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初中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措施分析

2020-09-10江守武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初中教育教学管理教学质量

江守武

摘要:初中阶段是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阶段,对学生的发展尤为重要。因此,提高初中教学管理质量势在必行。本研究以陶行知的有关教育思想为依据,将其与初中教学实践相结合,力求提高教学管理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教育 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原先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作业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宗旨。因此,改善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对教育发展十分重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认为,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他倡导尊重学生,认为先生不应该专门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只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了要创设高效且实用的课堂,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力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个人发展。

一、强化初中素质管理的策略

1.从全方位、多层次的方向进行教学管理

人与人的交流建立在一张无形的网上面,他们之间相互联系,休戚相关。为了达到有效的初中教学与管理质量,教育管理者应该联合学校、家庭、社会这三股力量共同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渐紧密,原本仅限于学校的新闻话题逐渐被社会大众所了解。正如陶行知所说:“社会即学校。”因此,想要提高初中教育管理质量,只借助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各个管理部门联合,把目光投向教育质量的提升,全力支持,共同奋进,建立完善成熟的管理体系。此外,加强家校合作,促进沟通交流,发挥家庭教育与管理的作用。只有三方共同合作,以学校管理为主导,以社会与家庭管理为保障,全校师生共同监督进步,才能建立一套健全的教育管理体系,最终对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一个温馨、健康、積极的教育教学环境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根本保证。缺失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大环境,纵然有再好的教学技术和理论基础,也是无济于事。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便教师个人具备了良好的素质,但若缺乏良好的教学环境也会陷于有力使不出的窘境。所谓良好的教学氛围,指的并非高科技的设备和崭新的教学楼,而是教师依据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进行教学,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结构,遵循“最近发展区”的原则,按照搭架子的方式,一步步指引学生认知广度和深度的提升。为了建设一个良好温馨的教育教学环境,深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教师可从以下几点做起。第一,教师要学会适当地改善自身的教学软环境,建设同事之间、师生之间、上下级之间融洽的关系与氛围。这是教师一心一意专注教学工作的心理环境保证。如果教师长期处于冷漠、冲突、压抑的关系中,他将很难调整自己的心情投入教学工作中去。第二,教师在课程开展中选择合适的教具和教学硬环境布置。例如,在化学课挑选与课本内容符合的且不会发生事故的化学材料,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在体育课开展中,有条件地设置室内体育项目,帮助学生更多地接触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自身的素质。第三,校风是学校一面无形的镜子。师生要共同构建严肃且活泼的校风校纪,让学生懂得感恩奉献,在平等友善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努力成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全面的人格、乐观精神的新时代少年。

3.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

陶行知提出对教师的要求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个人的综合素质,不误人子弟。学校教育管理层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系统的个人绩效评定标准与规范。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教育教学成绩不仅是衡量学生而且是衡量教师工作的唯一标准。面对应试教育的大背景和升学率的压力,学生开始题海战术,教师也开始将讲课重点偏向于如何答题、如何得高分中。放眼最初成为一名教师的梦想,实际上早已偏移了轨道。教师不再是辛勤的园丁,每天只忙碌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与素质教育的宗旨严重偏离,不再与当初一样充满理想、怀抱热情。

因此,为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采取以下两点。第一,教师要摒弃原先的“唯成绩论”,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注重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素质的学生为目标,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理念,接受教学新思想。第二,学校管理层要注重教师个人能力提升,抓住外界各种机会帮助教师外出教育教学培训,了解各地的教育思想,沟通教育经验和理念,开阔教学视野,利用他山之石攻玉。最终提高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这是整体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奠基。

二、创建初中高质量课堂的策略

1.深入贯彻素质教育

陶行知先生反对死读书。相对于死板的唯成绩论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坚决摒弃这种落后的思想,转而深入贯彻素质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思维。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问题探索能力,发挥团体合作精神。教师不应一味地训练学生应试做题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虽然在书本知识上高过了他人,但是交际能力、探索精神都远逊于他人。即便会做题、会考高分,但是不知道如何处理事情,不了解做人做事的道理,思维方式非常狭隘,死脑筋,能力没能得到锻炼,这正是应试教育的缺陷所在。在当前初中教学中,教师应该紧跟新时代新课改的要求,摒弃过去僵固的教学模式,创设有利于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发展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初中阶段的教学任务除了帮助学生理清问题的思路,找到问题的答案,还需要培养学生对于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和把握,形象一点来说,就好比教学生包包子,考验学生如何包馄饨,让学生提高思辨能力,会思考,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2.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

在初中教学阶段,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正常开展教学的基础。事实上,当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把握重点、难点不明确,课堂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少,有的时候按照教参上的步骤按部就班,没能够考虑到课堂学生的反应进一步调整教学节奏。对于课后作业的讲解也不够细致,学生对于答案也是一知半解。长此以往,教学效果不理想,师生学得累、教得累,事倍功半。因此,教师要夯实基本功,学会利用短暂的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关注课堂、关注学生、关注教法,学会聆听他人的课堂,取他人之长反思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最终形成高效且有自己风格的教学。

3.倡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教学管理中,教师要学会创设合作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集思广益,形成头脑风暴,把好的、有用的思想聚集起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一下,我们就有两种思想了”。陶行知先生在对蜻蜓的观察讨论时,召集了学生到大自然进行探索,经过学生们的讨论最终获得了正确的结果。因此,面对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教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的方式,分配任务到个人,再结合个人的思维促成集体思维。

三、结语

提高教学管理质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不断提高个人素质,改进课堂环境,最终为新课改下初中教学工作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耀学.提高初中教学质量要做到“四个前移”[ J].基础教育参考,2014(01):17-18.

[2]隋秋平.提高初中课堂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J].课程教育研究,2013(34):27-28.

猜你喜欢

初中教育教学管理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