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1

2020-09-10袁润枝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诗题山寺诗句

袁润枝

教学目标:

1.综合运用识字方法认识“宿、寺”等12个生字,会写“危、敢”等8个字,能联系生活,结合插图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诵读古诗展开想象,初步了解诗意,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3.通过多种方式诵读古诗,背诵并尝试运用古诗。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诗句,揭示诗题

1.关联已学古诗,回顾学习方法。

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出示中国地图)

在第四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去了新疆盛产水果的“葡萄沟”,又去安徽欣赏了怪石嶙峋的“黄山奇石”,也看到了宝岛台湾的“日月潭”,随着王之涣走进山西登上鹳雀楼,同李白一起到江西的庐山看瀑布。回忆一下咱们是用什么方法学习古诗的?

(读懂古诗方法:朗读古诗,想象画面,观察课文插图等。)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七单元,随着诗人走进湖北登高楼,走进内蒙古草原赏美景,一首是李白的《夜宿山寺》,另一首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敕勒歌》。(板书课题)

(1)《夜宿山寺》。

①板书诗题,引导识字。

组词识字:“宿”,住宿,宿舍。形近字识字:“寺”与“诗”区分。

了解诗人:出示李白图片,介绍诗人。

②理解诗题,再次朗读。

时间:夜。地点:山寺。事件:宿。

(2)《敕勒歌》。

①揭示诗题。

敕勒是一个族名,敕勒川是他们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入云的阴山脚下。《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

②图片引入。

出示草原图片,师介绍:看,这就是美丽的敕勒川,美丽的草原风光令人向往!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个字概括了我们看到的景象。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另一首古诗——《敕勒歌》。

(设计意图:本环节回顾迁移以往学习古诗的方法,进而帮助学生建构学习古诗的路径。从诗题入手,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为理解古诗做铺垫。)

二、自主识字,读好古诗

1.自读古诗。

要求:自由读古诗,不认识的字用笔圈出来,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解决。

2.指名读古诗。

要求:先读古诗,再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认识了哪些字。

识字指导:

字音:

摘zhāi    恐惊kǒng jīng

笼lǒng    敕勒chì lè

见xiàn    穹庐qióng lú

字形:

加减偏旁识字:京——惊;以——似;龙——笼;户——庐;辰——晨。

组词识字:恐怕、惊奇、盖房子、鸟笼等。

3.同桌互读评价。

评价内容:字音准确,诗句停顿合适。

出示两首诗的节奏划分。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进而理解内容。)

三、展开想象,读懂诗意

学习《夜宿山寺》

活动一:朗读诗句,想象画面。

1.读中发现。

(1)自由读诗句,找一找哪个字能体现这首诗的意思。

“危楼高百尺”中的“高”形象地描绘了寺庙的高耸入云。(板书:高)

(2)再读诗句,大家从哪句诗看出山寺很高?学生找出相对应的诗句。

重点感悟:“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①随文识字。

“危”:(出示“危”的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是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危”的本义是“高”。

② 从哪些词语看出楼很高?

“高百尺”:一米是三尺,百尺高大概是10层楼的高度,这得多高啊!

关联诗句《望庐山瀑布》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赠汪伦》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秋浦歌》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你们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手法吗?这里的“百尺”是虚指,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楼很高。

“摘星辰”:伸手即可摘到星星,间接说明这座寺的高度。

想象画面:站在危楼之上,抬头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板书:高百尺、摘星辰)

2.指导朗读。诗人站在山顶寺庙的高楼上远眺时是怎样的心情?想象自己也站在那里,读一读诗句。

活动二:想象情境,诵读诗句。

1.观察图片,展开想象。

(1)(出示课文插图)引发想象:李白站在山顶寺庙的高楼上远跳时是怎样的感觉?猜猜望着天上的星星,李白产生了什么样的想法?

(2)重点感悟:“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此时,诗人应该是很高兴的,那他为什么不敢大声说话呢?

理解“恐惊”。

①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②那大家猜猜这两个字与什么有关。

③这么高的楼,李白担心惊动天上的神仙。这更加突显了楼很高。(板书:不敢、恐惊)

(3)指导诵读。

①自由读。快来读一读,带着小心翼翼恐怕惊动天上神仙的心情读一读。

②指名读。怎样朗读这两句诗才能表达此时李白的心情呢?自己试着读一读。

2.想象情境,反復诵读。

(1)情境中朗读。

自由读,想象你站在山寺的高楼上望着周围的星星,读出自己的感受。

(2)想象中诵读。

同桌读,闭上眼睛,想象“手可摘星辰”的情景,互读互赏互评。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从而感悟李白夸张的写作手法。)

学习《敕勒歌》

活动一:自读诗句,想象画面。

1.自由读诗句,边读边找找诗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板书:天苍苍、野茫茫、牛羊)

2. 小组讨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根据诗句想象的草原美景。

要求:(1)先读诗句再说想象到的画面;(2)每人最多展示两句诗。

活动二:展开想象,读懂诗境。

展开想象,说说你从诗句中读到了哪些画面。

1.重点感悟:“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1)用了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穹庐是什么呢?它是蒙古包上的大屋顶。

(2)想象走进蒙古包向上看,你会有怎样的感觉?

“笼盖” 什么意思?观察这两个字的字形,有什么发现?谁能有办法记住这两个字呢?

(3)反复诵读,读出大草原的广阔、壮美。

2.(出示课文图片)诗中哪句描写了图中的内容?

师引读:同学们看,这就是敕勒川,放眼望去,你看到了什么?生接读: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师引读:这里的天空,这里的草地,由上及下你看到了什么?生接读:天苍苍,野茫茫。

师引读:一个“苍” 字写出了天空的颜色,一个“茫”字写出了草原无边无际的样子。两个字叠加在一起,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让人想象出草原的美景。

全班读:天苍苍,野茫茫。

师引导:除了蓝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草原,这里还有什么?

3.重点感悟“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千古名句。

(1)“见”和“现”读音相同,意思相同,表示出现的意思。

(2)风把草吹弯了才能看见牛羊,在一高一低,一静一动这个动态情景中你看到了怎样的草?怎样的牛羊?

(3)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碧绿的牧草是那么茁壮。一阵风儿吹来,草儿被吹得弯下了腰,你会看到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呢?

4.诵读诗句。

(1)边读边想象画面,这幅美景中哪些景物是静止的?哪些又是活动的?

(2)看着插图诵读诗句,读出草原的广阔与美好。

(3)听着音乐朗读诗句,读出诗的韵味。

(设计意图:本环节借助草原图片、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等策略品读诗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在诗句的情境中诵读诗句,进而理解诗意,提高学生对古诗的品鉴能力。)

四、实践活动,用好古诗

活动一:尝试背诵。

1.填一填,完成古诗填空。

2.比一比,看着图片背诵古诗。

3.试一试,闭上眼睛,边想象画面边诵读古诗。

活动二:运用实践。

1.老师这里有两首乐曲,一首安静舒缓,一首奔放激昂。同学们来听一听,把這两首曲子与这两首诗搭配在一起。(播放音频)

2.当你登上中央电视塔仰望天空时,不禁想起(           )。

暑假里,你和爸爸妈妈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原,立刻会想起(        )。

五、书写指导

1.师范写,生临写,评价修改。

(1)整体观察结构。

(2)观察重点笔画及占格的位置。

重点指导:野、敢、危。

2.生临写。师生评价。生再写。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诗题山寺诗句
六一来了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在山顶
在办公室打电话有多危险
夜宿山寺
品味诗歌情感四密码
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与唐代史鉴思想
小学古诗词教学“三步法”
大林寺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