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法研学的有效实践与时代价值
2020-09-10谢剑雄
【摘 要】随着青少年校外教育领域的不断拓展,书法研学正以崭新的形态,逐渐成为广大学生参与课外文化实践的重要补充。书法研学的体系构建和课程设计,都需要专业人员从顶层设计到实践操作、从宏观目标到微观路径进行精准而科学的把脉,准确定位书法研学的课程目标和价值取向。通过书法研学的背景、定位、实践路径、价值意义四个方面对当前书法研学中受到关注的系列问题做一些剖析和思考,从而找到书法研学的实践路径与有效性。
【关键词】书法研学;有效性;实践路径;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69-0007-06
【作者简介】谢剑雄,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汇学校(江苏苏州,215102)校长,高级教师,全国书法教育名师,全国优秀科研校长,全国德育工作先进校长,江苏省书法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苏州市书法家协会理事,苏州市诗词协会理事,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首届金鸡湖教育创优人才。
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在积极倡导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当下,学校要全面理解新时代育人目标。新一轮基于核心素养育人目标的重构,将会使课程与课堂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主要载体,这是当代教育试图通过改革创新,实现对未来育人模式成功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书法研學的背景
未来课程和未来课堂的呈现,在未来的教育世界里,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它超越了现代范式的束缚,是对传统教育的本质性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课外研学(包括书法研学)作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在信息叠加的今天,正成为备受各界关注的焦点。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研学旅行课程正式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意见》颁布后,研学旅行课程很快得到社会各界的赞同,也得到了广大中小学师生的喜爱。由于是新生事物,在推进研学的过程中,学校遇到了不少困难,特别是针对如何开展好“书法研学”课程,感到迷茫和乏力。客观地说,当前书法研学旅行确实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其知识转换浮于表面,内涵不足;课程设计草率零碎,缺乏专业性;组织方式刻板单一,不够灵活;课程评价简单粗糙,缺乏科学性等。书法研学旅行是引领学生走出校园迈向自然和社会的综合性文化实践活动,它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和开放性。
二、书法研学的定位
什么是书法研学?书法研学又有怎样的组织形态?书法研学是研学旅行的一个分类,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传统文化(包括书画、国学等)教学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的方式走出学校,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形态中拓展文化视野,丰富书法知识,加深与自然和人文的亲近,增加对人类文化方式、社会伦理道德和中华国粹的生动体验。书法研学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新时代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崭新方式。
三、书法研学的实践路径
基础教育领域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如何实施有效的书法研学,从而推进书法教育高品质创新,已成为当前书法教育界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书法研学的“有效”是相对于“无效”和“低效”而言的,笔者结合自身实践,谈一下自己的一孔之见。
书法研学一般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它是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书法实践活动。书法研学要以年级为基础,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所有参与者须在教师的带领下,确定地域,围绕主题,以课程为目标,以动手做、做中学为要求,围绕目标分组活动,共同体验,相互研讨,合力完成研学日志,形成研学报告。
1.凸显鲜明的课程意识。
书法研学的开展依托于课程的确立。课程意识强不强,直接影响书法研学的品质和效果。书法研学课程特别强调旅行体验与研究性学习的结合,在教学环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方式上,与学校传统的书法教学相比已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它与日常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有很大的区别。书法研学旅行课程从教学内容到学习方式都具有更强的探究性和开放性,这种特性为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探究提供了更为广阔和自由的活动空间。如果没有良好的课程意识,很容易使书法研学课程走向泛化和随意,出现“只旅不学”或“只学不研”的现象。
