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村基层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
2020-09-10孙国昌
孙国昌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科技迅猛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身心健康问题,全民健身、终身健身的号召得到大众认同与响应,但农村基层体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健身需要。本文就农村基层体育现状进行原因分析,并尝试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农村;体育;发展对策
要打造“健康中国”,除了要注重合理饮食,更要保证积极运动,增强自身免疫力。在农村建设体育设施、规划运动产业,是我国推动全民健康、全面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关注重点。但在开展农村体育事业的进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农村地区体育器材不完善,人们运动意识不强、参与程度低等状况还较为普遍。从问题现状入手,不断分析与完善基层设施,提升健身意识,才能满足农村基层的体育需求,进一步推动政策落实,实现新农村建设。
一、农村基层体育现状
(一)供给现状
我国农村经济力量较弱,且区域较广,体育设施供给需求巨大,资金难以得到有力保证[1]。另一方面,从表面上看,农村体育需求不像其他需求那样必须,相关部门关注度还不够,监督管理上也存在制度欠缺和有效保障。在资金来源上,也没有固定的项目支持,而在供给种类方面,供给的体育器材较为固定,尚不能结合村民喜好和地域特色等进行合理划分。
(二)认知现状
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虽然在持续提升,但相较于城市人口的文化水平来说还是偏低的,不能很好地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休闲类的体育活动很难被人们接受,甚至也会将劳作看作体育运动的一部分。同时文化水平也限制了人们的经济来源与经济收入,大多数人忙于劳作,闲暇时耗费在网络活动或者棋牌、聊天等内容上的时间较多,不能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缺乏进行体育运动的意识或对体育健身存在错误认知。
(三)运动现状
农村地区一般缺乏专门的体育场馆或运动场地[2],进行体育活动的人群一般分布在自家庭院和较宽敞安全的道路附近,但也属于较少的现象,远远达不到全民健身的目标。随着国家对体育设施建设的重视,农村已经大范围进行体育器材的安装和更新,但却由于不熟悉器材或者缺乏指导和有力组织,这些器材的利用率仍然较低,很多都处在闲置状态。
二、农村基层体育现状原因分析
(一)设施不完善
农村基层体育设施较为单一,不能激发人们的锻炼热情,而在体育设备上又没有提示标识,人们可能不理解其用途,而由于场地限制,可能还缺少集体性体育活动设施,无法相互带动。有些带有传统意义或者深受人们喜爱的运动陷入了延续困境,体育活动正深受网络热度的影响。
(二)意识待提高
在农村基层,人们对于体育运动和健康运动的认知不足,“劳作即运动”的观念尚存,人们不知如何运动才能让身体更为健康,在体育健身过程中容易由于错误姿势、场地不合适和运动时间安排不合理等原因。在一些农村学校里,学校高管对体育活动并不重视,他们为了保证招生率,以牺牲体育活动为代价,一直认为应该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文化课,提高应试成绩上。而且农村的学生和家长基本离家,离学校都很远,为了节省路费基本选择徒步行走。此外,他们还要忙着做家务和农活,这些农活和运动差不多,特别是在偏远地区的乡镇中学,学校领导更不会关心体育课程,导致学校教师基本对体育技术缺乏重视,体育教学内容的质量水平也会受到影响,健身运动也不能搭配合理饮食,极易产生不良健身影响。
(三)经济有限制
不光是农民自身经济原因会限制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参与度,对于基层建设体育项目的资金支持也是一个关键问题,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意味着我国农村基层所需设备数量也极多[3],想要建设适合人们的、高质量的基层体育设施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扶持。农村学生的体育经费并不能充分满足体育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农村产业与都市经济发展之间的差异最终决定了体育预算投资在学校所占的比例。尽管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持续发展,但资金基本投入到农村教育里,体育需求与支出之间的资金得不到保证。农村地区缺乏对体育教育的关注,许多学校,包括体育学校的教师,都一致认为体育教育中最多的问题就是无法充分保证体育正常拨款,体育预算的缺乏严重阻碍了体育活动的快速发展。
(四)人员缺组织
农村基层人们的休闲活动已经固定化,想要改变实属不易,在引导和组织方面还需要一定时间和人力。而如今进行体育组织的人员极少,并且组织人员不够专业化,基层的体育活动参与处于自发状态,没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三、农村基层体育发展对策
(一)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
