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方法的探讨
2020-09-10韦启明
韦启明
摘要:近年来,我国工业领域发展迅速,社会总体生产力逐年稳步提升。在工业发展的同时,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激增,其主要经过烟道、排气筒等向外环境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极大的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因此,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增强废气监测质量与治理效果,本文对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方法开展以下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方法
一、分析仪器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一)工作原理
(1)颗粒物等速采样。通过所配置传感器装置,持续对固定污染源区域及周边环境的静压、颗粒物动压等信息加以采集,将信息上传至监测中心,转化为相关参数。随后,基于微处理器测控系统,在已知参数信息基础上,精确计算所排放工业废气流速、废气中被等速追踪的颗粒物排放量,将计算值与检测值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利用电路控制信号,调控抽气泵抽气量,直至所等速追踪颗粒物排放值与监测值基本等同,完成采样作业。通过微处理器装置,换算所采集颗粒物样本的体积,经过滤筒采集废气,将颗粒物重量与废气体积相除,即可获取废气排放浓度。
(2)废气浓度测量。操控仪器设备,去除所采集废气中所分布的水汽与烟尘,将其转变为干烟气。随后利用传感器装置的电流,在特定条件下测量烟气的浓度、计算污染物实际浓度与气体含量。
(二)使用方法
(1)连接状态检查。监测人员对所配置干燥器与相关仪器设备的连接状态加以检查,随后对干燥剂开展检查,重点检查干燥剂颜色状态及变化情况。在干燥剂变色为红色、粉红色时,则表明干燥剂的实际干燥效果有所下降,更换新的干燥剂。检查仪器设备工作电源情况,确保电源电压值处于正常范围内,且设备指示灯工作正常。最后,监测人员依次对采样泵、键盘、显示器等仪器设备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2)连接管路。测量烟气时,将烟枪及管线与仪器烟气进口连接好;测量颗粒物时将主机电板P接嘴与皮托管进行连接,“一”极与管路背向气流处接嘴加以连接,“十”极与皮托管面向气流处接嘴加以连接。随后,依次连接烟温线、取样管以及干燥器。
(3)仪器具体操作。优先对所配置仪器设备的大气压等参数信息进行检查、结合实际情况对各项参数进行适当调整;定位各处监测点的三维位置,测量、显示相邻监测点位的间隔距离,并在采样管上做好标注;核查工况,根据实际情况对电板以及皮托管连接状态加以调整,将仪器归零。随后,开展烟气监测作业,校准仪器设备,测量废气成分含量。
(4)仪器维护。在各次废气监测工作开展前后,监测人员应对所配置传感器等仪器设备开展校验、清理与维护工作,及时清除仪器表面结构所残留的废气颗粒物与各类杂质,为废气监测结果准确性提供保障。
二、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基本方法
(一)监测采样准备工作
提前对固定污染源开展现场勘查作业,掌握所监测固体污染源及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如企业的生产规模及主要生产工艺、受检设备的烟气处理设施、废气产生量、所产生工业废气的污染特性等信息。同时,对污染物排放口、废气排放设施等位置信息加以掌握;在固定污染源现场勘查报告基础上,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技术规范,针对性设置废气监测点位以及监测断面;所选择监测点位与采样位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废气监测结果准确性与监测效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所配置监测仪器设备开展校准、气密性检查与设备调试工作,确保仪器设备运行状态处于良好状态、且具有较高的工作精度。对于监测机构而言,应定期将各类仪器设备送至相关检定机构进行计量检定,监测人员持证上岗。
同时,开展工况核查工作,核查范围及内容包括:风量核查。选择适当位置开展开孔断面作业,确保监测点位所流通烟气分布均匀,确保风量核查结果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热工仪表核查。对固定污染源所配置的受检设备的工况、实时燃料消耗量等参数进行核查。例如蒸汽锅炉采用燃煤量法,核查锅炉内燃料燃烧情况、水温与温度,计算废气产生量。同时,对非燃烧工艺工况与风量进行测量核查,在其基础上计算生产负荷、核查工况各项要素,即可精确测量所排放废气成分浓度与排放量。
(二)设置采样孔及采样点
在采样孔设置环节,监测人员应根据烟道形状,针对性设置采样孔位置。例如在烟道为圆形时,应在烟道保持互相垂直状态的直径线上设置采样孔。针对矩形烟道,优先将采样孔在延长线上加以设置。在采样点设置环节,所选择采样点合理性,是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质量与准确性的主要衡量标准与影响因素。因此,监测人员应结合固定污染源环境情况,将采样点在具有代表性区域中加以布设。同时,对采样点数量、布设方式的选择,应以现场实际情况为依据,严格遵循废气监测规范布设采样点。唯有如此,才能为后续所获取废气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提供必要保障。
目前来看,普遍选择将采样位置设置在所排放工业废气浓度以及气流速度较为均匀的垂直管段区域中,并对周边所分布排烟弯头处、废气变化较为明显的断面部分加以避开,为所采集废气样本的准确性提供保障;在烟道为矩形时,监测人员应提前对废气当量直径加以计算,将断面气流流速控制在5m/s以上即可。同时,可选择增设额外监测点位。
(三)样品采集
在样品采集环节,监测人员优先对所配置仪器设备进行校验,降低设备因素对最终废气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系数;对烟道规格尺寸、烟道壁厚度进行测量,并对烟道内壁开展清理作业,清除所残留灰尘、油污与各类杂物;基于断面尺寸,精确计算烟道中心位置、引风量与引风机设置位置,并排查是否存在漏风部位;为减小所采集废气样本成分出现过大偏差,应尽量保证采样时间的一致性,并将采样管与测孔保持垂直;烟气温度测定。使用仪器信号线,将烟枪装置以及检测监测仪器相连接,并在必要情况下配置除尘器等设备。此外,为消除对主机造成影响干扰的静电,可选择配置热电偶温度计,即可快速显示烟气温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作为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环境监测工作,虽然废气监测方法与技术规范日益完善。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因此,相关环境监测机构与工作人员应掌握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方法、技术流程與各项要点,积极有效的处理各种问题,为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工作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天龙.固定污染源中废气监测质量的影响因素及监测方法[J].化工设计通讯,2016,42(01).
[2]程宏芬,金范.固定污染源中废气监测质量的影响因素及监测方法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9,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