是否具有课程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课程实施水平的高低。书法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难点在于课程内容发生了根本改变,教科书、教室、黑板等显性物态消失,教师角色隐退,教师的作用很容易被弱化。但从课程角度看,教学目标、内容、实施、成效等要素并没有消失,只是隐藏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创新指导学生书法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新的环境下,自主体验和感知新的书法知识内容,解决静态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学校教师要聚焦书法研学旅行的核心要素,全程深度参与书法研学课程的研讨、论证,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等活动,根据不同学段的书法研学目标,因地制宜地、有针对性地开发书法研学特色项目。只有这样,书法研学课程的开设与实施才能常态化,课程品质才能持续提升。
2.挖掘丰厚的地域资源。
书法研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在校本课程支撑下,根据实际需要,开发并挖掘出与研学相匹配的稳定而成熟的书法教学资源。我们要实现书法研学和课程体系的有机融合,就必须整体布局,巧妙构思,善于从自然山水、名胜古迹、地域历史、传统文化、名人轶事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挖掘,系统盘活区域内拥有的各类研学资源,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开展书法研学活动。研学资源的分类主要包括:山水园林、博物馆或档案馆、碑刻摩崖、名人故居、艺术院校、书画藏品展览等。下面笔者就以杭州研学设计为例,简要剖析我校如何实现关于书法研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杭州作为古越文化的重要城市,自古以来文化昌盛,风物清嘉,名人辈出,环绕西湖所形成的书法文化要素星罗棋布。为了制定一条合理的书法研学线路,我们针对研学对象的年龄特点备课、筛选、综合设计。如以初中生为主体,我们结合人文资源和自然优势,把苏堤、西泠印社、俞樾故居、岳王庙、浙江博物馆、中国美院、灵隐寺等作为书法研学的实践题材。通过实地参观、临摹、体验,学生获得最真实的感性资料。另外,为了充分利用浙东地区特有的育人资源,我们还选择将绍兴地区作为书法实践的重要目的地,组织开发了“跟着课本游绍兴”的书法研学线路。沿线主要包括兰亭、兰亭书法艺术学院、徐渭故居(青藤书屋)、绍兴博物馆、曹娥江(曹娥碑)、剡溪等著名的书法圣地和遗迹。
可以说,书法研学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只有进行深度分析、挖掘、融合和优化,设计出丰富多彩的主体活动,我们才能将书法研学课程的价值充分显现出来。
3.预设精巧的活动主题。
书法研学的主体是学生,学校组织的书法研学应以学生为本,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一起参与书法研学目标、主题、内容等方面的设计。
书法研学要做到“立意高、目的明、效果优”,必须加强活动内容的整体设计,挖掘书法研学的内涵与价值,力求每一个环节都能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不同于简单的旅行,书法研学突出的不是“旅行”,而是“研”和“学”,如何将“研学”落在实处并富有成效,才是书法研学活动的关键。如果学习目标与内容设定过于粗糙和僵化,那么期待学生主动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愿望,很可能落空,甚至会直接影响学生参与书法研学活动的积极性;如果没有精巧的主题设计,目标过于空泛、虚化,学生就会感觉到无所适从。因此,目标界定、内容选择以及活动主题的确立,将成为影响书法研学活动能否走向深入的重要因素。
要设计精巧的书法研学主题,我们需要充分考虑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研学地域资源的现状研究;二是了解基于学生当前实际的书写与认知水平;三是整合學校现有书法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书法研学要充分利用自然、社会、文化、区域等资源,让学生拓宽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陶冶情操。书法研学设计要挖掘可供学生探究的课题,培育学生关于书法学习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分析能力、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书法研学的主题要能体现知识价值、激发学生参与书法体验的兴趣和热情,实现课堂教育和校外教育的有机融合。书法研学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要为学生提供鲜活的书法素材和真实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搭建碑帖知识运用于书法实践的操作平台和体验空间。