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零食摄入状况调查及策略研究
2020-09-10惠钰涵郭洋洋杨晓莹赵贵红王德信
惠钰涵 郭洋洋 杨晓莹 赵贵红 王德信
摘 要:大学生零食消费现象普遍存在,通过随机抽取某高校各年级大学生,对其零食消费行为、消费习惯、消费水平及消费观念等展开调查,发现大学生零食消费结构不甚合理,对零食选择度不高,对零食营养情况关注度较低。建议高校对大学生开展零食合理消费和健康营养教育,指导大学生合理健康的选择零食。
关键词:大学生;零食;消费行为;策略研究
零食通常是指在一日三餐时间点之外的时间里所食用的食品,零食具有双向作用,既可作为膳食的有益补充又可能会导致营养素摄入的不平衡。如今零食的种类花样繁多,大学生对零食的选择日趋多元化[1]。对于当今的大学生而言,除了一日三餐之外,零食已经成为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零食虽不如正餐营养全面丰富,但合理的选择、适量的摄入零食有益于机体健康。部分大学生,特别是女生,为了减肥、消磨时光等,出现了用零食替代正餐的生活习惯,虽然大多数零食可为消费者提供机体必需的能量和营养素,但过量摄入零食,特别是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零食会给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2]。对大学生对零食的态度和行为状况进行调查,根据结果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开展更为健康的营养教育,指导大学生合理选择零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1 调查对象、调查方法及调查内容
1.1 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某高校共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
1.2 调查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问卷由调查者自行设计,经文献查阅以及预试验等反复修改后定稿。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8份(回收率99%),其中有效问卷181份(有效率91.41%)。有效问卷中男生74人,占41.0%;女生107人,占59.0%。有效问卷中大学一年级98人(其中女生71人、男生27人),大学二年级54人(其中女生32人、男生22人),大学三年级24人(其中女生2人、男生22人),大学四年级5人(其中女生2人、男生3人)。
1.2.2 统计分析方法
调查问卷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将数据制作成图表进行比对分析。运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采用χ2检验方法进行分析[3-4]。
1.3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涵盖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年级与专业等)、大学生对零食质量的认知态度、零食消费水平、零食的摄入量、零食摄入习惯(包括频率、种类及时间)、大学生对零食的喜欢程度及选择零食时考虑的因素等方面。
2 结果
2.1 调查的基本情况
2.1.1 大学生对于零食的喜欢程度
调查了大学生对零食的喜爱程度,结果见表1和图1。
由图1和表1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对零食的喜爱程度一般,经常吃零食的学生占比24.86%,不喜欢吃零食的仅4.42%。可见,大学生通过长期学习,能够认识到零食、休闲食品多为不健康食品,尽量少吃。由表1看出,男生、女生对零食的认可度都不高,经过χ2检验,男女生之间对零食的倾向性具有显著差异。
2.1.2 大学生购买零食频率行为分析
大学生虽然普遍认识到零食不利于身体健康。但由图2看出零食购买频率还是非常高的,经常购买(一周5次以上)和偶尔(一周3次)购买总共占比92%。说明大学生零食消费率较高,从不购买零食者寥寥无几。
2.1.3 大学生喜欢的零食种类情况分析
从图3可以看出大学生最喜欢膨化食品,其次是干果类零食,大学生对糖果及糕点类零食的喜欢度普遍不高,这说明大学生能够意识到零食的危害,但是不能真正了解零食的加工工艺,因此无法合理选择零食。膨化食品饱腹感强,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剂,易导致营养不良。此外多数膨化食品是高脂肪含量的零食,如果过多摄入,容易出现肥胖等症状。
2.1.4 大学生选择零食时考虑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考虑最多的是口感,占比38.6%;其次是价格,占比33.1%;排第三位的是营养,占比26.5%,说明学生主要讲究吃美食,不太注重营养。
2.1.5 大学生平均每周在零食上的消费情况