我们不但要建设农村基层体育设施,更要建设人们满意的农村基层体育事业,这始终需要以人民评价作为考量。在对人们进行满意度调查后,也要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既进行项目扶持,也根据已有设施情况和人们的真正需要进行场地划分和资源配置,甚至搞区域性鼓励,政府根据乡村特色进行体育项目开发和运营建设,开发适合自己的体育文化。农村学校是培养农村体育,科技人才的主要教育基地,也是农村能有效传播现代体育和媒体文化的主要阵地。在农村体育文化改良中,要结合农村生活文化的传统方式和特点,因地制宜地全面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比如,加强体育宣传,开展各类体育知识宣传,组织相关竞赛,开展包括多人比赛在内的竞走、足球等课间竞赛,组织大量学生和教师能在各种重要节日时参加体育比赛,培养对体育感兴趣的学生,鼓励更多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到体育锻炼。
(二)加强宣传,提高体育意识
调动民众的运动积极性才是真正目的。一方面需要向村民介绍相关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另一方面,也要进行适度宣传,使村民能够对体育活动形成正确认知,并组织相关活动让村民参与到其中,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与益处,促成正向循环。农村学校应在最传统的体育技术基础上,结合原始室内场地和设备条件来组织有特色的活动,让体育运动能结合农业生产技能,例如舞龙,龙舟竞赛,登山,摔跤,拔河比赛等体育活动,它可以根据青年学生的突出特点而变得更加灵活,这种特色活动宣传会加强教师和学生体育团队的构建,可以进一步扩大体育培训,认真执行相关体育政策,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立。体育教师应具有时代性的紧迫感,充分认识自己的问题所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自学、函授、培训等继续教育,积加入体育科学研究,并认真撰写该领域的论文,不断充实和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加强专职和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函授,进一步观察学习,以帮助他们提高高阶体育思想意识,牢记体育理论知识,当地政府要关心广大农村体育教师的生活,稳定教学队伍,正确对待体育教师的薪水待遇,尊重体育老师的工作,调动他们的热情,使他们工作轻松。
(三)专人管理,增强组织力度
认知有限,民众能参与的运动就有限。因此,在丰富体育项目的同时,也要能够有专业人员对民众参与力进行开发,组织适当活动让人们尝试不同的运动方式和风格,提高参与度的同时,保证安全性和趣味性[4],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由于场地和设备的限制,往往很难完成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任务。但是,只要体育教师热爱工作,敢于创新,并善于根据体育教学法和当地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和手段,就可以弥补这一领域的不足。体育教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校园或周围地形(如开放空间,通道,坡度,台阶)等安全,组织学生进行综合体育比赛时,注意增加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机会,加强体育经费的投入,学校体育经费应该在教育经费中应占一定比例。除此之外,要扩大财力,通过多种渠道为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筹集资金,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要根據当地情况采取措施,优先为体育教学和业余训练提供必要的条件。农村学校缺少教师,缺少运动器材。因此,在制定课程教学计划时,应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按照新课程的基本体育概念,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在教学中使用简单的设备进行训练。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育基础,兴趣和爱好完成体育课程训练,从而完成体育课程的学习目标。
四、结语
增强体质是国家持续繁荣的需要,也是保障国家活力的需要,农村基层体育发展仍需要加强规范性和细节化处理,以期满足我国民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我国的体育事业正待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瑞祥,黄佺.中国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研究文献综述——以2009~2019年数据为例[J].南方农机,2020,51(05):100–102.
[2]曹璇.“健康中国”视域下农村休闲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5):164–165.
[3]王洁,王凯.“制度内供给”:当下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路径选择与优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6):87–92.
[4]邓凯.构建新农村体育服务体系[J].福建茶叶,2020,42(0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