书法研学的研学主题还要充分考虑学段特点,在书法基础上适度增加研学厚度,体现研学内容的层次性和广博性。以苏州虎丘为例,小学、初中开展书法研学的内容和要求是有区别的。具体而言,学校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分层设计,登临虎丘胜迹,学生可以真切地欣赏古城的无限风光,感受苏州的特有魅力。如果从“研”和“学”的视角考虑,学生可探究的内容十分丰富。比如关于吴国的来历和文字;景区内楼、台、亭、阁、榭、壑等建筑物的书法特征比较;虎丘的历史与传说;与虎丘有关的古诗文、匾额对联;苏轼、米芾、文征明等书法名家的墨迹考证;江南园林美学欣赏;历代古树名木种类分析;重修虎丘塔的文化价值和意义;绘制虎丘胜迹;创作与虎丘相关的自作诗文书法作品;设计“寻找虎丘”书法研学专题小报;合作撰写研学体会、随笔和小论文等。可以说,以苏州虎丘为主题的书法研学旅行,其价值导向不仅是为了完成一次实地的探行,更是在于通过开放式课程提高研学主体认识历史、获得知识、观察书体、发现源流、分析关系、领悟笔法以及获得审美等方面的迁移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和信心。
4.创造生动的情景体验。
书法研学课程之所以受到关注,不仅在于其学习空间的变化,更在于学习内容的鲜活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徐霞客为了探寻真知,由雁荡而始,一生壮行天下,遍览八方地迹,可谓研学之先父。“驰骛数万里,踯躅三十年”“登不必有径荒秦密箐,无不穿越;涉不必有津,冲端恶泷,无不绝也”,这份来自游记的研学体验,生动而鲜活。学生在行走中观察与思考,在活动中探究与感悟,在实践中学习与拓展,在团队中交流与分享。特别是学生在参与书法研学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可以获得最直接、最感性的情景体验。这种体验的获取,足以让学生的眼、手、心、脑都得到充分解放,它的有效性是其他方式所无法替代的。当面对古碑名帖,学生可以托物怀古、俯仰今昔;可以穿越历史、体悟神妙。
书法研学课程在开放、动态、复杂的情境中自然展开,其学习目标与内容的开放性与不确定性,对书法课程实施与践行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集中体现在“研”与“学”的过程体验中,这是研学课程的难点所在,也是提升书法研学课程品质的关键。
书法教师要有目的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创设生动的课外学习情境。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可以更好地观察、发现、体验和感受,促进书法知识和书写经验的深度融合。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情境体验,教师应该深入探究,做足功课。较之于课堂教学,书法研学的备课除了要关注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更要厘清学生“学”与“研”的关系。面对新的学习内容,教师既是学习的参与者,更是情境体验的设计者,教师要在活动中和学生一起研学,一起成长。研学活动中,教师的深度学习与研究,教师对书法资源的全面了解,可以使学生对书法的体验和探讨变得更加深入,更有效果。
书法研学课程品质的有效提升,既需要教师的智慧,更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与探究。学生深度地参与到书法学习的具体项目中,体验新型学习方式所带来的乐趣,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合作、善于思考的优良品质,这才是书法研学最本真的价值追求。
5.建构适切的评价体系。
评价跟进是推进书法研学有效实践的重要保障。在书法研学的评价设计中,我们要特别关注研学主体的现场感知、学习分享、成果展示和个性化评价。“整个汉字的精神,是从人出发的,一切物质的存在,是从人的眼所见、耳所闻、手所触、鼻所嗅、舌所尝出发的”(姜亮夫《中国古文字学》)。由此可见,评价的基点在于人,在于书法“研”与“学”所带来的切身体验。另外,从整体来看,书法研学旅行类似于综合实践课程的基本样态,包含了多学科、多维度、多领域的知识元素,具有复合型、立体化、开放式的跨界特征。因此,在实施书法研学评价的过程中,学校应尽量体现“动静结合、点面兼顾、线上线下、临摹创作”相互补充的基本操作思路。
书法研学的评价指向不应游离于学校对学生关键品格与核心素养的价值判断。基本认知、兴趣度、书写技法、互动力、审美获得、情感体验、综合表达等应当成为研学评价的主要指标。
书法研学的评价,要以突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为主要方向,实践中一般可采用行前准备,行中体验,行后展示“三段板块式”实施范式,关注各个场域的文化元素,让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导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注重交叉学科的知识融合,通过研学任务单进行分组观察、访谈、操作、验证和体悟,从而对书法物态和书法文化建立起初步的认知和理解。
书法研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九年一贯制学校可以按照四至五,六至七,八至九的年级递进进行学段区分。根据学情和实际,可以参照书法考级的基本思路,设定书法研学评判的基本方式、达成目标、能力级数和素养要求。总体而言,书法研学的评价体系宜简不宜繁,宜活不宜死。
四、书法研学的价值意义
