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数学实验在教学中的有效开展

2020-09-10唐玉荣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特色教学高中数学信息技术

唐玉荣

摘要:数学实验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利用数学实验实施教学,可以将知识的形成过程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数学探究产生浓厚兴趣。初中数学中的很多知识都可以采用数学实验的方式来实施教学。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实验资源,为学生创设多样化实验机会,让学生动手参与实践操作,使他们亲自体验知识产生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中数学 特色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在内心产生巨大动力,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全面提高综合能力。实验教学可以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具体,给予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一、引入课堂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通过参与数学实验活动,学生不但可以充分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等式的性质”时,教师可利用“天平实验”来演示什么叫作“等式”,呈现等式的相关性质。由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对于天平感到好奇,所以利用天平进行实验教学,必然会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时,可用拼盘进行证明;在教学“三角形全等”时,可以引入三角形全等的模型。初中生动手能力较强,喜欢进行实验活动,而且通过实验可以深刻体会、感悟和理解数学知识。可见,数学教师应深入分析新课标要求,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富有挑战的实验情境,保持实验内容与新课标教学理念的一致性,便于学生进行设计、分析、操作、观察、总结、记录等实验活动,自主参与实验探究,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借助演示实验,促使学生理解数学原理

数学概念、定理和性质都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概括性,如果直接采用讲解的方式,学生难免感到无法快速接受,从而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原有知识经验出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操作机会,让学生合作交流,同时尽量为学生准备实物、模型或教学软件等丰富资源动。学生只有亲自动手参与,才能切身经历观察、设想、推理、实验、验证、合作、交流、讨论等一系列过程,对知识从感性认知升华到理性认知,掌握清晰全面的数学知识。此外,在传统数学课堂中,教师一般都是将数学原理直接呈现出来,忽略了知识的发生过程,学生不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只能被动地接受和死记硬背,不利于主动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造成对知识一知半解,极容易出现错误。为此,教师应积极响应新课标教学要求,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上,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这样获得的知识才能扎实牢固,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深刻印象。例如,在教学“完全平方公式”时,应先让学生准备好两个边长分别为a和b的正方形,两个长为a,宽为b的长方形,课堂上要求学生将其拼为一个大正方形,学生拼完后,再引导学生思考:正方形的面积为多少?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验证方法。

三、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情兼备,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本质,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实施实验教学,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将知识形成过程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不但可以列举实例进行验证,而且可以提供示范、设悬置疑,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率。如,在教学“证明顺次连接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一平面几何问题时,教师可以将题目改为:“证明顺次连接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得出一个怎样特殊的四边形?并进行证明。”这一问题同样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先给学生呈现一个不断变化的四边形,然后找到四边形的中点,再将各中点连接起来,最后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鼓励学生先猜想后验证。解决这一问题后,教师接着提出如下问题:“要使顺次连接四条边的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为菱形,对原来的四边形有哪些新的要求?”“如果要使所得四边形为正方形,还需要有什么新要求?”通过对问题变式提问,设计开放式题型,充分发挥例题功效。此外,计算机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能够化抽象为形象,为学生进行抽象思维提供有利平台。例如,在教学“制作一个五角星”时,就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几何画板功能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制作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四、利用课堂数学实验,激活学生创造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直接给出结论,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为,灌输式教学法直接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锻炼学生思维的体操,那么怎样借助数学教学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數学思维能力呢?单纯依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需要引入各种形式的数学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锻炼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准备三根细棒和一把剪刀,然后将三根细棒首尾顺次连接成三角形,再分别量出三根小棒的长度并记录。此时教师提出问题:“是不是任意长短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通过实验后回答:“不是的。”这时教师可以明确告诉大家:“今天大家就来探究一下三角形的三条边长短的关系。”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探究实验,最终学生总结出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最后再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这种方式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思维获得发展。

五、借助数学实验,强化应用意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在这一理论中强调:“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入合理有效的数学实验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加工、补充、延伸,创设良好的数学实验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努力探索,充分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数学实验中,学生从旁听者、执行者的角色转变为发现者和探究者,促进个性发展,自主参与,体现自己的社会性和主动性。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灵活设计数学实验,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董林伟,赵维坤.初中数学实验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探索[ J ].江苏教育研究,2017(01):33-36.

[2]赵万兵.初中数学实验教学初探[ J ].初中数学教与学,2018(02):24-25.

[3]赵雯君.初中数学实验的理论探索与教学设计研究[ J ].中学数学,2019(22):73-74.

猜你喜欢

特色教学高中数学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浅谈小学美术特色教学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探索中等职业学校特色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