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索

2020-09-10杨君敬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陶行知思想生活即教育小学教育

杨君敬

摘要:語文课程以汉语知识为主要内容,它不仅包含庞大的知识体系,还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为小学生提供了母语学习与思维训练的机会。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语文课堂缺乏生活气息,导致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难以快速发展。为寻得语文教学良方,文章结合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思想,探索识字、诗词、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生活之源的开凿方法。

关键词:小学教育 语文教学 “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思想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与“教学做合一”三个核心概念。其中,“生活即教育”是本质论,“社会即学校”是领域论,“教学做合一”是方法论,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新时期的语文课程若想充分融合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就要在保证语文教学原有的工具性的同时,兼顾人文性,使课堂与生活真正融为一体,实现教育的生活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从课堂教学的多方面寻找生活气息的融入方式,打造“处处有生活、时时有生气”的语文课堂。

一、组建手脑联盟,在识字教学中贯彻“生活即教育”思想

陶行知说:“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受年龄特点的影响,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常常表现出较强的模仿能力,这种能力为学生积累生活经验与学科知识提供了极大帮助。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机会帮助学生释放天性,用做一做、演一演的方式,调动学生的模仿热情,推动“手脑联盟”的组建。尤其是在汉字学习中,小学生通过传神的肢体语言感受汉字魅力,或通过有趣的情景表演体会汉字的用法,语文课堂更具生机与活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动物王国开大会》一课的生字时,从几种动物的名称入手,指导学生通过模仿动物神态,如狗熊笨拙的姿势、狐狸灵动的眼神、梅花鹿优雅的走路姿势,记忆各个汉字的读音与写法。随后,结合课文的剧情,要求各个小组通过合作演出还原故事,着重演绎“奔来了”“伸了伸舌头”与“捶捶自己的脑袋”等画面,在表演的同时,体会“奔”“伸”与“捶”的含义,记忆相应动词的读音与用法。通过组建手脑联盟,生字在小学生的脑海中不再是平面的符号,而是一种生活的展现方式。小学生既理解了汉字的含义,又掌握了汉字在生活中的用法。

二、提供生活素材,在诗词教学中贯彻“生活即教育”思想

古诗词与现代诗歌的语言看似与生活语言差别较大,但语句中表现的生活要素存在共通之处。诗词教学仍是生活教育的良好素材。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透过诗句华丽或抽象的外表,探寻其中的生活要素,给学生以强烈的真实感。正如陶行知所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一诗中,梅子、杏子、麦花、菜花、蜻蜓、蛱蝶等都是田园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事物。诗人在真实生活中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歌,使遥远时空中的生活绘卷“穿越”到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学这首诗时,将实物素材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仔细观察梅子与杏子,通过摸一摸、闻一闻的方式感受“梅子金黄杏子肥”。在近距离感受梅子与杏子的形态美与色彩美后,学生理解了作者对这两种水果寄予的喜爱之情。通过提供实物或视频素材,教师带领学生从生活视角重新感悟了诗词内容,间接增强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三、融入生活实例,在阅读教学中贯彻“生活即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的范围十分宽广,陶行知在解释“生活即教育”思想时,将整个自然、社会、人生都列入生活教育的范畴。新课标教材以主题为依据划分了所收录的课文,同一单元的课文在表达类似人文情感的同时,也描绘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情境。学生需具备足够的生活经验,方能顺利理解其中的深意。为加快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大胆取材于生活,以还原生活实例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让学生在完整案例的引导下逐步增强感受力。

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一课讲述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故事。从贝多芬在莱茵河边散步时听见兄妹俩的对话,被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感动,到主动为兄妹俩弹奏乐曲,课文展现贝多芬身上独属于艺术家的浪漫,与“美好的艺术之旅”的单元主题完美呼应。然而,大部分小学生对音乐家的生活并不了解,难以理解贝多芬的品质。于是,笔者将取材的时间线从两个多世纪前拉近,将我国青年钢琴家郎朗的案例作为教学素材,通过新闻采访资料,向学生展示郎朗在童年练习钢琴的经历,让学生亲耳从郎朗口中了解练琴的“痛苦”,从而明白钢琴演奏这种优美艺术的背后是钢琴家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练习。随后,介绍贝多芬的晚年生活状况,使学生通过郎朗童年不得娱乐放松的经历代入个人情感,思考贝多芬经历生活磨难后的心境,被贝多芬对艺术的追求所触动。通过融入生活案例,小学生能够更好地与课文产生共鸣,在学完《月光曲》后,不仅了解贝多芬的善良与才情,还会被贝多芬坚强的品质所折服,真正走近这位艺术伟人。

四、增强生活体验,在写作教学中贯彻“生活即教育”思想

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写作练习以记叙文为主,以应用文为辅,可作为检验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与情感抒发能力的有效方式。写作需要学生以真实生活经历为依托,对个人经历进行艺术加工。因此,帮助小学生增强生活体验,使学生在不同主题的写作练习中都能文思如泉涌,是写作教学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也是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融入语文教学的必经之路。

教师可以通过课后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正式开始写作练习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获取生活经验。在“愉快的一天”主题写作练习前,要求学生将周末或节假日与家人一同出行的经历以一句话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完成活动任务表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记录。随后,在作文课上,小学生可以参照自己的活动记录完成写作练习。通过这种方式,小学生能够更加牢固地记忆生活瞬间,在写作练习中拥有源源不断的生活素材。

综上所述,陶行知先生在为中国教育探寻出路的过程中,留下了诸多经典理论。其中,“生活即教育”至今仍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教师应科学地将陶行知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为培养“活的人才”,小学语文教师应将生活元素充分融入教学课堂,在识字、诗词、阅读与写作教学中贯彻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引生活之源浇灌小学生的心田。

参考文献

[1]郑风.根植于现实生活,定位于能说会写——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导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索[ J ].新教师,2019(08):37-38.

[2]王念强,唐丽萍.小学语文生活化实践的研究与探索[ J ].当代教育科学,2007(23):34-37,40.

[3]陆彩萍.小学语文课堂内外和谐互促路径探析[ J ].中国教育学刊,2016(9):71-75.

[4]赵建华.小学语文教学的童真底色[J ].上海教育科研,2015(9):76-79.

猜你喜欢

陶行知思想生活即教育小学教育
文艺作品中的化学素材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践行行知教育思想构建有效地理课堂
陶行知教学思想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渗透行知思想做好班主任工作
在绘画中将创新教育与陶行知思想相结合
让《品德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