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创新体系探析

2020-09-10郝亮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创新体系课程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当代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教育课程较为匮乏,对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了解太少,自身安全保护意识较差。导致大学校园安全事件频发。近年来,大多数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陆续重视安全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并进行安全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创新体系]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内容无法及时适应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他方面的变化,导致大学生安全教育和社会现实严重脱轨,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较差。依照当前这个现状,可以看出,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缺少创新的根源在于现有的教育课程内容不适应新时代的情形。

1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19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北京主持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确保教育系统和谐安全稳定。要时刻把师生安全放在第一位,从源头上、根本上维护學校安全稳定,切实把校园建成阳光、安全的地方。”国家历来重视校园安全,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校园安全的管理规定,分别从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安全教育等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定和指示,要求学生树立国家安全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在2008年颁布了《上海市大学生安全教育大纲》,2010年又编订了《上海市大学生安全教育读本》,明确了高校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途径,提供了理论学习资料;2016年实施了《上海市大学生安全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根据计划内容,上海教育委员会组织开展了上海市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为大学生普及安全知识开辟了新的路径。

2提升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创新探析

2.1整合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资源

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涉及面较广,多学科相互交叉,单一专业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复杂多变的安全教育的传授要求。为了应对这样的局面,高校职能部门就得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优势,整合安全教育师资力量,建立安全教育团队。如安保、交通、消防安全等。保卫处的工作人员可通过开展有关专题知识讲座、校园安全宣导、安全教育公众号等方法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日常行为安全方面,教师可下发通知或开班级例会来疏导给学生。实际操作方面,由实验课程带教老师进行讲解和示范。

2.2根据各个阶段学生制定相应课程内容

安排安全教育课程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年级、专业、心理特点等等,来制定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安全教育课程内容。新生刚入学时,对校园和大学生活既生疏又充满好奇,在心理尚不能坦然地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环境。因此,安全教育课程应当以安全实践教学为主,配合安全教育常识的理论知识,培养并提高新生的安全保护意识。随着年龄和生活经历的增长,大学生在大二、大三的时候心理上基本成熟,能够理智地对待问题。这个阶段的安全教育主要以安全理论为主,并参与相关理念的实践活动。大四学生即将毕业走向社会,心理上已经成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一阶段的安全教育主要以社会安全、就业防骗、人身侵害、金融诈骗等安全内容为主。

2.3运用科学方法提升大学生的安全意识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当前社会新媒体的出现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信息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大学生安全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大面积普及,微信、微博等自媒体App软件的开发和使用,改变了大学生的出行、学习和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将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内容与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结合,开发适合大学校园的安全教育平台和安全教育设备。通过微信、微博等自媒体App软件建立官方微信群、公众号,发布安全理论知识、教学视频和安全提醒等内容。

2.4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技能

根据调查得出,校园内大多数学生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总是觉得意外和安全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没有提升自身安全技能的意识。这种情况下,必须要让学生们自己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通过相关典型案例使学生们直观自主感受,进而提高安全意识,从源头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在学生们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后,就可以针对安全技能方面进行培训,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日常活动,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增强自身安全技能,进而帮助学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一直都备受社会各界的极度关注。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对高校而言相当重要,建立科学、系统、有序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可以使高校更好地进行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汤继承.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2]谢兴华.高校安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20-21.

[3]张腾明,周燕琴.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老区建设,2010(14):44-45.

[4]李敏,刘格,郭萌萌.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加强安全教育的对策[J].商,2015(04):284.

[5]王付英,刘涛.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1(17):217-218.

[6]杨得志.高校安全教育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

郝亮(1980.01—),男,汉族,工学硕士,山东青州人,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指导工作。

猜你喜欢

创新体系课程
构建“双有绘本共读课程”的实践探索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博雅育英 缤纷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趋势研究
“十三五”时期,烟草企业创新体系建设探究
新疆兵团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创新优势学科平台 完善科研评价体系
高校教学方法创新体系的建构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