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绩效分析
2020-09-10吴立红马丽丹
吴立红 马丽丹
摘 要:针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不足,黑河学院试依托地方人文资源中的可教育性资源,积极进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改革,建立起独具特色的思政课实践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实施前后的学生学习绩效显著提高。
关键词:实践教学;绩效研究
实践教学环节是高校思政课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重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学生考核“重结果,轻过程”,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成为高校道德教育的薄弱环节,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发挥。黑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自2009年10成立以来,大胆尝试依托地方人文资源中的可教育性资源,积极进行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改革,建立起独具特色的思政课实践课程体系,走出了一条边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路。本文依据2015年前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学生成绩报告单等教学档案材料,结合新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后学生的4a网络平台作业、社会实践纸质作业和学生参观汇报等资料,对黑河学院思政课实践课程体系实施前后的学生学习绩效进行比较研究。
一、学习绩效及思政课实践课程体系构建
探讨学习绩效的概念首先应该明确绩效的内涵。《牛津现代高级英汉词典》对绩效的原词“Performance”的释义是“执行、履行、表现、成绩”,目前对绩效的界定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绩效是学习结果;第二,绩效是学习行为过程;第三,绩效是学习结果与过程的统一体。第一种绩效观和第二种绩效观都不够全面。绩效的第三种观点综合了结果与过程,将个人的潜力和素质纳入了评价的范畴,它强调:绩效不仅仅是关注结果,也注重过程;不仅仅是关注知识的掌握,也注重整体素质的提升;不再仅仅只是“追溯过去”和“评估历史”的工具,而更在于注重未来的发展。针对教学评价中普遍存在的重结果轻过程倾向,基于对学习绩效强调的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的认识,黑河学院思政课从2009年10月开始,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逐步构建起相对完整实践课程体系。
第一,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把实践课课时分配作为一个改革切入点。在2014~2019级级教学大纲中,思政五门课程中逐步增加了实践课学时。具体如下:具体调整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4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中国近现代史綱要》36学时,实践教学8学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4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08学时,实践教学32学时;《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36学时,实践教学8学时;在保持288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实践教学总学时增加到88学时、占总学时的30.5%。
第二,改革学生的成绩结构及评定方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考核评价存在着评价理念落后、评价主体一元、评价方法单一、评价标准模糊等局限性。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学生考核评价系统意义重大。为此,黑河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革了学生的成绩结构及评定方式。由原来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两部分改革为现在的平时成绩(30分,其中包括学习态度10%和自主学习10%)、期末成绩(50分)、实践课成绩(20分其中包括4次实践教学活动考核)三部分;期末成绩的评定由原来单一的闭卷考试改革为现在的闭卷考试、总结性开卷考试、研究型考试三种方式进行。
第三,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及学习方法。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探索传统的讲授法、讨论法与读书指导法(提供阅读书目)、参观法(校外实践教学)、陶冶法(校内多媒体实践教学)、探究法(研究型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的教学手段相结合,建立了教学和管理为一体的“黑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的网站”。实现了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教师论坛(主题已超过700个)、师生论坛(会员已超过8900人)等多种教学手段开展思想课的教学活动;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在传统的课堂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学习方式的改革。学习方式由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教学三方面构成。教学方法手段及学习方法改革为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黑河学院思政实践课程体系实施前后的学生学习绩效比较
(一)黑河学院思政实践课程体系实施前后的学生学习绩效过程比较研究
1.学习态度由消极被动转变为积极主动
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前,学生学习态度消极,学习行为被动。一些学生认为思政课不认真学,认为只要平时出勤混30分,到期末时临时突击一下赚得30分,期末考试就60分万岁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抬头率不高。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后,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形式、教学考核等方面建立了长效机制。构建依托地方人文资源、具有可操作性强、贴近学生实际、增强实践教学效果的高校思政实践课程体系,学生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改变,由过去的消极被动转变为积极主动。对思政课课程感兴趣程度、对思政课课学习的关注程度、对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明显提高。
