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秋书院几重深

2020-09-10

中华瑰宝 2020年9期
关键词:士人书院理念

《礼记》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在中国古代,教育始终是统治阶层与士人关注的重点。在此背景下,中国形成了成熟、规范的官学与私学教育体系。自唐以降,书院作为新兴的文化教育组织而出现,它介于官学和私学之间,受到上至皇帝、官员,下及家族、士人、商贾等多种社会力量的共同作用。在教学模式上,它继承和发扬了先秦私学争鸣、汉儒精舍研经、魏晋竹林玄谈、隋唐寺院禅修等形式,围绕儒家文化展开文化积累、创造、更新、传播等活动。

一方面,书院作为教学机构,为国家培养、输送博学笃行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它是士人讲学辩论、研论经典的学术场所,不断推动儒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与此同时,作为文化媒介,书院还发挥着藏书、刻书等功能,并将以儒家伦理思想为核心的社会价值理念辐射、渗透、传播到社会各阶层,从而起到移风易俗、改善民风、社会教化的作用。

书院历唐、五代、宋、元、明、清数朝,存续千余年之久,遍及全国城乡,数量最多至数千所。其以独具特色的文化理念、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在中国文化史与教育史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传入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当地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及至清末,光绪帝的一纸诏令,使书院教育从制度层面上消亡,但其作为一种精神内核依然延续并影响到当今的教育体制。特别是求学与明德的并重、亦师亦友关系的秉持、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培养、师长点拨和自主学习的结合等理念,都对今日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有所裨益。

如今,传统书院的保护与重建、存续于当代高校中的书院理念、以书院命名的文化教育機构等,都是书院在现代社会的一种复兴,而如何才能正确地认识书院,把握好书院制度中的精粹,承继它在文化积累、学术研讨、教学模式上的卓绝精神,始终是一个重要而值得探讨的问题。这需要我们对书院的历史、形制、功能和价值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这也正是本选题呈现的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士人书院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关于书院认识的误区
用心处事
文献视域中的中国古代“行乐”观念及园林行乐生活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
清代河北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
《续夷坚志》对《夷坚志》在内容上的继承
地域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