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洱茶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对比研究

2020-09-10吴娜董毅田先娇杨新周

中国化工贸易·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分析方法普洱茶对比

吴娜 董毅 田先娇 杨新周

关键词:普洱茶;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对比

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發酵的时间越长,产生的醇就越多,品质越来越佳[1]。另外,茶叶中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活性成分,可以预防多种疾病的功效,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关注与青睐[2]。此外,普洱茶的加工和生产方法不同,即口感也稍有变化,其香气特征也不同[3-4]。因此,普洱茶挥发性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普洱茶的相关研究较多,包括主要化学成分分离、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测定等,其挥发性成分研究多是其风味评价[5]。将指纹图谱技术引用于普洱茶的研究相对较多[6-9],但是这些指纹图谱的分析,重在主成分分析及其各成分的百分含量分析。

文中利用指纹图谱技术评价比较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系统、检测器等,达到快速鉴别的作用,打破多用感官审评方法鉴定普洱茶品质的格局[10-11],填补感官审评对因人而异、无统一标准的空白,用科学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以期达到质量控制和掺伪鉴别。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QP2010,日本岛津);

索氏提取器;

旋转蒸发仪(EYELA OSB-2100);

数显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丙酮(AR,天津市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

1.2 材料

大益七子饼茶7542普洱生茶(106批次,2011年)。

1.3 实验方法

1.3.1 样品的处理

称取2g普洱茶样品,研细,以丙酮为提取剂进行索氏法回流提取17次,过滤,旋转蒸发仪浓缩至2mL,用有机相滤膜过滤至进样瓶中,得待测液。

1.3.2 仪器条件

进样口和检测器温度:250℃,不分流进样,进样量:0.3μL,载气:氮气,纯度为99.999%,柱流量:1.5mL/min,123-1031-JW·DB-1(30.0m×0.32mm×0.1μm)色谱柱分离,不分流进样,初始温度80℃,保持1min,以10℃/min升至280℃并保持5min。质谱仪条件:Scan扫描,EI源,离子源温度200℃,离子扫描范围35~1000。

1.3.3 样品检测

将待测液按1.3.2检测。

2 结果与讨论

2.1 检测条件的优化

2.1.1分流与不分流模式的选择

将提取液在相同升温程序、相同检测温度和相同柱流量下,采用分流模式(分流比为20:1)和不分流模式进样分析,不分流模式下进样分析,检测没有达到饱和状态,且化合物相对较多;在分流模式(即分流比为20:1)检测的化合物相对较少。因此,选择不分流模式对样品进行检测分析。

2.1.2分离系统起始温度的选择

通过实验得出,程序升温的初始温度为80℃和50℃时色谱峰结果一致,但进样口温度为80℃不影响结果分析且缩短了检测时间。因此,进样口温度为80℃较好。

2.2 索氏提取法回流次数对普洱茶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的影响

考察回流次数(1、2、3、5、8、12、17、25次)对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回流17次所提取的物质种类是最多的,所以选择回流17次来提取普洱茶的挥发性成分。

2.3 不同色谱柱对普洱茶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的影响

考察了不同色谱柱,123-5031·DB-5(30.0m×0.32mm×

0.1μm)毛细管色谱柱、123-1031-JW·DB-1(30.0m×

0.32mm×0.1μm)毛细管色谱柱、RXi17(RESTEK)(30.0m×

0.25mm×0.25μm)毛细管色谱、ZB-multi Residue-2(30.0m×

0.25mm×0.2μm)毛细管色谱柱对普洱茶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123-1031-JW·DB-1色谱柱分离效果最好。

2.4 不同检测器对普洱茶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的影响

以丙酮为提取溶剂,采用优化的索氏提取法提取普洱茶中的挥发性成分,比较探讨了不同检测器(FID和质谱检测器)对普洱茶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的影响。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A版和SPSS Statistics 17.0版软件对不同色谱柱分离的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质谱检测器的相似度(达0.935)和累积贡献率高(53%),主成分综合得分一致(均为0.196),说明在主成分分析方面具有相似性,且灵敏度高,质谱检测器相对较好。

3 结论

在优化检测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采用不同色谱柱和不同检测器对提取液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测定,对得到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优化建立普洱茶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的最佳条件为:索氏提取法回流17次;不分流模式对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80℃,保持1min,以10℃/min升至280℃并保持5min;123-1031-JW·DB-1色谱柱分离;质谱检测器检测;建立了普洱茶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1]宁井铭,张正竹,谷勋刚.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普洱晒青毛茶指纹图谱识别方法[A].农业工程学报,2010,3(6):102-110.

[2]吕海鹏,钟秋生,林智.陈香普洱茶的香气成分研究[J].茶叶科学,2009,29(3):219-224.

[3]薛水英,张勇.普洱茶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保健作用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8,28(5):50-61.

[4]施梦南,龚淑英.茶叶香气研究进展[J].中国茶叶,2012,26 (8):50-60.

[5]张灵枝,王登良,陈维信.不同贮藏时间的普洱茶香气成分分析[J].园艺学报,2007,34(2):160-175.

[6]刘敏,胡成芸,陆绎玮.普洱茶香气成分研究进展[J].中国茶叶加工,2013,15(2):38-41.

[7]韩晔华.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某些进展与展望[J].色谱, 2008,17(8):40-56.

[8]张春凤,张永清.气相色谱及其在中药质量标准现代化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工业,2002,21(4):32-34.

[9]唐一春,包云秀,刘德和.佛香茶香气成分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报,2001,16(1)70-84.

[10]刘英,吴曙光,尹州,曹丽芬.指纹图谱技术在茶叶研究上的应用[J].茶叶科学,2013,33(1):13-20.

[11]田力.关于气相色谱仪检测器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5(2):101-108.

作者简介:

吴娜(1985- ),女,彝族,讲师,硕士,从事中药材与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分析及中药材指纹图谱分析。

通信作者:

杨新周(1986- ),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药物及分离分析化学研究。

基金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青年项目(2018FD09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366011)。

猜你喜欢

分析方法普洱茶对比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高层建筑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应用研究
高分辨质谱在氯化石蜡分析方法中的应用
好的普洱茶自己会说话
普洱茶怎么泡
例谈一种追及问题的错解和常用分析方法
普洱茶最美的现实传说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