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评价指标体系探索

2020-09-10杨婧

北方经贸 2020年8期
关键词:实验区吉林省指标体系

杨婧

摘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一项地方性综合示范试点工作,通过促进制度规范改革、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从而推动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带动其他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判断实验区发展的程度,重点就是要对其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量,因此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运而生,其是对实验区可持续发展情况评价的核心部分。本文以吉林省为例,进行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综合评价指标构建的探索,构建了由3个一级子系统,9个二级子系统和33个指标组合而成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发展、社会水平和自然资源发展情况三个角度对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描述,以期能对吉林省实验区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精准和深度衡量,最终促进吉林省获得健康、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水平;实验区;吉林省;指标体系;协调度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20)08-0001-03

一、引言

可持续发展区于1986年提出,是由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等政府部门合力推进的一项地方性综合示范试点工作。判断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的程度和好坏,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对于实验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就是对其可持续发展情况评价的核心部分。吉林省是我国的第一个生态省试点,从建设以来就不断大力推动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建设,在发挥实验区带头作用和辐射作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探索出了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目前有国家级实验区四個,省级实验区一个。鉴于此,本文根据吉林省可持续发展情况,借鉴目前其他较为成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探索性地构建了一套实验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吉林省的实验区进行综合评价,具有研究价值。

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和指标内容

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要积极贯彻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低碳发展,促进实验区的人口、环境、资源和社会等因素共同发展。因此实验区的综合评价指标构建要遵循如下指导思想:第一,要坚持实现以加快经济发展为目的的实验区建设的中心思想;第二,以居民为核心,保障社会稳定性;第三,保障生态环境的内部协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四,落实创新驱动战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的综合评价指标内容主要包括:第一,主观评价指标的中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客观评价指标能够全面地体现出实验区内的物的投入情况;第二,指标设计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政策和发展模式有所区别;第三,注重数量和质量特征,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实验区的真实发展质量;第四,同时具有覆盖性和概括性,选取的指标要高度凝练其所描述的部分特点完整地反映实验区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各个具体的部分。

三、设计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第一,客观性。综合评价的指标应该能够反映出实验区社会和经济等的真实发展水平。具体来说,指标应该能反映出在社会中人、社会、环境、经济等各种要素的关系和协调状况,同时也要以人为本,体现出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第二,全面性。评价指标应该整体体现出实验区的发展水平,而不能片面地只反映某一方面。综合评价指标是由各个小的具体的指标组合而成,体系中各个指标要逻辑分明,层次清晰,指标之间相互独立却又彼此关联,这是一个整体性工程,因此在选择指标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仔细筛选各指标,避免重复性,最终使得整个指标体系具有全面性,能覆盖实验区的所有发展现状。

第三,系统性。实验区属于一个小型的“社会”,其有一套自己的独立体系,而对于这类的系统,在观测时要遵循系统性的原则。因此在设计评价指标时就要求指标要和实验区的体系能够有较高的契合度,指标内部的各子系统也是要有机关联,通过指标体系中的各部分最后的数据结论,也能够反映出实验区中的各子系统的实际关系。

第四,可操作性。在设计实验区综合评价指标的过程中,要参考我国现有的社会发展情况和各指标体系的建设情况,确保实验区的评价指标符合大环境的实际情况。具体来说,评价指标要遵循科学性,能够客观反映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性质、特点,实验区中各子系统的发展关系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发展规律,指标的数据要便于获取,在我国现有的资料和指标体系中比较完整,可以以较低的经济成本获得;指标之间要便于对比,方便评价人员观测;指标便于操作,具有灵活性。

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人和自然各自的要素和两者的协调关系构成了整个社会关系,因此人们将社会分成两个大的系统:人和自然,继而又衍生出了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子系统。因此,遵循社会的系统分类,本文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系统分成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3个大的子系统。

(一)评价指标分类系统说明

1.经济子系统。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支撑,经济的波动会导致社会发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使投入到社会各方面发展的资金更加充沛,使人们的生活质量、消费水平等得到直接提高,从而使社会各方面都能获得长足的发展。由此可见,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但是在经济发展中我们不能仅仅关注经济发展的数字,更要注意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经济子系统又可以划分为三个具体描述方面:经济规模、经济效益和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的指标选取上,现今仍然是以衡量生产水平为主,以GDP水平为衡量基础,其虽然具有片面性,但是仍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指标。在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时候,不单单要从数字上衡量,其获得的综合效益和社会经济结构也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主要由国民经济增长等指标构成。

