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与规划
2020-09-10周美娟
摘要: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建设的宝贵财富,我国城市社会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不仅能够带动城市经济发展,而且可以提升市民素质,增强城市的历史厚重感。当前,我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大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力度,根据现实保护工作需要采用科学化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
关键词: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地方政府应当担负起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切实按照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加大有形与无形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目前很多城市都十分重要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但是没能科学的采用持续有效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因此影响了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持续有序开发。
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
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与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中华文化的开继承与开发过程中需要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了“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理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策。我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文物保护管理条例》(1961年)、《文物保护法》(1982年)、《城市规划条例》(1984年)、《文物保护法修订》(2002年)。以及先后出台的文物古迹保护政策、历史街区开发政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政策等都明确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方法。
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一)调查研究不足
有些城市对历史文化遗产调查研究不全面,没能对地上文化、地下埋藏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研究。虽然有些城市明确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但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全面,存在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监督不够,主要责任人履职不到位,历史文化遗产风险较在,因城市建设、复杂工程,或者个体保护责任人履职能力不足而导致历史文化遗产的损毁灭失等问题。
(二)古迹任意改造
目前,城市很多历史文化遗产取得了进一步开发,提升了历史文化遗产的社会与经济影响力,但是在历史文化遗产开发时也存在着任意改造古迹的问题。例如,很大历史文化街区在开发经营时存在着任意改造的问题,擅自修改历史古建筑的格局,对历史古建筑主体修建增添附属工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历史古迹的文物价值,导致民众对历史古迹产生错误认知,影响历史街区的文化凤格。
(三)古迹消耗过度
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历史古迹景区承担着大量接待游客的任务,旅游事业的发展虽然极大的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了众多的游客数量,由于缺乏对游客的有效管理,导致历史文化古迹受到较大破坏,例.如,有些长城古迹为方便游客游览,在长城上建立缆车索道,现代化的设施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历史古迹,导致历史古迹未能以原貌出现在公众的面前。
(四)保护意识淡薄
还有的城市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时重视不足,没能从资金上、设备上、制度上与人才上给予必要的配置。历史文化遗产管理注重经济效益的开发,不注重综合的考量展示历史文物的价值。有些管理者缺乏正确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没能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前进行科学合理的专业规划,盲目的开展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导致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被破坏的问题。还有的政府部门缺乏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意识,没能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不能有效的协调各方参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因此影响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一)优化保护意识
当前应当宣传正确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提高政府部门与群众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正确认识,切实落实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责任。例如,应当积极的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精神,增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敬畏,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加大地方重点文物的保护宣传力度,加大历史文物古迹保护的宣传展示工作,强调提高公民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主动性,形成专职管理部门和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保护体系。
(二)加强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要形成科学合理的规划,科学的调配力量有序开展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具体应当保证城市开发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同步进行,保证城市开发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紧密联系,在城市规划中充分的考虑历史文化遗产因素。历史文化遗产修缮时应当以保证原状为基本原则,以还原和尊重历史为具体理念,最大限度的减少历史文化遗产人文信息的缺失。
(三)强化合理利用
对于不可移动文物应当合理的利用,提高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专业性,在保证不改变不可移动文物原状的基础上,由专业的技术部门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在修缮施工前要科学论证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这样才能使历史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对于保护较好的不可移动文物还要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做到合理的利用文物,以不损害文物为前提进行持久保护。
(四)引进专业人才
提高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专业性,还要组建专业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队伍,重点补充文物保护部门的力量,根据城市级别成立专职的文物保护中心,加大文物执法监管工作力度,提高专职干部的专业技术水平,经常性的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并且联合专业院校开展相关保护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性,提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效率。
四、结论
做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当从城市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优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明确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形成强有力的宣传引导机制,依靠专业的技术力量开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保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持续性、科学性和全面性,提高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效能。
参考文献:
[1]顾轩竹.基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设计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
[2]陈思思.结合建筑遗存保护的文化空问建构[D].北京交通大学,2018.
[3]殷一鸣.基于“文化线路”理论的平凉历史城镇的特色塑造研究[D].重庆大学,2018.
作者简介:周美娟(1982-),女,河北石家庄人,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学、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