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阎连科小说英雄原型研究

2020-09-10丁绪铖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四书替罪羊阎连科

[摘  要:在《四书》中,阎连科塑造了以“耶稣”为原型的“孩子”的英雄形象。除了人物原型外,这部作品还有一个主题原型:“替罪羊”原型。人物和主题原型也进一步反映阎连科的“英雄观”。

关键词:阎连科;《四书》;英雄;原型;“替罪羊”]

原型批评家弗莱认为一个原型就是“一个象征,常在文学中出现,可认为一个人文学经验组成部分”,文学批评中使用的主要是原型人物、结构、主题等。而人物和主题原型更为常见。人物原型主要指古代神话人物和英雄。主题原型中使用最广泛的模式是“英雄原型”。按照古尔灵的分法,“英雄原型”又可细分为三种:①英雄冒险/追寻主题;②英雄成长主题;③英雄受难/赎罪主题,即“替罪羊”原型。

阎连科《四书》中主要英雄人物有《圣经》中人物的影子,《四书》中“孩子”以耶稣为原型。主题则和原型批评中“英雄原型”模式非常相似,都涉及“英雄献身/赎罪”这一原型主题。本文拟从《四书》的英雄人物原型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发掘出其背后的“英雄受难/赎罪”主题原型,进而探讨阎连科的“英雄观”。

一、人物原型:耶稣

《四书》中,阎连科虚构出一个发生在“育新区”的故事。其中主要人物“孩子”的原型就是耶穌。但“孩子”并非单纯意义上的正面“神谕”的形象或者负面的“魔怪”的形象,而是难以定位的“类比”的形象。

首先,“孩子”与耶稣一样,是有信仰的,且这种信仰具有实质约束作用。

其次,“孩子”与耶稣死亡方式相同。《四书》中“孩子”的死法是这样:“孩子像耶稣一样把自己钉在铺满红花的十字架。”根据《圣经》的内容,耶稣也是被“钉在十字架上”死去的。

最后,两者都承担着“罪行”被绑上十字架。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是由于人类犯下“罪行”,需要赎罪,“孩子”是深感自己“有罪”,自愿走上十字架。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完全等同。阎连科对“原型”进行了“移位”。主要有四点:①“孩子”的身份是“独裁者”,而耶稣的身份是“传道士”。②“孩子”通过暴力的手段迫使众人屈服,耶稣用信仰和学说感染众人。③“孩子”经历一系列“大事件”后信仰崩塌,而耶稣始终对自己所信仰的神坚信不疑。④“孩子”死后无法复生,而耶稣死后仍可复活。

二、主题原型:“替罪羊”原型

“英雄要成为‘替罪羊,必须为世人赎罪和国土富庶而牺牲。”这是古尔灵对这个主题原型的具体解释,但实际分析作品时,难以操作。故勒内·吉拉尔对“替罪羊”原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在《替罪羊》一书中提出“替罪羊机制”,可以概括为四种范式:一是社会文化危机描写,普遍的混乱;二是作为“嫌疑者”被集体施行暴力,成为集体的“替罪羊”;三是受难者身上的特殊标记,如异教徒、异乡人、弃儿等;四是将受害者处死的暴力场面。

《四书》运用了这四种范式。首先,这部作品有对社会文化危机的描写。《四书》的时代背景是五六十年代。

其次,《四书》中知识分子具有“异乡人”标记。“孩子”作为一名“异乡人”,他的宿命感和漂泊感更加强烈。他不同于知识分子,他们的自由是可预期的,回到家乡“异乡人”标记可以摘除,“孩子”却要永远待在育新区,故而他最终走向“十字架”也可算是一种解脱。

接着,这部作品还体现了第三种范式。查尔斯·蒂利对“集体暴力”进行了分类。他将其分为七种类型:暴力仪式、协同破坏、机会主义、争吵、个人攻击、分散攻击、破裂的谈判。这三部作品的“集体暴力”在破裂谈判中较为突出。在《四书》中,破裂的谈判也随处可见。“孩子”在众知识分子面前要求“宗教”放弃他的信仰,要求“学者”按照他的要求大炼钢铁,倘若成功,能直接获得自由,也得到否定的回复。

三、阎连科的“英雄观”

阎连科认为在现实中人无法有尊严的活着,他只能在作品中表现自己的庄严,英雄恰恰是他追求“庄严”的一个抓手。英雄身上具备他想表达的一切东西,有着他想解答的一切问题。

在《四书》的写作过程中,他树立起自己的“英雄观”:英雄能摆脱命运的束缚,不惜以牺牲为代价,拯救人类、给全人类带来自由。故而让“孩子”成为“牺牲的英雄”。他在三部作品中塑造的英雄,涵盖了英雄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隐含了英雄成长的原型结构。这种结构是按照弗莱的“四季循环”论而来。弗莱认为每一个英雄必然要经过这样的四季循环,“春季预示着英雄的诞生,充满活力;夏季带来英雄的成长与胜利;秋季让英雄受难和死亡,充满悲剧,冬季写英雄死后的凄惨,讽刺与荒诞。”。但他终究要面对现实。在现实中,他的“英雄观”只是空想,永远无法实现。他对自己的“英雄观”也并非完全自信,反而有所迟疑,他知道英雄有局限性,并不能完全实践自己的“英雄观”。

二是他的“英雄观”受文学与政治的影响。他认为文学要大于政治,这才是作家面对现实所创作的“大世界。”他的想法也落实到小说创作中。他的小说宣扬文学所倡导的“人性”或人道主义价值观,文学的“政治性”则大大削弱。但有时他用力过猛,人物完全架空于现实之上,庄严的英雄也具有荒诞与滑稽的色彩。这可看作解构,也可看作他发现自己的“英雄观”与现实有着巨大的鸿沟。现实中对政治和权力的恐惧,无形转移到英雄身上。这也是阎连科面对政治的复杂态度。

四、结语

借助于原型批评,从人物原型角度,把“孩子”定义为“类比”的形象。从主题原型角度,将《四书》定义为“替罪羊”原型。这对研究阎连科小说中英雄原型有一定帮助。而阎连科的“英雄观”无法实现也已成为现实。他笔下的英雄更多的是符合“逻辑的真实”,是可能的,但不是“真实的逻辑”,即可信的。这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如果处理不好,作品的意义会被消解,其价值也会降低。如果阎连科想要突破自己,创建属于自己的“英雄”体系,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27.

[2][美]古尔灵,姚锦清等译.文学批评方法手册[M].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223-224.

[3]阎连科.四书[M].麦田出版社,2011:367-368.

[4][美]古尔灵,姚锦清等译.文学批评方法手册[M].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223.

[5]阎连科.四书[M].麦田出版社,2011:367-368.

[6][加]弗莱,陈慧等译.批评的解剖[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200-300.

作者简介

丁绪铖,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四书替罪羊阎连科
“替罪羊”原本是神圣的
苹果很甜,内心很暖
苹果很甜,内心很暖
当代人如何读“四书”
阎连科:如果生活中没人需要你,那是最可怕的事情
陈澔对《礼记》的诠释特色
先秦儒家经典中关于“诚”的论述
《聊斋志异》与“四书”
“替罪羊”小考
替罪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