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服务需求激增 疫情竟成金融科技发展催化剂?
2020-09-10吴申城
吴申城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种“非接触”服务顺势兴起,例如,“非接触”办税、“非接触”支付、“非接触”诉讼等。这些“非接触”服务在减少人员聚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的同时,也能保障社会公共系统的正常运行。
以中国银联为例,目前,中国银联已全面支持“非接触”线上办税。同时,在浙江,“云闪付”App还与“浙里办”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对接,用户通过“云闪付-本地服务-浙里办”进入“公共支付应用”菜单,完成信息注册后即可在线办理完成包括税费缴纳、学费交纳、违章缴罚等187项非税费用缴纳业务。中国银联在“非接触”服务上的表现,本质上是传统机构向金融科技加码、转型的有力证明,而疫情恰巧成了其催化剂。
2月2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研究局一级巡视员叶燕斐表示,疫情为金融机构更好地通过金融科技办理业务带来机遇。
叶燕斐建议,金融机构要增强自身金融科技的硬实力,增加研发投入,提升技术能力。缺乏研发投入的小型金融机构,可以在分清权益和责任的前提下,与有公信力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提高金融科技应用能力。
疫情推动银行业务线上化
在疫情的影响下,银行网点业务成为受影响最直接的领域之一。
零售业务方面。在上海,上海银行是本地养老金发放定点银行,每月10日是上海各单位养老金集中发放的时间,也是老年市民前往银行网点办理业务的高峰时期。为了减少人员聚集,上海银行网点实行发号限流进入方式,网点门店限流每批次10人入内。与此同时,上海银行还通过提前电话沟通或信件宣传,提醒以往高频来网点的老年市民,避免扎堆前往。
在上海银行的努力下,网点客流相比以往减少一半以上。然而,客流减少并不代表业务量也同比减少,实际上,在疫情期间越来越多的老年用户开始向线上迁移,在亲朋好友的指导下熟悉使用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办理相关业务。
有业内人士表示,2月份以来,自己所在银行手机App的打开率明显抬升,尤其是App客服的互动次数,远远超过了往年的平均水平。另外,许多银行App与相关企业合作,上线了一些与疫情相关的高频服务,比如线上问诊、小区查询、出行打车、线上授课等,这些特殊服务在拉动更多本地化服务需求的同时,有效提升了App打开率和用户黏性。
企业业务方面。疫情期间,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周转、现金流枯竭等问题,与此同时,银行方面也难以通过线下渠道开展一系列尽职调查工作,无法详尽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以及提供及时的资金支持。
针对这一难题,2019年12月23日上线的上海市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以下简称“大数据应用”)则给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其依托市电子政务云、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融合“一网通办”,可以向银行开放相关公共数据。今年2月28日,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上海农商银行等14家在沪银行,与上海市大数据中心通过非现场形式签约,成为第二批上线大数据应用的银行。截至发稿,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已向当地18家银行开放了逾300项企业数据,涵盖企业注册登记、缴纳社保、住房公积金、纳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发明专利、商标登记、房产抵押、行政处罚、司法诉讼等多种信息数据。
接入大数据应用,能够帮助银行有效消除与企业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克服线上贷款的难点,并借此加快信贷审核效率,提供更精准、更优惠的风险定价。上海农商行金融部副总经理赵智峰表示,通过上述大数据应用,以及政府提供的30亿元优惠贷款利率支持政策,目前上海农商行向优质企业提供的贷款平均年化利率为3.8%,较以往低了1.3个百分点。
另外,疫情期间,不少银行也发力推进电子账户资金代发业务,支持企业商户日常经营资金流的平稳运营。如,光大银行与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保互通公司展开工资代发业务合作,通过线上开立II类结算账户7万余户,可通过系统自动发起交易,实现工资款的批量代发。
总的来说,疫情加速了银行将本地业务迁移至线上的进程,对于前期就已充分发展线上业务、金融科技的银行来说,能否抓住线上获客新机遇、实现可持续运营、扩大线上业务是关键,而对于线上化程度较弱的银行,特别是一些区域性银行、农商行来说,应充分认识到加强自身金融科技能力,在区域内推广、普及线上业务的重要性。
金融科技
还促进了哪些细分领域?
和银行业务一样,其他泛金融业务也在疫情的催化下,迎来向线上化、智能化转型的窗口期。2月10日,中泰证券发布的《金融科技行业月报》(以下简称《月报》)指出,疫情对金融科技的发展起到催化作用,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监管部门对于金融科技公司参与金融业务应进行规范和引导,给予一定的发展空间。
第三方支付。《月报》分析,“线上支付交易量总体平稳,必需的生活用品及食品生鲜类商品的线上销量有所提升。视频、音乐、游戏等数字消费支付由于疫情因素有所提升。另外,疫情期间对正在集中推广期的刷脸支付影响较大,刷脸支付的交易量直线下滑。”
疫情期间,多家支付行业参与机构抓住市场窗口期,积极推广“非接触”支付。比如,中国银联通过“云闪付”App针对线上版块,推出优惠购药品、购食材,线上学习,在线义诊,线上办税等服务,针对线下版块推出在线加油、无感加油、无感停车等服务。
“非接触”支付在疫情期间发挥出了强有力的优势,但同时不少专家也指出,当前支付机构展业仍存在一定的困难。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认为,目前很多支付机构尽管投入大量成本开发“非接触”支付服务,但实际获客大多仍要通过线下方式落实,这是机构在展业过程面临的一大难点。
NETSTARS首席技术官陈斌表示,“非接触”支付方式虽好,但在客户端,尤其是老年客户仍难以改变支付习惯,在商户端,改造“非接触”支付设备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此外,“非接触”支付存在百花齐放的态势,每个电子钱包都有自己的编码,缺乏统一性,给商户和客户都造成了不便。
金融 IT 及金融云。《月报》分析,“传统金融机构对金融科技的需求增加。线下网点及营业部的流量下降,客户对线上服务渠道的需求增加,金融机构将更多地选择金融云的服务模式,从而加速传统 IT 架构的变革。”
金融壹账通首席战略官戴可表示,对金融机构而言,需要解决前端线下营销、获客难,中端线上产品匮乏、智能化風控跟不上,后端系统没有上云、运维落后等一系列难题,并且更需要前中后台的全流程、全在线无缝对接和畅通运转,这将是一场大考验。
消费金融。《月报》分析,“疫情的笼罩促使用户消费信贷的需求短期内有所减弱的同时,也让催收业务难以施展,线下催收业务受限,电催也受到延迟复工影响,因而有望推动智能催收渗透率提升。”
所谓的智能催收是通过筛号、语境分析等功能,有效识别借款人的还款意向,利用针对性的话术进行催收的手段,其能保证催收的合规化、高效化,也能解放更多的人力。在疫情期间,智能催收可以不受延迟复工的影响,有序开展催收工作,提升信贷还款率。
但与此同时,智能催收也面临着瓶颈。自1月下旬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陆续下发相关通知,要求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在信贷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保障民生和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发展。这本是善意的政策,却被一些不怀好意的“老赖”另作他用,成为恶意逃废债的“挡箭牌”。对于有意逃避还款、逾期较长的用户,智能催收的回款成功率要低得多,企业大多仍要依靠人工催收,因此如何全面提升智能催收的回款率是企业需要思考、改进的问题。
综上所述,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下,一些金融分支行业加快了金融科技转型的步伐,并主要投入于C端用户的相关业务。另外,与2月招聘市场惨淡的需求相比,金融科技类技术人才“走俏”,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意识到向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扩建内部技术团队,以金融科技为落脚点,来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实现金融服务的“千人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