消遣、娱乐的一种方式。

第三类:传承祭祀类。如:盘王节、祝著节、猴鼓舞、铜鼓舞、长鼓舞、敲竹筒鼓、打铜鼓、拾天灯等。特点:具有观赏性和文化传承性。是瑶族对祖先盘王、祖先布罗陀的崇拜、思念和追忆,是一种心灵寄托,也是民族文化特有的表现形式。

三、广西中越边境瑶族传统体育传承现状

曾经,瑶族人民非常喜欢传统体育项目,很多体育项目对他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是他们生产和生活的一部分,他们通过口口相传、祖孙相传、师徒相传等方式一代又一代地把传统体育传承下来。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飞跃、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瑶族传统体育逐渐被竞技体育、手机、电脑、电视、生活压力、经济压力等所取代或掩盖,瑶族传统体育的辉煌逐渐被弱化,瑶族人民参与这些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逐渐被弱化,曾经的传承方式也难以让传统体育顺利传承和发展。同时,经济条件和物质生活让瑶族人民有机会、有条件接触外界、认识外界,他们开始通过各种媒介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家乡和民族具有的资源,渴望通过政府、企业等开发旅游,进行文化交流、经济贸易等,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社会的进步、数字化技术的成熟、瑶族人民思维的开放性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又给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开了另外一扇门。

四、工业4.0背景下,运用数字化技术构建广西中越边境瑶族传统体育传承模式

数字化就是采用数字化技术将瑶族传统体育进行数字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易储存、易传播的数字形态。运用数字化技术构建广西中越边境瑶族传统体育传承模式,就是从新的视角对瑶族传统体育进行解读,以新的方式对其进行保存和传承。

(一)广西中越边境瑶族传统体育传承模式构建原则

1.真实还原和完整性原则

对广西中越边境瑶族传统体育传承模式构建必须要坚持遵循真实还原和完整性原则,否则将失去传承的意义。广西中越边境瑶族民俗体育项目很多,类型也因地域不同、居住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不同类型的瑶族体育活动之间又存在着联系,它们相互依存、彼此联系、相似相通,形成了稳定、系统的整体结构。为达到真实还原和完整性,(1)深入瑶族地区,深入瑶族居住地,通过走访、田野调查等方式挖掘散落在民间的瑶族族传统体育项目并进行整理、记录,运用现代化手段记录、存储群体现场活动;(2)在深刻理解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和对受众群众的意义的基础上,运用数字化手段收录相关信息,延续其价值和意义。

2.智能化和创新性原则

“工业4.0”背景下,智能化已是必然趋势。瑶族体育项目可以依托智能化技术和模式开展传承活动,这种方式和模式是科学地、有效地。“工业4.0”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具体表现为:影响或逐渐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甚至是思维模式,这便促进人们对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因此要坚持智能化和创新性原则,为广西中越边境瑶族体育的数字化传承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运用创新思维,在现代化高新技术支持下不断创新瑶族体育数字化传承模式,重构数字化传承新环境等,让广西中越边境瑶族体育数字化能适应社会的变迁和需求,提升瑶族体育数字化传承的适应性,实现活态传承。

3.系统性和延续性原则

广西中越边境瑶族体育的数字化传承过程是多因素相互协同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系统性过程。瑶族体育传承不能剥离出来,其数字化传承必然与环境,与时代,与地理条件、人文、民族特质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承载着瑶族文化发展历程和该民族的文化底蕴。因此,坚持系统性和延续性原则,构建广西中越边境瑶族体育数字化传承模式,关注瑶族体育的精神内涵、民风民情、环境影响等,不断优化传播模式、逐渐规范体育活动的举办形式和管理模式,以保证瑶族体育得以良性传承。

(二)构建方式及途径

广西中越边境瑶族体育活动通常是代际之间、师徒之间、家人之间通过口口相传、纸质记录的方式进行传承,这样的传承方式其实存在很多局限性。充分考虑人们日常喜爱接触的网络、数字电视、智能手机,同时运用数字化技术,通过智能化、信息技术化、可视化等途径,建立数据库、开发网上虚拟体验游戏、建立体育项目数字艺术展览等方式,以图书、电子书、视频、游戏等动静结合的展现形式,使广西中越边境瑶族体育传承能打破时空和时代局限,扩大传承空间范围,吸引更多受众群众。

1.建立数据库

广西中越边境瑶族体育主要包括本民族的健身表演、民俗竞技、身体礼仪、宗教仪式、体育游戏等。这些资源只要散存于民间,大部分属于易损毁、易流失、后继少人甚至后继无人的情况。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民族体育传承和保护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建立数据库,把散存民间的瑶族体育搜集、整理、汇总,对其进行系统和完整的研究,根据瑶族体育的地域特征、文化内涵、类型特点等对其进行规整,使其有序“陈列”于数据库中,尽可能地保留其蕴涵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对其进行数字化管理并通过网络进行展示和传播,让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并关注广西中越边境瑶族体育。

2.开发网上虚拟体验游戏

瑶族体育文化是瑶族文化精髓之一,它们看似不言,其实是有生命的,它们可以各种形式焕发生命力,实现民族文化价值。因此,利用瑶族体育元素,以真实的广西中越边境瑶族体育活动和文化为基础,与游戏公司进行跨界合作,设计开发一款网上虚拟体验游戏,这是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技术的另类碰撞,这对广西中越边境瑶族体育的传承和发扬来说也是一次全新尝试。对于现在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来说,游戏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上班下班,还是休闲交友,游戏都是一个交流情感的重要桥梁。在设计体育项目网上仿真体验游戏时适当降低游戏操作的难度,让玩家以一种休闲娱乐的心态去玩,让普通玩家的大脑得到放松与休憩的同时,深刻了解瑶族体育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3.建立体育项目数字虚拟软件

若通过文字语言记录地方式把广西中越瑶族体育项目记录下来,部分体育项目很难通过文字语言表述的方式完整地记录下来,如果通过视频的方式记录,人们无法亲身体验,其传承的价值和意义又较难深刻体会到。因此,设计开发一套“广西中越瑶族体育多媒体演示+体验系统”,参与者可先看演示后进行虚拟体验,使参与者产生强烈的“身临其境”临场感。还可设计人机互动环节,让参与者产生强烈的友好亲切的人机交往感。这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信息共享,实现资源最大化的展示。

参考文献

[1]陈炜,凌亚萍.“一带一路”背景下南海海洋民俗体育数字化传承模式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8(6):1–8.

[2]赵富学,程传银,高继科.“一带一路”背景下散存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保护问题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1):5–11.

[3]莫金山.中越边境瑶族迁徙往来的实例、原因、路线及规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5,37(5):31–37.

[4]陈浩,王萍.关于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6,32(4):106–108.

[5]郭传燕.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困境与路径抉择[J].民族论坛,2016(4):51–55.

[6](越)闭曰等.越南瑶族[M].河内:社会科学出版社,1971.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科研项目“中越边境民俗体育文化研究—以瑶族为例”,项目编号:tzkyyb201703。

作者简介:蓝艳(1986—),女,广西河池人,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休闲体育、民族傳统体育等专业研究;

王苠祯(1988—),女,广西柳州人,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生,主要从事体育艺术研究。

猜你喜欢

瑶族体育项目边境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传承
云南瑶族银饰探析与开发利用
瑶族民歌进校园初探
成语魔方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时政
当猫邂逅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