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做中学”实践策略

2020-09-10许碧如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做中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许碧如

摘要:时代的发展促使社会各方面都在进步,尤其在教育方法的创新上出现了许多热门的方式。但是,不论如何发展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成为家长希望、学校期望、社会需要的人才。动手操作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能力之一,而谈到动手操作,大家自然而然会想到在做中学,到实践中学。文章将深入讨论如何落实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做中学”的实践。

关键词:小学数学 做中学 核心素养

“做中学”既是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合理的教育模式,它要求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改革,促使教师将更多的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做中学”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己动手,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入观察和思考,以悟得新知,同时学会将习得的知识与具体的生活实践相联系,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小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方式比较单一,需要教师将其向正确的、合理的方向进行引导,利用师生互助的模式提升教学效率。

一、在“做中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该理念也从各方面印证了“做中学”的可行性。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单一枯燥,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这对于核心素养的提升造成了极大的障碍。因此,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学生喜欢的课堂,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

例如,在教学《表面积的变化》时,教师提前要求学生在课下准备好几个空牛奶盒。课堂上,教师先给学生做示范,用6个牛奶盒摆出一个长方形。接下来,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两人一组进行盒子的组合摆放,能摆出怎样的图形?一共有多少种变化?”学生一听要做游戏,学习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相互合作进行摆一摆、拼一拼,将自己能想到的图形都组合出来。然后,教师让学生将自己摆出的图形组合的面积算出来,看其中最大的面积和最小的面积分别是多少。最后,教师用课件展示出超市货架上牛奶盒的不同摆放方法以及牛奶箱中牛奶盒的摆放情况,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皆学问,让课堂更加“接地气”。

在学生打基础的重要时期,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是让学生进行机械式学习。课堂上,教师要多总结生活中的数学例子,引导学生自己去想、去体会,最终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在“做中学”,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师在课堂上正确地利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输出,引导学生去实践,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此来启发学生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并从中得出结论。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时期车轮的照片,有三角形、椭圆形、圆形、正方形、风扇型等,然后请学生设计一种自己喜欢的车轮,将其画在本子上。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设计的车轮展示出来,并阐述这样设计的理由。课堂上,学生非常乐意讲解自己的设计,期待获得大家的鼓励。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多鼓励、多表扬学生,这样才能不断地激励学生进行创新。接下来,教师可以将自己设计的各种各样的车轮模型拿出来让学生尝试一下,最后根据实践比较得出圆形的车轮速度最快,这样就很顺利地将本节的内容引出来。

小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教师需要通过合理引导让学生积极地创新思考,将自己的想法和课本知识有机结合。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论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创新意识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在“做中学”,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

学习数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理性思维方式,而且在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中促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变得成熟。而“做中学”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方便,让学生在实践中寻找适合自己的逻辑思维方式。

例如,在教学《数的认识》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提供大量的火柴和珠子,让学生通过摆火柴和拨珠子的方式认识数。比如,教师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组合出20,然后让学生组合出100,接着再让学生组合出206。学生纷纷开始用珠子和火柴不断摆出上述的数,但摆到后面会发现很累。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家可以试着想一想如何用最少的东西很快地摆出上面的数。”此时,教师可以提醒一下学生:“大家可以用火柴或者珠子代表一个十位数或者百位数,这样就能够快速地摆出自己需要的数。”学生受此启发,很快就能摆出自己需要的数。比如,学生会让一个珠子或者一根火柴代表10,又或者用一根火柴或者一个珠子代表5。总之,这样的方法会加快数字的获得,学生思维一下被打开。借助这样的方式,学生思考问题的速度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在以后的解题中,学生积极地构建自己喜欢的解题思路,尽可能使问题变得更简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每个人的逻辑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教师需要对其进行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逻辑思维方式,以便于在未来的学习中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

四、在“做中学”,鼓励学生总结反思

知识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学生会在不断的学习中了解到越来越多的知识,从大量的知识中总结反思,保证知识方便自己理解和容易储存。

例如,在教学《统计》一节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购置大量的动物以及植物的卡片,然后提出问题:“如果要你向家长介绍这些卡片,该如何进行简单的统计分类呢?”接下来,教师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學生自行进行分类,教师只在旁边进行简单的提示。有的学生按照大小进行分类,有的学生根据颜色进行分类。每个人的分类方法都具有自己的特点。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分类方式,说出理由。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对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总结反思,观察哪种方式是更加简洁的,思考哪些是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这样的学习方式会让学生不断收获自己需要的解题技巧,以便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高效。

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或主动寻找大量的方法思路,通过不断的总结和反思,拓宽自己的思路。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相互交换经验和方法,从而实现综合素质整体提升。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做中学”的模式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的学习中感受数学的魅力,理解逻辑思维的强大,帮学生从小掌握思考问题的方式。教师应该熟悉学生的学习心理,在教学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以学生喜欢的课堂模式向其传输如何从做开始,“做”“学”“思”并行,在提升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严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做中学”实践研究[ J ].中国校外教育,2019(05):21,26.

[2]吴欢.“做中学”教学: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质变[ J ].新课程(上),2016(10):7.

[3]王革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研究[ 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06):66-67.

猜你喜欢

做中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做中学”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分析
关于幼师立体几何教学与幼儿园教育衔接的教学案例
遵循“做中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