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

2020-09-10师铭徽

体育风尚 2020年11期
关键词:研究

摘要:游泳技术的成型训练,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在这段历史发展中,游泳训练实现了从简单到专业、从自由到规范的过程,很多训练手段的应用帮助更多的游泳爱好者逐渐成为专业选手,在原本单纯的运动中,不断强调强度与力度的融合,在完成运动员体能协调与专业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形成了各种游泳训练的“流派”。可以说,公众对于游泳这一项工作的认知也逐渐完成了陌生到熟悉的过程,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更应当将目光放在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上,通过不断的探索与研究来实现整个领域的健康进步。

关键词:游泳技术;游泳训练发展;研究

随着人们对于游泳训练与游泳技术的认知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了日常的学当中。对于絕大多数的游泳工作者而言,必须要从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做起,来拥有更加深刻的科学教学理念。时刻将教学训练与教学技术的发展建立在科学、有效的思维体系上,通过对世界游泳训练的发展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此来为整个领域教学的提升与教学手段的完善提供支撑。

一、现代游泳技术的发展方向

(一)通过技术提升减少阻力

现阶段的游泳技术发展过程中,相关教育者更加强调对运动员的游进速度进行关注和提升。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看:在举重项目中,就算一个非常有力量的种子选手,也很可能会游不过一个八岁的游泳业余选手。从这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就可以发现,在游泳运动中,虽然力量很重要,但并不是一个决定性因素。想要运动员能够游得快,必须要帮助他们能够对水中的力量进行自如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对自身力量进行高效利用的过程中实现游泳速度的进步和提高。因此在日常的技术教学中,相关专业教练必须要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导入与水中力量效率的强化来实现既定的目标,在尽可能减少阻力的同时实现推动力的增强。

此外,在游泳技术的发展中,还会遇到被动阻力与主动阻力的影响。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与水中姿势与被动阻力有很大关联;而运动员在水中的前进方式则是与主动阻力相关。运动员在前进的过程中能够确保身体重心的平稳移动,通过一种平稳、均匀的速度实现速度提升,同时将会对整个的游进速度产生正面影响和支持。同理,当游进速度出现最高速或者最低速差额较小的时候,其主动阻力将会变小。例如,当某位知名的游泳健将在水中游进的功率为89瓦特,而他的对手游进功率分别为170瓦特和118瓦特,但这两名运动员的速度却要比知名游泳健将的速度慢很多,究其原因就是由于不同技术应用所产生的。知名游泳健将的技术特点是连贯而又连续的用力,而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技术训练和锻炼所取得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合理、正确的游泳技术,必须要通过大量、有效的训练来取得,游泳同跳水、篮球、体操等一样,必须要在专业教练的影响下进行学习和钻研,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既定的训练目标。

(二)强调技术效果、确保划频与划幅的合理性

“划频”主要是指游泳运动员在规定的单位时间内能够划水的总次数,通常以次/分、次/秒来进行表示;而“划幅”则是代表了一次动作所划进的距离。一般情况下,以运动员的划频少、划幅大为宜。

通过对多位国内外知名游泳运动员的技术进行研究和剖析,发现只有划频和划幅实现了完美配合才能够确保运动员所付出的体力更加合理、有效,特别是在比赛与训练中,如果能够结合相关的战术来支配划频与划幅,那么就会在保证技术效果的同时完成相关运动指标的优化,在比赛中才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可以说,划频与划幅是决定游泳速度至关重要的因素,有经验的游泳运动者会通过速度与划频、划幅之间关系来对相关的游泳技术应用进行布局。如果划水的幅度相等,那么划频较快的运动员其速度也将最快;如果划水的幅度不同、划水频率相同则划幅大的运动员速度更快。此外,划水幅度的长短与划水力度的大小同样密切相关,划水速度快、技术合理、手臂相对较长的运动员更加容易胜出。

(三)强调“核心力量”与身体协调的技术运用

在游泳技术的“核心力量”技术运用中,必须要做好三方面内容,分别为:

第一、通过臀部来对整个游泳技巧进行发力;

第二、通过游泳运动员的通力协作来进行整个身体技能的传递;

第三、利用身体平衡来对游泳运动员的身体保持力的发散应用,确保臀部力量能够传递到手臂以及其他需要协调的地方。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可以将棒球训练与垒球训练进行导入,让运动员能够习惯对力量的应用技术。此外,在协调力的应用方面则是要通过大量的陆地练习来进行训练,常见的技术运动方式包括徒手训练、球类训练等内容,这些运动都能够在平衡运动员控制力与协调性的同时,帮助他们能够在水中做好身体的控制,利用身体滚动的力量来实现既定的训练目标,为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养和游泳速度提供支撑。

二、现代游泳训练的发展方向

(一)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融合

在实际的游泳技术训练过程中,教练必须要充分将各类运动理论依据进行实践的融会贯通,通过耐力与速度的挑战来确保整个运动成绩的取得。特别是在新时期下的运动生理学理念中,更加主张通过有氧运动的方式来为无氧代谢提供基础保障。在过去的游泳训练中,就曾经引入间歇性训练来对游泳运动员进行培训,当时认为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很好的提升学员的游泳素养,但在漫长的游泳历史发展中教学人员发现,这种大运动量的训练也会为学员带来一些明显的负面作用。其结果通常会出现个别游泳运动员的中长距离游泳成绩提升较快,但在短距离的成绩测试中所取得的成绩却往往不明显。而对于运动员自身而言,他们更是容易在这样的训练中感受到压力和疲惫感。

