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校本教研,助力教师成长

2020-09-10许玲玲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教师成长校本教研措施

许玲玲

摘要: 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而校本教研则被认为是促进教师成长最接地气、最常用又好用的办法。在长期的一线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实践中,围绕如何完善校本教研,助力教师成长,我们找问题,想办法,采用适当的工作措施,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实现学校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动态提升,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关键词:校本教研 措施 教师成长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在教育实践上认真探索,大胆实践,是我们的楷模。他的教育箴言“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成为我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力量。

好教师无疑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实践新课程理念,落实核心素养,需要一支“教学合一”的教师队伍。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不断研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措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一 、落实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教科研活动

1.优化教研常规管理,提高工作实效

各教研组根据学校要求制订本组教研计划,教师根据教研组计划,结合实际制订教学计划。按照学校安排定时定点召开教研组会议,内容包括专题研讨、理论学习、学情分析、审定备课提纲、修订教学设计、反馈教学信息和阶段考试质量分析等。教研组长根据计划,明确主题,确立活动内容和方式,确定中心发言人并做好相关准备。教研活动过程要围绕主题,除中心发言人外,全组教师也要参与研讨和发表意见,由教研组长做好记錄,做到有形式、有内容,人人有收获。

充分发挥教研组内的组织、指导和研究作用。通过教学示范课、同课异构、交流研讨课等形式,深入开展以行动研究和案例研究为重点的校本研究,组织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通过课题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规范教学常规,促使教师由经验型教学向研究型教学转变。开展研读《课程标准》活动,教研组联系教学实际,结合考纲,深度分析近年中、高考命题的方向,制订教案学案,并应用于备考过程中,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2.细化集体备课任务,提高课堂实效

各年级以学科为单位,设立学科备课组,组员为本级本学科全体教师,备课组长为召集人,组织集体备课。把落实集体备课作为工作常态,避免把备课组会开成事务性会议。坚持集体备课常态化,每星期至少集中研讨一次,研讨内容包括制订教学计划、研讨课时教学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困难的点、讨论教法和学法,命制阶段考试卷、阶段考数据分析、制定改进措施等。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集体备课的内容得基于课堂、服务于课堂。集中智慧,研讨措施,提高课堂实效,达成教学目标。

3.完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示范机制

建立以本校优秀教师为带头人的教科研示范制度,强化学科带头人职能,建设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市、区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率先示范,一位学科带头人每学年至少完成一次示范课和一节研讨课,一位骨干教师辅导两名青年教师。在学期末,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帮助青年教师完成汇报课。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需要主持一个教研专题或参与一项课题研究,同时带领青年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过程,帮助青年教师撰写论文和案例,逐步培养青年教师形成教科研工作的合力,以研促教。

二、注重课题研究过程,推广研究成果

1.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推进教科研工作,及时关注上级教科研信息,发动教师申报课题,支持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组织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引导教师注重课题研究过程资料的积累,认真记载课题研究手册,加强资料的整理归档。做好省级、市级和区级课题实施过程的动态管理,对课题研究进度进行指导,及时了解课题组的需要,并给予恰当服务,确保课题研究稳步推进。

2.加强过程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的最直接和最常态的方法。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教研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每学期的教学业务检查中,把“课后反思”作为检查项目,同时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教学反思评比活动,突出教学反思的主题性、撰写的规范性、质量的优化性。加强教学教研反思行为,切忌流于形式、泛泛而谈,促使教师养成勤于反思、善于反思的习惯,从而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3.推广研究成果

(1)推广科研成果

发动教师积极撰写课题研究论文、教育教学案例。教研处将对教师的论文进行认真筛选,并推荐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参加各级评比活动,力争做到参赛面广,获奖率高。同时,鼓励教师个人向教育教学刊物投稿,加大推广及宣传力度,及时展示学校教育教学的新成果。

(2)推行课题成果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经过查找问题,开展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等阶段,形成大量的教学案例、课例等。课题结题后,通过备课组会、教研组会和讲座等形式,向教师介绍研究成果。鼓励课题成员率先上展示课,围绕展示课深入探讨,带动更多教师更新观念,参与实践,逐步将课题研究取得的有效成果应用在常规教学中。

三、搭建平台,创设成长途径

1.组织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氛围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有精湛的教育理论知识的支撑。教研处每学期组织一次读书活动,通过评奖和分享的方式,激发教师读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倡导教师阅读教育理论专著,坚持学习,用正确的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把学校大厅布置成阅读区域,向师生开放。动员学生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营造书香氛围。

2.实施“青蓝工程”,使“师徒结对”常规化

为了充分发挥老教师、名优教师、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示范作用,努力营造有助于新入岗教师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氛围,通过实施“青蓝工程”,细化“师徒结对”方案,明确任务,加强过程管理,完成教学汇报,使活动常规化、持久化。通过老教师结对帮扶、科组给任务和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教学技能比赛的办法,用任务促成长,用比赛促提高,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

3.召开教学工作会议

为了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共同探讨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构思如何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把提高学生参与度作为课堂模式重点,通过增进思想交流,分享教学体验的方式,结合校情、生情举行学校教学工作会议。聘请本校骨干教师为主讲,分享自己的教学体验、方法和反思。现场还可以增加互动环节,设立讨论群,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分享和交流,开展“更温暖、更有效”的教学工作会议。

总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研讨活动、课题研究、搭建平台等形式,打造一支业务精湛、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实现学校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动态提升,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承林.校本管理与教育教学思想大解放、大讨论活动的体会[ J].基础教育论坛,2019(05):29-30.

[2]管杰.教育集团精准化校本研修的实践与探索[ J].基础教育论坛,2019(08):31-33.

[3]刘亚波.立体式校本研修:“专业共生型”教师文化建设之路[ J].上海教育科研,2016(12):69-71.

[4]夏瑞素,张英珍,周丽霞.改进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6(05):28-31.

猜你喜欢

教师成长校本教研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提升校本教研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让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更接地气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校本教研的探讨
课堂的点滴,用心呵护
幼儿园教坛新手园本培训的实践研究
拓宽师徒结对思路促进体育教师成长的研究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