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同市篮球赛事在县区开展的现状与分析

2020-09-10陈莹

体育风尚 2020年6期
关键词:县区专业化

陈莹

摘要:大同市篮球赛事在县区逐步开展起来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举办的篮球赛事也越来越规范化。本人通过实地考察法对大同市阳高县举办篮球赛事进行分析,找出目前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相对应的建议,以确保更多的队伍参加,篮球场地、运动员水平更加专业化。

关键词:县区;篮球赛事;专业化

一、前言

县区体育运动一直是我国体育发展比较薄弱的环节,场地与设施方面没有大城市发达,受当地的各种因素制约,经济发展方面落后,健身器材、场地设施、体育人才缺乏。在当今三大球类当中,篮球成为受人欢迎的一项运动,没有场地的限制跟技术方面的影响,受到很多县区青少年的热爱。县区篮球运动大部分的运动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只有少部分运动员是从学校出来的,大部分的还是到外地打工者,因此县区篮球受到技术方面的限制,让比赛缺少了专业性与观赏性。因此,在这样的情形下,分析篮球在县区的开展,对大同市县区篮球赛事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大同市部分县区篮球赛事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1.实地考察法

亲身参与大同市县区部分乡镇篮球比赛,以及篮球比赛流程的安排与组织。

2.访谈法

对当地乡领导干部,举办方以及群众以谈话内容来调查与记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同市阳高县运动员参赛目的

表1中运动员的为了活跃气氛人次为90人占的比例为83%,运动员在参赛中活跃气氛主要的形式是通过篮球来展示给群众观看,大部分运动员的篮球水平达不到专业的标准。技术与战术方面有所提高,就更能让群众享受比赛,带来的氛围会更好。为了奖金的人次为60人的所占比例是55%,人数相对较少,奖励主要通过报名费来筹集,因此奖励吸引不到运动员的眼球,让赛事达不到激烈的竞争。提升自身实力的人次为100人所占比例为92%,大部分的运动员都已提高自身实力来参与比赛当中,但是队伍的实力差距明显,没有参加过正式训练的运动员较多,因此提高自身实力的效果没有明显的效果

(二)大同市阳高县运动员水平状况

表2结果显示:专业水平的运动员20人占18%的比例;非专业运动员70人占65%;没学过篮球的人数是18人占17%。调查结果显示非专业的运动员居多,这类人大部分是来自乡镇的农民工,或者是在校的高中生,这部分基本懂得一些篮球的基本知识,对于篮球战术意识还是直接影响到篮球比赛。专业水平的运动员占的比例较少,与非专业的运动员水平有明显的差别,在技战术方面有专业的基础,但是与非专业的运动员配合还是达不到好的效果。没学过篮球所占的比例与专业篮球运动员基本一样,由于队员有突发事件,有的是临时在场外寻找人数来补充,达到可以比赛的条件。这样的运动员水平对今后的篮球赛事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大同市阳高县篮球赛事场地情况

在举办第一届篮球赛事之前,阳高县第二中学只有一个篮球场,场地的设施比较简陋,场地画线不够清晰,篮球架不够标准化。给观众看比赛的看台还未建设起来,这样的场地给举办第一届篮球赛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场地条件不满足,造成篮球赛事始终无法举行。因国家政策的扶持,重新建设了学校的场地设施,在原来只有一个篮球场,后在添加了一个篮球场地。在这基础上,第一届篮球赛事的开展起来。现在场地情况基本能满足观众的观看,但是不足的地方还是有很多。篮球比赛时间的24秒还是采用人工计时的方式,不够专业化。目前的场地还没有一个是灯光球场,因此比赛时间大部分安排在白天时间段。下雨天气也会影响篮球赛事的举办,等雨停之后才能进行比赛,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对篮球赛事重视不够,村民的运动意识还不够专业化,没有意识到场地对运动员的水平发挥有很大的影响。

四、结论

大同市阳高县篮球赛事举办的场地大部分每年都在一个地方举办,没有带给群众创新的一种举办形式。奖励机制太少,没有吸引运动员对比赛看重的态度,参赛队伍每年的减少,因得不到好名次而放弃参与比赛。比赛场地的达不到标准化,目前的场地没有灯光球场,因此比赛时间大部分安排在白天时间段。在每支队伍中,队员的实力参差不齐,让比赛的观赏性大大降低了。

五、建议

(一)吸引更多的队伍参加比赛

队伍的减少主要来自队伍中运动员的水平低下或奖金太少,在水平低下的队伍中可以聘请一些有名气的教练来训练队伍,或者请外援来增强队伍的实力。在奖金方面,可以通过当地乡政府,或者需找赞助商来提高奖励机制,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在高奖励的影响下,让赛事更加的激烈,吸引更多的队伍来参加比赛。

(二)场地设施需更加全面

政府方面的重视与引导起到关键的作用,在场地与设施方面,政府在经济方面的增加投入,不断完善篮球比赛所需的场地、器材。乡村篮球运动员的基础是比较落后的,要有专业的运动人才来指导才能更好地发展,需要社会招募运动人才来指导当地的篮球场地规划,保护场地的完好无损。

(三)提高篮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

培养运动员的篮球战术意识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独有的最完善的反映形式,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自觉能动的放映。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战术目的,正确合理地运用战术和技术的自觉的心理活动。篮球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对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的认识和合理的运用。篮球战术意识来源于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对变化着的客观事物的初级认识过程,产生于运动员对所从事的运动项目本质和发展规律的高级认识过程,并通过运动员的具体行动表现出其主要的特征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吴钢峰,周轶峰,王学良,李强.影响农村篮球运动的因素及对策[J].西安社会科学,2009,04:126-127.

[2]韦李.广西农村篮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體育科技,2011,01:82-86.

[3]何文清.篮球运动对推动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推动价值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1,04:117-119.

[4]李雅静.篮球场地的演变[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1:105-107.

[5]王学清.篮球场地规则演变对技战术发展的影响[J].内江科技,2012:172+176.

猜你喜欢

县区专业化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基于学科教学能力提升项目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心得体会
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区域教学视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拟试点县区监察体制改革工作谋划刍议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县区节能改灶发展现状与推广探析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
县区化学教研工作的实践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