调查发现,大学生每周用于零食的消费集中于50元以下,占比77.35%,每周75元以上的仅有11.60%,可以看出當今大学生零食消费比较理性,能够较合理控制零食消费。
2.1.6 大学生对零食质量问题的认知情况
有效问卷所涉及的181人中,有149人(占82%)认为有安全认证的零食才有保障,有3人(占1%)认为即使没有安全认证也可以吃,有29人(占17%)认为零食的安全认证与否无所谓。
2.2 大学生零食消费存在问题分析
2.2.1 膨化食品摄入量偏高,破坏营养均衡
对于零食的摄入中,膨化食品是主力,人数占比59.67%。
2.2.2 糖类零食稍高,体内糖类过多,体内营养易失衡
大学生对于糖果类零食的选择比例和摄入比例仍占12%,说明平时糖摄入量不低,体内糖分过多易造成营养失衡,还容易形成脂肪堆积。
2.2.3 营养理念有待进一步提高
大学生在选择零食时所考虑的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应当是“营养”,但是实际上,这一要素所占比重不太高,仅占26.5%,,而“口感”“价格”远高于营养价值,这直接说明大学生对于零食是否具有营养价值的关注程度不高,反倒注重其“色、香、味”和价格,“好吃才是王道,营养并不重要”,似乎是当代大学生的零食选择标准,有些零食会因为其价格高而令人望而却步。
尽管大多数人非常重视零食的食品安全,但仍有少部分人对此有消极或无所谓的态度,这充分反映了目前零食市场在食品安全方面仍然存在隐患和不足之处。
3 策略分析
3.1 选择优质原材料,提升零食制作工艺,开发养生类零食
商家应多开发一些具有营养价值且有益于人体消化吸收的零食来减弱或替代以膨化食品为主的功能性零食,比如坚果系列,可根据人们的喜好和口感来设计零食的味道,以获得消费群体的青睐。
3.2 培养学生树立食品安全理念
鉴于低糖的膳食标准,可适当控制零食中的糖类含量,而且要在符合《食品安全法》的前提下适当添加甜味剂,以此达到“甜”的效果。
3.3 开发营养丰富、健康的多功能性零食
将富含多种营养物质且种植面积广的作物开发为零食,丰富消费者对于零食的选择范围;补充营养;且性价比高。例如,可将山药开发成山药棒,并配有各种口味的蘸料(酸、甜、略苦、辣、咸与复合口味等),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蘸料。
3.4 加强零食市场监管,杜绝不合格零食进入市场
相关部门加强对于零食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能将分辨食品安全的责任推给消费者。加大对零食的抽检力度,防止不合格零食流入市场。强化监督检查,对学校周边、旅游景区附近及小吃经营店等场所,加强监管,对经营设施条件、从业人员健康、进货原料及食品相关合格证等进行重点检验,确保零食市场的安全稳定。
3.5 广泛开展营养学知识教育,提高营养与保健知识素养
针对当前大学生普遍缺乏营养学知识的现象,积极开展营养健康等相关知识培训,或者让在校大学生选修相关课程,学习营养知识,提高营养认识,树立健康合理的饮食理念,改变不合理零食选择习惯,合理搭配饮食与零食,改变观念,为自己制定合理健康的零食食谱。
4 结语
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社会的主力军,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选择正确的饮食方式至关重要,关乎一代中国人是否能够拥有健康的体魄。目前大学生零食选择相对随意,对饮食健康的关注度较低,建议高校在分析大学生消费心理和习惯的基础上,增加对学生零食消费行为的积极引导,使其建立更健康更科学的膳食营养结构。
参考文献
[1]刘艳飞,刘树芳,王东利.河北省某高校大学生食用零食现状[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3(3):66-69.
[2]杜娟,孙丽萍,于海涛,等.高校大学生零食摄入的认知和行为状况调查[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6,37(2):114-116.
[3]武潔姝,蔡云清,刘长伟,等.南京市大学生零食消费现状调查[C].//中国营养学会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会员代表大会.2008.
[4]句连云,赵学芳,曹静.苏州市5所高校大学生零食消费现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7,33(10):930-932.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710455264);菏泽学院教改项目(编号:2018218);菏泽学院实验教改项目(编号:2018428);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菏泽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平台。
作者简介:惠钰涵(1997—),女,山东临沂人,专科。研究方向:农产品加工。
通信作者:王德信(1975—),男,山东聊城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植物基因功能、农产品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