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京市六合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
2020-09-10赵振旻
赵振旻
摘要: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南京市六合区探索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实践。文章从区级层面诠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内涵,借鉴国内外经验,综合各地信用体系建设实践,开拓区级信用体系建设新模式、新途径,提出各级政府探索信用体系建设设想。
关键词:信用体系;模式;设想
由于经济发展、社会环境因素制约,政府主导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内生动力不足。对南京市六合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研究发现,信用工作面临诸多困难:一是立法滞后导致工作推进过程中法律依据不足;二是公安、电力等单位的数据管理规定阻碍信用信息归集,三是政务诚信、政府機构信用和公务员等特殊人群管理的信用探索停滞不前;四是企业偶发一般行政处罚,信用约束挫伤企业的经营信心;五是自然人信用信息管理方面的探索止步不前。因此,六合区信用体系建设层面实行政府主导,以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为核心,引领地方经济发展,形成倡导诚信文化的社会信用体系框架和运行机制。通过对六合区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途径研究,借鉴国内外经验,综合各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区级信用体系建设的新模式、新途径。
一、六合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困难和机遇
困难:一是从国家到省市,立法滞后,工作推进中出现法律依据不足,部门工作应付考核任务,制定规范性文件缺乏法律依据;二是归集涉及企业的信用信息,公安、电力等部分单位保护企业隐私而不报送,阻碍信息归集;三是政务诚信方面,政府机构信用和公务员等特殊人群信用信息的归集、使用举步维艰;四是企业偶发一般行政处罚,大多在被约束的时候才急于修复,严格的信用约束从一定程度上挫伤中小微企业的经营信心;五是自然人基础信息在公安等部门数据库,因其保护隐私要求,信用平台难以归集。
机遇:一是2012年6月江苏省确定六合区为省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4个试点区之一,省级扶持,高位推动,专项资金支持,设置独立机构,配备专职人员;二是南京市信用工作突出六合区特色,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三是信用数据归集由省级直接推送基础数据,扶持六合区企业库建设,推动信用信息平台一体化建设。
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国际国内经验
国际: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规范的信用数据库;多方合力形成的信用市场;具有公信力的中介服务机构。主要信用模式:市场主导的美国模式,私营机构提供信用服务,立法监管信用市场;政府征信与私营征信互补的欧洲模式;会员制的日本模式,政府采购参考征信公司信用报告。
上海等省市的经验:一是创新推进信用立法;二是政府建设信用数据库;三是市场化运作发展信用经济。
三、六合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推进模式
一是六合特色,充分吸收国际国内经验,按照江苏省和南京市的规划部署,创新推动,因地制宜,归集各政府部门和水电气公司所掌握的信用信息,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参与,形成引领信用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社会环境。六合区社会信用建设包括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三个子模块,规范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并建成企业库,归集企业基本信息、良好信息、处罚信息等信用信息,建设“诚信六合”网站、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个人数据库的“一网三库”建设工程。在信用产品应用中,推动企业信用管理贯标和示范,发布制度细则规范信用产品应用,探索信用大数据运用新途径。其中,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归集企业良好信息、处罚信息和水电气等核心数据是六合特色,向上对接省市企业库,定期交换信用信息。
二是推广应用,推进部门间的信用大数据共享,在政务领域率先应用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实行企业信用状况审查制度,评优评先、公共财政资金项目申报领域,全面推广企业信用核查报告。建立跨部门的市场主体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立失信“黑名单”采取警告、处罚、取消市场准入等多种监管手段,失信企业一处失信,寸步难行;定期发布“红名单”,大力扶持诚信经营企业,促进诚信经营理念嵌入企业文化。
三是信用创新,对轻微、偶发行政处罚采用约谈、信用修复手段,慎用信用约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信用+创新,综合运用各种工具促进创新,吸引区级部门、社会法人、自然人广泛参与信用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应用信用信息产品服务企业发展和信用+农业惠农等卖践探索。开展企业信用管理贯标示范创建工作服务企业发展,运用企业信用管理状况评价指标规范管理,“诚信六合”网站可以查询基础信息、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和失信被执行人信息,避免可能出现信用风险。
四、各级政府探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设想
一是县级以上政府统筹信用数据库的归集,全量归集,采用数据库对接方式,建立全国统一标准的信用数据库系统;县级政府负责提供全方位的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对于不涉及法律法规所禁止的相关信用信息,全部公开。
二是县级以上政府制定规范标准,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涵盖社会法人和自然人的信用信息大数据,规范红黑名单标准,创新信用容错机制,运用区块链加持信用大数据探索信用经济新业态;县级政府使用信用大数据,核心内容为执行红名单激励、黑名单惩戒,保护非公示信用信息,积极探索信用创新,力争将信用经济落地转化。
三是县级以上政府应开展涉及政府诚信和公务员管理方面的立法探索;县级政府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做好政府诚信工作,立足基层实际,制定因地制宜的实施细则,防控政府机构债务信用风险,打造诚信政府,服务地方经济。
参考文献:
[1]赵志凌,丁峰.上海、浙江、深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问题与启示[J].南京:唯实,2007(10).
[2]文学舟,张静.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以浙江省为例[J].杭州:浙江金融,2007(3).
[3]周悦丽.我国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功能与定位分析[J].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4).
作者简介:赵振昊,男,汉,江苏南京人,最高学历:双本科,目前职称:经济师、信用管理师,研究方向:经济师、信用管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