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分析

2020-09-10王婷

环球市场 2020年8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建筑企业核算

王婷

摘要:固定资产制度是建筑企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前提条件,也是建筑企业创造价值和实现增值的重要保证。由于建筑施工企业工作性质特殊和工作环境复杂,固定资产中设备较多,不能集中存放,总体价值较高,在进行管理和核算时,必须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的、精细的体系,才能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但是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还是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此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企业;固定资产;核算

一、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制度体系

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制度体系缺乏主要表现在:一是施工企业管理者的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意识淡薄。施工企业管理者多注重施工项目的利润、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等情况,而对施工项目的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不够重视。二是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制度执行力度不强。从固定资产购置直到处置结束,执行力度不强,时有物资设备另外采购的情形,给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固定资产的管理与使用机制不完善

一是固定资产的管理程序繁琐。建筑施工项目所用固定资产种类较多,各种机械设备及生活办公设各等分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在统筹规划调度使用时,就会存在不同的部门进行交织使用情况,若某一环节沟通不畅,信息未进行共享,就会降低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二是项目固定资产的移交顺畅度有待提升。施工项目负责人时有变动,清查移交进度缓慢,在移交时只重视资金的运作情况,忽视了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以致人员调动或离职时,移交程序迟迟不能完结。三是在施工项目竣工决算后,对于项目的低值易耗品没有形成完善的回收和重复使用机制,使低值易耗品不能最大限度地的发挥其使用价值,从而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费用支出。

(三)固定资产记账混乱,折旧方式单一

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多,财务人员工作量大,固定资产在购进时,各项目的记账不能统一,在资产流转使用中,又不能及时盘点和记录,造成对固定资产的记录不明确,不完善,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难以掌控,造成账实不符的情况,使企业的固定资产核算工作难以正常进行。另外,由于施工企业的特殊性,固定资产设备的折旧不能按同种方式进行。比如,全部按加权平均法,每年计提的资产折旧是固定的,但是资产设备在使用中,会因为年限的增加,价值降低,如果还是按照同种方法折旧,就会造成资源浪费。

二、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措施

(一)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机制

首先,加强固定资产的预算,强化固定资产的计划采购管理。在每年末公司和项目部要结合实际情况和下年度工作计划安排,合理进行固定资产投入的预算,报经公司总部会议研究审批同意后进行有计划的落实。对于临时购置的大型机械设备,要严格审批和会签程序,并进行科学的论证与分析购置的可行性,要从购置与租赁的角度进行统筹分析,最大程度地节约施工成本。其次,加强固定资产的购买和流转管理,对于资产的购置要进行严格审批和全面的市场调查,对于设备的性能和使用范围做好功课,以便使其全面发挥价值。最重要的是,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设置专门的工作部门,对所有固定资产的管理进行有效调节和完善,加强设备的维护工作,增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程度,严格控制固定资产的使用和调拨,提高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效率。最后,完善固定资产的清查与盘点工作。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要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在年底或项目结束时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的清查与盘点,平时也要注重进行定期的清查与盘点。对于闲置的固定资产要及时进行登记,纳入固定资产信息库。对于盘点损失要及时报公司管理部门进行备案,以规范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工作。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

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项目多,流转次数多,靠人为的记录和传递,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固定资产的信息库,对其名称、型号、性能、存放地点、购置时间、使用时间等一系列条目进行登记,再进行信息共享,在资产转移和调用时,能够及时更新信息,便于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的维护和统计分析,大大减少了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利用信息化对数据进行快速整理和分析,帮助管理人员更好的作出相关决策。根据市场信息自动化技术,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企业可以运用条码技术,对固定资产进行编号,以此更方便的记录从购置到报废的过程,为财务人员节省了记录的时间,可以花更多的精力在资产管理上。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有效的实现了资产集中管理,有利于企业利用资产集中管理模式对固定资产进行调配和审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保障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调配。

(三)合理确定计提折旧标准

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计提折旧应采取的措施。一是折旧方法的选择。财会人员要了解机械、设备、建筑等专业知识,结合行业专业制度规定,确定符合本行业实际折旧计提方法。固定资产投入施工的初期与末期的修理费是不同的,记入期间费用的施工成本也是不同的。应考虑固定资产单位时间施工的产品数量多等因素,与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相悖,科学合理的计提折旧方法能够真实反映各期真实的施工成本,施工企业机械设备应根据当年建筑产品的实际产值占预计总产值的比率来计提折旧。二是固定资产减值或贬值对企业的影响。企业财务负责人及财会人员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制度》及會计职业道德,按照要求及市场因素等合理估算资产的减值或贬值。在固定资产存在减值或贬值时,企业财务人员要根据职业准确判断核算固定资产,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科学、合理、规范计提折旧。

三、结束语

总之,解决建筑施工企业固定资产和核算问题是提高企业施工质量重要的举措,施工企业要深刻的对自身的管理工作做好全面的分析和调查,及时找出问题所在,结合自身情况来制定有效的实行方案,不断改进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工作,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推进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静远,李国茹.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纳税,2018(02).

[2]宋新天.关于加强建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8(29).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建筑企业核算
我国金融机构投融资业务碳核算研究
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建筑集团心理整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基于云会计的A集团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实施探析
当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今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