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法国新浪潮电影的风格特征

2020-09-10王娇雪

传播力研究 2020年8期

王娇雪

摘 要:法国“新浪潮”带来的电影在艺术与技术上的革新,形成了属于法国电影的独特风格体系。《四百击》作为“新浪潮”的代表作品,影片艺术特色的展现正是这一电影界声势浩大的运动所推崇的风格特征。本文具体分析了法国“新浪潮” 直面生活的纪实性、电影语言的反叛与创新、“作者电影”下的个性追求的诸多风格特征。

关键词:作者电影;法国新浪潮;《四百击》;纪实性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08-0059-02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法国电影受到了意大利新写实主义与古典好莱坞电影的影响,以强劲的生命力打破旧式电影的规制约束,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四百击》作为法国“新浪潮”的代表性作品,影片艺术特色的展现正是这一电影界声势浩大的运动所推崇的风格特征。《四百击》(又名《四百下》或《胡作非为》),是法国著名导演佛朗索瓦·特吕弗的代表作,这部电影讲述了处于成长叛逆期的13岁的安托万在学校遭到老师的嘲讽与批评,又深受家庭带来的二次伤害,之后进入青年犯罪拘留所又逃向大海的故事。

一、 直面生活的纪实性

(一)现实的拍摄视角

“新浪潮”下拍摄的法国电影,作为一种制片技术与方法的革命,它与好莱坞电影的强烈戏剧冲突恰恰相反,其追求的非故事化,非情节化,以生活中会真实发生的琐碎的片段代替戏剧化的激烈的冲突,特吕弗得《四百击》就具备这样的属性。在《四百击》的拍摄中,特吕弗所讲述的故事几乎没有任何的出奇之处,13岁的崇拜着巴尔扎克的安托万实际上就是导演自身的写照。影片的拍摄地点更是搬离了摄影棚,在民宅,进行真实的拍摄,“生活流”的故事情节并没有进行过多的筛选,就是依照着真实发生的事件进行叙述的,而对于这样的生活的视角进行的叙述,往往就是一种对于生活的观点和态度,也更加贴近我们生活的直观感受。

在摄像机对准主人公安托万的时候,镜头好像一个完全理性的旁观者的视点,不带有任何的感情色彩,即是是安托万在学校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的时刻,镜头依然平角度进行拍摄,没有给予任何的同情的目光。这里没有进行任何的夸张,只是依照纯客观的视角进行观看。

影片中极少使用到配乐,只有在对主人公安托万心理极其复杂的处理时,音乐才会出现,产生烘托气氛的作用。电影中声音更多的以自然音响出現,真实的生活音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感,课堂上学生们交头接耳,街道上车辆的来往,安托万奔向大海越来越近的海浪声,影片中都有真实的记录。

(二)现实的观影视角

“新浪潮”的电影因为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就观影感受而言,是压抑而低沉的。《四百击》的故事不是亲切的、贴近于观众的,相反,这部电影在寻求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感。这样的作品使得受众可以完全站在一个客观的位置上去观察事件的发展,就好像事件在自己的身边发生一样,受众作为观察者,但绝不是参与者。在影片《四百击》中,以平易近人的视角进行讲述,似乎就是我们观察的视角,影片中极少运用到特写镜头,这样的处理也让观影者没有剧烈的视觉冲击,以这样的现实的视角观影,这样的电影带来的感受是与“好莱坞”电影完全不同的。