鉴于此,在未来的游泳运动发展中,必须要将这种只重视游泳运动数量、忽略游泳训练质量的做法进行改革,在大负荷主张派的理念下,突出游泳训练量与强度训练的融会贯通,高度重视、尊重每一名游泳运动员自身情况以及用近期的比赛目标来进行引导,最终突出运动量与运动强度的有效结合,在一种最佳的状态中为实现既定的训练目标而努力。

(二)向高原训练的方向发展

在近几年的游泳训练中,更加强调高原训练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各种高原环境下,大气压力将会伴随着海拔的提升而下降,单位体积中的氧气含量更加稀薄。因此我们主张在这种大背景下展开训练与交流,这种极端自然环境给运动员的体能带来一定的负荷。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一些德国运动员通常会采取此种训练方式,中国的游泳队员虽然也开展过一些高原训练,但往往由于地域、空间有限而无法将整个体系进行完全贯穿。因此在未来的训练中,必须要强调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运动能力与身体机能方面所带来的影响,通过这种“承受高乳酸”的训练方式来激发游泳运动员在同等距离、同等速度下的耐受能力。

相信在一段时间的努力训练下,每一名接受过高原训练的游泳运动员都能够在循序渐进中实现个人心血管功能效率的提升,为日后的训练以及比赛提供更高的素养保障。

(三)从能量代谢角度进行不同复合强度的运动训练

从游泳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上看,运动员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其肌肉能力关系到整个游泳速度的结果。而人体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与能量代谢通常归纳为两种过程,一种是有氧代谢过程,一种是无氧代谢过程。无氧代谢通常又分为糖酵解系统和磷酸原系统两种。通过大量的人体试验表明,人体的能量代谢原理对每一名运动员所能承受的最大运动负荷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未来的游泳训练中必须要强调对其代谢过程的训练。

在训练的过程中,必须要关注能量代谢的原理和实践应用,在科学、有效提升运动员相关供应系统代谢能力的同时,对其身体对能量的利用和输出功率的相关指标进行考虑,这样做将会对运动员的游泳实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些发达国家而言,他们对能量代谢训练的应用相对比较先进,特别是澳大利亚和美国等游泳强国都对能量分类表进行了科学、量化的计量。通常,对于游泳训练而言会把能量代谢划分为若干个强调,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以此参数作为衡量运动训练强度的重要依据。在未来的游泳训练过程中,我们也将对此项训练方式进行优化和提升,通过不断完善适合中国运动员的能量代谢训练方案而提升整个领域的发展水平和从业素养。

(四)着眼于疲劳恢复训练

未来的游泳训练发展方向,还会向着消除疲劳度的方面进行转换。目前的体育医学研究对于疲劳的产生情况上不具体,但通过大量的游泳教学很多教练都发现了疲劳恢复对游泳运动员提升游泳素质、质量提升的重要性。为此,在以后的训练发展中,广大游泳教练员必须要从运动员自身的承受负荷、压力的角度来制定出符合他们身体素养的训练方案与身体恢复方案。在设定一个能够确保运动员可以承受的负荷基础上,最大程度上确保一种良好的状态来进行后续的技能训练。

从近期的游泳训练实际课程来看,恢复训练已经成为一种提升运动员综合素养的必然授课方式,通常在学员完成专业的训练和练习后,教练会结合每一名学员的身体机能和素养,具有针对应的引入按摩、水疗、生物、药物等多元化的恢复手段。对于一些具备条件的训练环境而言,也会引入教育缓解、心理缓解、食物缓解等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学员身体机能的恢复,为后续更深强度的训练提供支撑与保护,同时也在实际的教学训练中帮助学员养成一种良好的自我调整习惯。

(五)细化专项能力发展训练

在实际的游泳教学训练过程中,教练还应当将关注力放在对运动员的专项能力细化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对运动项目的三种供能系统进行充分掌握和分析,例如在自由泳100米游泳比赛中,就可以通过将整个赛事分为三个部分来进行训练,这种细化分为:出发阶段训练、途中阶段以及最终的冲刺阶段训练;另一方面,则是要结合相关的训练方式来对运动员的专项能力进行细化提升,例如出发阶段的训练中,应当关注运动员的爆发力,途中训练要关注运动员的无氧耐受能力,在最终的冲刺阶段则是考验游泳运动员的乳酸耐受能力以及技术稳定性。

只有通过这样的细分,才能够确保参加训练的学员得到身体各个环节的素养提升。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百余年的游泳技术与训练发展过程中,每一名游泳领域的从业者和参与者都在以其满腔热血,来浇灌希望之花的绽放。在这其中,不仅要对运动员的运动量、运动强度给予充分关注,同时也要结合游泳项目本质的角度来实现个人认知的提升和整个领域发展的研究,为真正走出一条适合个人发展的技术、训练发展道路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红梅,于传伟.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7,26(3):30–32.

[2]李俊达.长春市高等院校游泳选修课程方案优化研究[D].长春:吉林体育学院,2017.

[3]佚名.现代体能训练理论的发展与实践应用[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9.

[4]潘晖.试论现代游泳技术發展方向与游泳训练的主要特点[J].新课程(上),2018(2):13–14.

[5]张宏亮.浅谈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方法的发展趋势[J].商情,2017(25):188.

作者简介:师铭徽(1990—),男,汉族,河南开封人,职称:助教,单位:河南大学民生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研究
极限的计算方法研究
“示”部字研究
“示”部字研究
公司研究
与圆相关的两类直线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