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初中生运动训练方法
2020-09-10徐耀宗
徐耀宗
摘要:体育运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已经越来越重要了,尤其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身体素质往往跟不上学习进度,不能很好的支撑其完成学习任务,而体育运动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身体素质,缓解紧张情绪,初中阶段的体育课就是为了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一门基础课程。本文对初中学生在运动训练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个人意见,创新运动训练方法,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打下基础,为以后的体育训练提供一些参考内容。
关键词:初中生;运动训练;创新策略
目前初中体育的教学已经越来越受重视,通过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考虑教学如何能够吸引学生参加,减少训练时外界因素对训练的干扰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初中体育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创新体育训练方法[1]。本文针对如何创新初中生运动训练方法进行相关分析阐述。
一、初中体育运动训练的重要性
初中教师以往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往往不够重视。现在,社会、学校、家长对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的关注明显增多,学生能够更好发展的基础是需要有一个健康良好的身体来支持。体育训练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锻炼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通过运动使其增加与其他学生的沟通合作,互相配合,帮助学生形成开朗乐观的性格。在繁重的课业中,学生们容易消磨斗志、丧失信心,抗压能力也较差,而通过一些体育运动,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比赛,帮助学生如何面对失败,体验运动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从而减少不良情绪。所以,初中生的体育运动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对学生的成长有益[2]。
二、目前初中生体育运动训练中的问题
(一)初中生体育运动训练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我国的初中生相比较外国的初中生而言,课业负担压力重,课余活动时间少,场地条件受限制,在此基础上进行运动训练,学生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体育训练不只是依靠运动天赋,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炼,增强身体的耐力、爆发力与协调能力,用后天的努力,不断突破,以达到更高的水平。所以,要想学生主动投入训练中来,就需要教师的严格要求和正确引导。
(二)初中生体育运动训练的形式需要有所更新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若是进行适度的体育运动,能够促进其身心发育。但是在学校的体育课中,大多只对学生进行体操、跑步、跳远等简单的体育训练,没有科学的训练形式,方法相对老套,教授的知识点也处于浅层,只是简单的讲解,进行一下示范就结束了。这些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育运动训练的强度上也没有达到要求,多数学生甚至不能正确了解训练的要点和规范动作,从而未能达到训练目标。
(三)初中体育运动训练的教师素养需要加强
体育运动训练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能够进行专业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但目前初中学校的体育教师水平不一,涉猎的范围不多,专业知识受限,出现问题时与学生的沟通手段不多,不能夠顺利开展体育训练课。所以,需要学校考虑将不同专业的体育教师进行合理分配,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指导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应该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知识技能水平。
(四)初中学校的体育设施应该进行完善维护
体育训练不只需要场地,还需要相关的体育器材进行支持。现在许多中学体育训练课程开展的不够好,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适合的体育场地和专用的体育器材设备,这与各地的地方经济条件有一定关系。由于学校是靠政府拨款,在一定程度上受限,造成学校相应的体育器材的未到位或缺乏更新维护,导致学生的体育训练效果不好,能够进行的体育训练内容也受一定影响。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身体素质锻炼的策略
(一)提高初中学生对体育运动训练的兴趣
第一,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参加体育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还能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注重过程,看淡结果,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性格。所以,教师应该告知学生体育运动训练的好处,让学生主动的投入到运动训练中来。
第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在体育训练中获得成功时,自然对其产生学习兴趣。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可以设置一些小组比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建立对体育训练的热情,树立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互动性。
第三,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通过体育运动可以使学生放松。所以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相关的体育游戏,既是游戏也是活动,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从体育训练中获得乐趣,体会到运动训练的魅力。
(二)在体育运动训练之前的准备活动上进行创新
在进行体育运动训练之前必须进行准备活动,避免出现肌肉拉伤、肌肉痉挛等意外现象。但是以往的准备活动无非就是跑步或徒手操等传统形式,学生做起来相对枯燥乏味,因此学生对此不感兴趣,应付了事。为了适应学生的思想,应该对准备活动进行一些创新,比如进行街舞活动、健身操或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在充分舒展身体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共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三)注重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一直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是培养学生社交能力的重要途径。初中体育运动训练经常采用分组形式学习,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是成绩好坏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多与组员交流沟通,了解彼此的优势与劣势,取长补短,合作共赢。例如在排球颠球这项运动中,可以将体能好的与技术好的学生分为一组,采用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进行练习,相互传球,这样学生可以交流经验,互相提高,互相学习长处,提高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3]。
(四)在进行体育运动训练的同时应该开发学生的智力
融入创新思维的体育运动训练应该将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思维能力进行结合,在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开发学生的智力。因为只是单纯的教授学生怎么做,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这样做,存在一定的疑惑,降低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该讲解道理,让学生明白为何这样做,充分地掌握动作要领,从而形成肌肉记忆,达到训练的目的。建立理论基础有利于开发智力,例如,在讲解跳远、跳高等动作时,可以讲解一下人类的身体构造,使学生充分了解运动技巧,将所学知识吸收应用,多科目共同发展,平衡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做到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生进行体育训练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运动能够缓解学生课业压力,放松学生的紧张情绪,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但是在初中体育运动训练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还应该对现有的运动训练方法进行创新完善,增强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完成学业提供良好的身体基础,更为了能有一个好身体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曾志平.浅析初中体育创新式教学方法[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2):71.
[2]陆嫦梅.浅谈初中学生体育锻炼的作用和方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0):176.
[3]方庆锋.浅析初中学生运动训练的方法创新[J].赤子(中旬),2013(11):31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