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
2020-09-10朱小芳
朱小芳
摘要:经济发展推动着国内建筑行业技术水平的进步,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为了缓解土地资源的紧张,解决人们的住房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热衷于建造高层建筑,积极地将生态建筑运用到高层设计当中,既要节约资源又要维护生态平衡。本文对高层设计中的生态建筑学进行了简单探究。
关键词:生态建筑学;高层建筑;设计;应用
城市化进程加快,现代化经济水平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高层建筑的设计方案已经逐渐运用生态建筑学的理论。高层建筑需要考虑到生态建筑的理念,合理划分建筑模块,采用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优化建筑物的空间使用率,实现资源的再利用。生态设计再努力改变城市的生存环境,把更健康、更环保的建筑理念传播到社会各层面。
一、生态建筑学概论
生态建筑学把生态知识和建筑知识融合在一起,在生态环保的基础上,运用建筑知识进行设计。生态建筑必须根据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结合当地自然环境,采用科学的生态技术,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开展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要合理安排建筑各个环节的操作过程,把建筑物与周围环境构建成一套完整的循环系统,坚持和谐理念,建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在高层建筑的方案设计中,运用生态建筑学,就是要结合周围的生态环境,将建筑物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实现社会与自然的统一。而且,项目施工过程中,要积极的采用环保材料、使用清洁能源等,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成本浪费。但运用生态建筑学必须保证建筑物的安全质量,加强对周围生态的保护措施,促进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配合。项目施工过程中,采用生态建筑学主要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环境破坏,在保护修建区域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坚持使用环保材料,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设计出环保节能的高层建筑。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降低建筑过程中造成的污染问题,还可以为周围住户提供更安全可靠的住宅环境,加大生态保护的力度,提高高层建筑的安全性。
二、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原则
(一)最优原则
将生态建筑学应用于高层建筑方案设计过程中,必须要不断优化,提供最佳方案。方案开始设计前,企业必须开展实地調查,全面了解建筑物的周围情况。例如:选择修建地址需要明确该区域的地质地形条件,从经纬度上精准判断建筑物的位置,记录好当地的气候变化,根据夭气情况合理设计建筑物的朝向,尤其要重视通风技术的设计安排,加强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企业既然重视生态建筑计划,就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确保后期建筑的科学合理性。
(二)合理化原则
高层建筑设计质量安全是重中之重。开始施工前需要对建筑的各个环节进行测量,掌握最精准的参数,采用更加合理的管理模式进行设计,处理好结构设计框架,确保高层建筑的可靠性。并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更环保的施工技术,使用绿色材料,既要保证高层建筑物的生态环保,又要确保其安全质量。工作人员要积极地将建筑知识与生态知识相结合,加强方案设计的管控工作,确保建筑设计的生态环保。
(三)互动性原则
高层建筑的修建理念要以人为中心,结合各项理论知识,充分考虑用户的居住体验,从用户的需求出发进行更人性化的管理,提高居民居住环境的舒适度,优化高层建筑的服务效率。工作人员要合理运用环保理念,将自然生态与人文建筑相结合。例如:控制好高层建筑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如果建筑物污水排放量较大,则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也会产生污染问题。所以,高层建筑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水资源的回收情况,做好天然水的收集装置,通过设备过滤用于厕所和周围景观,或者安装高质量的分质排水设备,增加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减少浪费。
三、高层建筑设计中应用生态建筑学的实际措施
(一)空间生态建设
生态建筑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合理分配高层建筑的空间设置,考虑到整个建筑物的整体规划,必须对实际建造过程进行宏观安排。之前提到过生态建筑学必须保证其舒适度和安全性,也就是说,进行空间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建筑物的实际使用情况,对建筑物使用者的身体情况和周围生态变化的实际情况做好调查。例如:建筑区域气候较为干燥,温度又高,就需要在建筑物内部安装储水设备,设计外部保温结构,用来控制温度、湿度的变化。也可以利用周围植被建设,为建筑物打造天然的保护屏障,自动调节气候变化,并且要积极考虑到建筑物的空间情况。在蒸发量大的建造区域,需要考虑到建筑物高层的蒸发量,在建筑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周围的水源情况,安装节能设备尽量避免资源浪费。自然植被也能进行储水,对气温炎热地区来说可以将自然植被打造成天然的储水设备,寒冷地区也好,湿润地区也罢,空间生态设计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二)整体生态建设
生态建筑学用于高层建筑,需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整体建设情况,协调好内部区域的能量转换。既要安装提供能量的内部设备又要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将二者有效结合,实现整个高层建筑的和谐。例如:如果高层建筑物的区域较为缺水,需要在内部达到水循环系统合理共用水源,也能修建更多的绿色植被,通过自然植被的生态循环,有效吸收周围的湿气,为建筑区域提供一定的能量补给。把处理好的生活废水排入建设区内的水流中,既可以形成水循环,又能促进水源与人们的和谐共处。
(三)循环节能建设
高层建筑坚持循环节能理念,减少资源消耗。工程建造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料,设计人员可以对这些废物进行再利用,通过环保改造再次应用于施工过程,有效处理工业垃圾,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并且,对于可循环材料需要再次回收进行重造,能反复进行使用。其次,不仅是水循环,还要重视各类资源循环,高层建筑物的设计需要尽量避免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尽量采用可再生能源,选用绿色环保的能源建设技术,减少消耗量。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培训工作人员的环保理念,注意工程建造各个环节的节能环保操作,从绿色材料到绿色施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能环保,进一步推动高层建筑内部的生态建设质量。
四、结束语
将生态建筑知识与高层建筑设计理念完美结合,是目前社会建筑行业的重要突破。生态建筑学理念是为了推动人与自然更和谐的相处,改善目前紧张的土地资源问题,进一步发展高层建筑的设计方向。社会的进步推动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生态建筑学也越来越符合人们的生活需求,推动者高层建筑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万文娟.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化模式及策略研究[J].居舍,2018(02):371.
[2]李桦.关于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9(05):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