二、电影语言的反叛与创新

(一)长镜头的大量运用

法国“新浪潮”电影是巴赞的长镜头理论的忠实拥护者,长镜头的大量使用最大的功用就是增加电影的真实感,这种电影语言的使用最大程度上凸显了“新浪潮”的独特创新与反叛。《四百击》中大量长镜头的运用除了真实还原故事的内容之外,更加深刻的凸显了主人公的内心感受,伴随着长镜头的拉长,情绪的延续时间也是不断拉长的。《四百击》中,大量的叙事镜头由长镜头构成。如安托万在家中的行为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在这些场景中,影片大量使用了镜头内部蒙太奇式长镜头。这部电影中最经典的长镜头莫过于影片的结尾四个无缝组合的表现安托万向海边狂奔的镜头。安托万在青年犯罪拘留所钻过围栏跑向大海的镜头中,长达1分20秒的奔跑跟拍中,没有音乐,却愈发地令观众感受到紧张的气氛和自由的快乐。接下来音乐响起,镜头开始一路跟随着安托万跑过梯子,跑向沙滩,直至安托万在海水中转过身,镜头推至安托万的脸部特写,安托万在经历了极为短暂的自由的奔跑后最终定格为迷惘的表情,安托万至此何去何从,带来了无限的遐想的空间。导演通过这组奔跑的长镜头让观众感受到安托万长久压抑情绪的一次彻底释放。安托万在长镜头最后的定格是他无奈的归宿。

(二)离经叛道的场面调度

长镜头是演员与摄像机的双重场面调度,“新浪潮”导演们以其离经叛道的场面调度方式实现自身的独特风格。

特吕弗导演擅长于使用摄影机挖掘画面的深层心理内涵,捕捉角色心灵上的细微感受。在《四百击》最开始的几个镜头中,摄像机好像一个孩子的目光,他的目光扫向了埃菲尔铁塔、天空、街道等,这样的游离是迷茫的游离,正是安托万的心理。《四百击》中演员的调度则是完整叙事的基础,安托万从学校回到了家中,在安托万家里这个极其狭小的环境里,采用镜头蒙太奇式长镜头的方式进行处理,在这里,摄像机的调度空间极为有限,导演则采用了更多的相对固定的机位,由演员的内部调度完成镜头的内部组接。

三、“作者电影”下的个性追求

(一)自我意识的书写

特吕弗视希区柯克为自己的电影导演偶像,他把希区柯克叫做“真正懂得电影的电影艺术家”,希区柯克创造的“主观的导演处理法”,是能够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在电影的客观存在中展现的方式。安托万的眼睛实际上就是导演的回忆。这部电影像是一本特吕弗童年时候的日记。导演在自己的童年阶段,有着电影《四百击》中的很多同样的经历。作者的个性在电影中早已浸透其中。

(二)非职业演员的自主创作

许多法国“新浪潮”的导演,都主张采用非职业化的演员,还原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在电影的拍摄过程中,特吕弗导演主张演员不需要记住台词,而是需要在理解人物特性和人物关系的前提下进行创作。“母亲死了”,这句台词就是安托万扮演者莱奥即兴发挥出来的。这句台词极具黑色幽默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母亲在安托万心中的地位。此外,安托万受审的片段实际上是一段莱奥的演员试镜的画面,只以声音出现的询问者就是特吕弗自己。

(三)向经典致敬

首先,《四百击》中安托万逃学前往的地方是游乐场,在这一地点,有一个活动画片式的玩具在电影中呈现,这是对电影诞生情境的一种隐喻。安托万对大文豪巴尔扎克是非常崇拜的,电影中使用巴尔扎克的文风写作文的情境,实际上是出自于特吕弗对巴尔扎克经典文学的致敬;影片最开始就标明了影片献给安德烈·巴赞。长镜头的大量运用是对巴赞先生对电影贡献的阐释,最后的经典长镜头,就是直接对巴赞电影理论的致敬。法国“新浪潮”的作品,都是包含着深刻的内在含义的,是有对于经典的致敬的。

四、结语

法国“新浪潮”带来的电影在艺术与技术上的革新,形成了属于法国电影的独特风格体系。《四百击》作为“新浪潮”的代表作品,以其纪实性、反叛与创新、个性追求的特点,在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饶晖.电影作者[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2]黄会林,彭吉象.电影艺术导论[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3]侯克明,杜庆春.想象与艺术精神:欧洲电影导演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4]南野.影视作品解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5]张专.西方电影艺术史略[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6]祝虹.法国“新浪潮电影”的文化价值与历史局限[J].当代电影,2020(1):111-115.

[7]郭越.战后欧洲“新电影”运动对中国电影“新浪潮”的多维影响[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1(5):79-82.

[8]池艳萍.浪荡子: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现代主义再读解[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论文,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