“生活即学校,社会即教育”“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行合一的生活教育、创造教育观,是现代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学校教育最精辟的概括。大半个世纪过去了,陶先生的教育真理依然光芒四射,他当年创立的晓庄师范学校和新安小学,都把研学当作学生行走天地了解世界的重要学习方式。“我们要以宇宙为学校,奉万物为宗师。蓝色的天空是我们的屋顶,灿烂的大地是我们的屋基。我们在这伟大的学校里,可以得着丰富的教育”,这种充满理想和辩证的育人观,超越了时代的藩篱。而当前渐渐兴起的书法研学,正是基于对教育规律的认知和把握,结合时代需求,突破时空界限,针对青少年不同特点开发而形成的。
1.书法研学的践行,有利于学生文化视野的拓展。
读书行路,中国知识分子关于游学的情结可谓由来已久。读行相融是开放学习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带领他的弟子用14年时间周游列国。在游学过程中,让弟子体验“六艺”之学,遍览“列国”之野。西汉郑玄《诫子书》记载“游学周秦之都,处逸大儒”;《北史樊深传》亦有“游学于汾晋间,习天文与算历之术”一说;魏晋书圣王羲之自幼拜卫夫人为师,尝师法于造化,胸罗以丘壑,足迹踏遍了江浙一带的山山水水,在自然万物中体悟书道的笔法与神妙。书法研学不仅让学习者走出书斋,融入大自然,也让其胸襟得到开阔,视野获得拓展。“汝果欲学诗,功夫在文外”,书法研学为书法学习敞开了一扇大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从而也使学习者获得了十分丰富的营养和滋润。
2.书法研学的践行,有利于学生人文修养的习得。
书法研学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书法本体关于技法层面的理解。书法学习者在参与书法研学的过程中,通过行走、观察、记录、模拟、交流、展示等多种方式,可以获得极为丰富的学养和感性认知,从物象到意趣,由神韵到思想,无不给学习者以直观的审美体验。人文修养的提升,也足以让研学者沉淀出更多的人文情怀和精神操守。所谓王书优雅、颜字雄勃、赵体妍媚等,这些都是书法研学者在审美获取中对经典法书产生的自我判断。书法之美,不仅有具象的线条、笔墨、结构,还有抽象的作为时空拓展的精神迹化的笔意、心性和情趣。寻找当下书写所表达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是书法研学走向审美高度的重要依据。
3.书法研学的践行,有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递升。
美国教育家杜威强调学校教育应实现“三个转移”,即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活动为中心、从以教材为中心转向以经验为中心。书法研学强调从静态到动态,从显性到隐性,从单一到多元,积极倡导书法学习者善于在研学中探究、在探究中運用、在运用中收获。“题记龙门字势雄,就中尤属始平公。学书别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启功论书绝句》),有效的书法研学,有助于消除学校书法教学和现实社会的壁垒,打通书法知识与自然世界的联系,从而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探究情境、多种多样的观摩机会、富有价值的直观经验,使书法教育回归生活的本位,产生更佳的教学效果。
4.书法研学的践行,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涵育。
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是“立德树人”,书法研学的本质没有偏离这个方向。书法作为国学精华,不仅需要我们很好地继承,更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挑战经典,努力在行走中实现开放兼容,开拓创新。很多书法研学的实物资料、人物故事、照片、碑帖、游记、述评等都可以成为信息化时代大数据分析运用的绝佳素材,古人无法完成的遗憾,在今天都可以成为现实。宋代黄庭坚曾言:“张长史折叉股,颜太师屋漏法,王右军锥画沙、印印泥,怀素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索靖银钩趸尾,同是一笔法:心不知手,手不知心法耳。”心手相畅的自然变化,往往来自自身通过研学对宇宙世界所产生的深刻感悟。就书法创新而言,研学本身就是一次对传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在走向户外的研学中容易与自然产生互动,通过解放眼睛,解放手脚,解放头脑,给学习者产生大量第一手创作的信息和灵感。创新精神的培育,对今后更好地继承传统,弘扬国粹,推进书法艺术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湘和.徐霞客诗译赏[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
2.周德藩.走近陶行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王岳川.书法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葛存雍.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5.申宣成.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怎样有机融合[N].中国教育报出版,2019-05-16(08).
6.水采田.宋代书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7.倪文东.启功谈书法人生[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
8.康有为.广艺舟双楫[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