2.能力培养实现了由单一到多元
思政课课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前,教学方法基本上教师还基本停留在“教师、教材、黑板、粉笔”的状态,学生往往是只带一双耳朵,一支笔。教学中灌输得多,启发得少,老师讲得多;课堂以教师为主,学生主体地位体现不足;方法上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问题引领和启发性不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高。
思政课课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后,运用案例式、启发式教学,用问题拨动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用问题去质疑、考问熟知,超越熟知达到真知,使学生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以问入境,用问题把学生带入学习状态。当学生处于无兴趣、无激情、无思想火花、无实践动力的学习状态时,再重要的内容也不会走进学生心里。最好的方法就是用问题去激活它,即用问题拨动学生的心弦、震撼学生的心灵;用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的想像,用问题鼓舞学生的斗志、激励学生的行动,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教学效果逐渐由“知行脱节”达到“知行合一”
思政课课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在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过程中,过分强调理论认知,而忽视学生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培养。只注重国家基地的间接理论讲解,轻视本地实践教学基地直观的体验感受。
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后,黑河学院依托地方人文资源不断地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挖掘地方人文资源中可教育性资源。目前,已经建立了具有地方人文资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包括瑷珲历史陈列馆、黑龙江知青博物馆、黑河新生鄂伦春民族乡、孙吴胜山要塞、旅俄华侨纪念馆、影视基地、大黑河岛中俄国际贸易城等,这些实践教学基地具有黑河地方人文资源的特色,可对思政实践课程体系的研究提供现实基础。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把课堂理论教学活动中获得的理论知识,内化為学生自己的人生体验,从而实现“知”“行”“信”的统一。比如,通过依托瑷珲历史陈列馆、胜山要塞日本侵华罪证陈列馆、侵华日军军人会馆开展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依托黑河规划馆对大学生进行改革开放理论教育;通过依托黑河好八连开展对大学生进行现代国防教育;通过依托鄂伦春民族乡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等,对学生进行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都发挥了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调查显示,学生时代感,责任意识认同感,实践能力参与意识都得到增强。学会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方法,促进理论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与创新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收集材料,综合概括的写作能力,锻炼了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
(二)思政课课程体系实施前后的学生学习绩效结果比较
思政课实践课程体系实施前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定程度上没能体现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思政实践课程体系实施后,思政课的考试在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之外,加入实践考核,使最后成绩更能真实反映学 生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课内实践包括课堂讨论、模拟教学、阅读研究、影视欣赏等。课外实践有:参观访问、社会调研、社会服务、网络调研等。实践考核要把学生的课堂参与 状态和社会参与状态都纳入到考核的范围,拓展实践考核的空间。在考核构成中,实践成绩 20%,平时成绩 20%,自主学习10%,期末成绩50%;能够体现思政课的教学特点,既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又考查学生在融会贯通基础上提出问题、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综合素质,学生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没有采取实践教学的情况下,思政课仅靠期末考试和出勤的成绩评定,平均及格率大致在75%——80%,而且很大一批学生是靠期末考试之前的临时突击死记硬背;而采取了实践教学后,把实践教学的成绩加到总成绩后,学生的综合成绩及格率可以达到90%以上。思政课实践课程体系实施后学生学习绩效结果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总之,通过黑河学院思政课课程体系实施前后的学生学习绩效比较研究可见,改革思政实践课教学,建构思政实践课程体系,是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只有建立思政课实践课程体系,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形式、教学考核等方面统一起来,达成共识,才会产生保障机制和长效机制。构建依托地方人文资源、具有可操作性强、贴近学生实际、增强实践教学效果的高校思政实践课程体系,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作者简介:
吴立红,女,汉族,1964年8月出生,黑龙江黑河人,黑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马丽丹,女,汉族,1985年11月出生,黑龙江黑河人,黑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逻辑学研究。
★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拓展及其教学案例研究》(SJGSY2017008)黑河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拓展研究与实践(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