2.社会子系统。传统的衡量社会发展的做法通常是仅仅依靠经济增长指标,这种做法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共同作用,没有反映出资源和环境的重要性,也无法体现社会发展。衡量社会发展的指标可以从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稳定程度以及社会中的科技资源等方面来描述。可持续发展一定要促进社会整体水平的发展,否则就不能叫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所属的社会子系统中,其分别从人口质量、生活水平、社会稳定和科技资源四个方面反映了实验区的可持续战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环境与资源系统。此系统中的各具体指标取决于实验区所在地区的地域特点和生态环境等自然因素,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波动的指标,其变化和人类的生产活动、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情况、对环境的保护力度等息息相关。人与环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环境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让人们的基本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生产所需投入也有了物质基础,人们的经济和社会等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等也是由自然环境进行最终的吸收和净化。生态环境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包括矿物、水、土地等,其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求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和开采会使其受到不可逆的伤害,而自然资源的破坏是会长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的。人类要想有长久的生存和发展,就要控制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使人类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对于实验区所在地区,要想使经济和社会发展符合环境承载力,对于已被破坏的环境,要大力进行修复工作,对于未被开发和开采的环境资源,要积极地加以保护。环境与资源指标能够体现出该实验区内的人类活动对周围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周围环境对于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有什么正面或负面影响,以及人们在保护资源与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

(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指标描述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发展差异较大。因此在评价不同地区实验区可持续发展水平上,要因地制宜,对评价的侧重点和具体指标设计方面也要有所区别。吉林省实验区占地面积为55 688平方公里,约占吉林省总国土面积的29%。省内的实验区的空间分布较不均匀,分布在吉林省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暂时还没有建设,建设实验区的地点主要也以地级市为主,如长春市、吉林市等。因此本文根据吉林省区域可持续发展现状以及其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依照客观性、系统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得到了吉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综合评价客观指标体系。

其综合评价主观指标从居民个人生活情况、对社会满意度、对自然环境感受和个人精神和价值层面感受几个方面来选取:一是婚姻和家庭幸福感;二是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感受;三是个人职业满意度;四是精神文化生活体验感;五是人际交往感受:六是对社会文明和稳定性感受;七是对个人在社会中地位和权益分配满意度;八是对周围自然环境的满意度;九是个人对自身和社会价值观念;十是个人生活愿望。

(三)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指标观测与统计方法

对于客观评价指标的数据的获取可以从国家或吉林省统计部门官方网站或各年份统计年鉴中直接获得,因为其指标选取就是来源于国家或地区已有的指标体系。对于少量的不能够直接查找的数据,可以通过对其他现有的数据计算得出。一些较为重要的指标数据,需要专门通过相关部门组织进行抽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从而进一步进行统计。

对于主观评价指标的计算和统计可以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进行,根据里克特5级量表,设置程度由小到大的五个选项,在确保问卷有效性的前提下,对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群发放问卷。主观评价指标的计算和统计要遵循社会学的研究规则,从问卷设计、发放、回收、计算等方面都应严格遵照规范进行,可以对专人进行相关领域和学科的短期培训,提高问卷调研效果和最后的统计准确度。

五、研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本文以吉林省为例,进行了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综合评价指标构建的探索,构建了由3个一级子系统,9个二级子系统和33个指标组合而成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发展、社会水平和自然资源发展情况三个角度对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描述,以期能对吉林省实验区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精准和深度衡量。该指标体系不仅能够反映现今实验区发展动态,同时能够通过进一步计算的数据反映出促进和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和环节,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在今后的决策制定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有利于其制定符合地区特色、适应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从实验区综合评价指标的功能性意义来看,其可以客观、全面、精准的描述吉林省实验区以及其所在市縣的社会发展现状,明确其发展特点,便于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从指标体系中研究得出的结论有助于对吉林省地区发展水平进行深层次的评价,可以通过其水平的评价,分析该实验区和所在市县的发展优势和不足,进一步了解限制该地区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指标体系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具有引导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吉林省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便于政府部门对吉林省未来发展制定进一步的决策,从而带领吉林省走出一条符合地域发展特色、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从实验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的社会意义来看,对吉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综合评价指标的研究,有助于对省内不同地区实验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横向的比对,加强不同地区间的信息交流和传播,增强各实验区对外界变化的敏感度;指标体系的建立便于更直观地看出实验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从而更好地对实验区进行科学的监督管理,有效促进实验区的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有助于将吉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进一步建设为本省乃至国家层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示范基地,真正实现健康、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的指标计算等内容将在今后的研究中探讨。

参考文献:

[1] 李春丽,郭 聃,赵青吉.吉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布局研究[J].科技视界,2016(11):26-27+45.

[2] 车晓翠,郭 聃,李春丽.吉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科技视界,2016(4):85-86+141.

[3] 姚 娜,宋 敏,刘学敏.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科技计划实施现状及成效[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1):158-161.

[4] 于 翔.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能力评估及示范效应实证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5.

[5] 胡 翔,刘海燕,甘启宁,农思林.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4,21(6):13-17+28.

[6] 曹立新,李遂亮,任素琴,姚新胜,赵 宇.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980-6982.

[7] 陆学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发展历程回顾与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3):1-2.

[8] 李清义.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责任编辑:金永红]

猜你喜欢

实验区吉林省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奔跑的小浪花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反腐
长春:五大实验区建设引领农业跨越发展
2016年国家文创实验区规上文化产业收入近2000亿元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公布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名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