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学习习惯对小学生数学成绩提升的作用分析

2020-09-10李勇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数学成绩小学数学

李勇

【摘要】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要取得突出的成绩,需要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而要养成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还需要在日常学习中下功夫。我在教学中从数学题中划重点,手、口、脑结合运用,自主检查数学作业,制定自主学习计划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提升。

【关键词】数学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 数学成绩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成绩差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智力发展缓慢,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看错题目、计算失误等现象时常发生。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避免小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马虎的坏习惯,锻炼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养成学生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数学题中划重点

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发现小学生在解题的时候,有时连题目还未看清,便开始写计算步骤,其结果可想而知,必然是错误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养成认真读题的好习惯,这样才可避免学生在数学题的解答中出现错误。为了让小学生能够养成这一学习习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划出数学题中的重点,划重点可以提醒学生数学题目的条件信息,使学生按照题目所给的条件解题。

比如,我在教授学生学习《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时,其中便涉及一些鸡兔同笼的同类问题。“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龟、鹤各有几只?”在这一题目中,需要学生划出的重点内容即是“40只”“112条”这两个条件,其中还有2个隐性条件需要学生考虑在内,即“每只龟有4条腿,每只鹤有2条腿。”于是,在解决这一数学问题的时候,我让学生将题目中的数字勾画出来,将隐性的条件写在题目旁边。这样便可提醒学生在解决这类数学问题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这些条件信息。之后,学生列出了正确的算式“40×2=80,112-80=32,32÷2=16,40-16=24”,所以龟有16只,鹤有24只。在今后学生做数学题的时候,我也会要求学生将数学题中的重点信息,用符号标注出重点来,这样可以通过观察学生标注的重点,减轻学生的错误率,提高学生的成绩。

二、手、口、脑结合运用

小学生在做数学题的时候,看到一个数学问题,不经大脑的思考,便写出了解题的步骤,这时,很有可能就因为学生的粗心,做错了数学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手口脑结合运用,解决数学问题。即是让学生在解题时,将题目中的信息读出来,通过阅读题目信息,使学生由口到脑对题目进行分析,这样便可降低学生解题的错误率。

比如,在学生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节数学课时,就需要让学生将手、口、脑相结合解决计算问题。有的学生在算加法的时候,将“+”号看成“-”号,还有的学生相反,这就使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出现了许多错误。而在计算题中,让学生读出算式,则可有效避免学生的理解错误,使学生改掉粗心的坏习惯。因此在这节课上,我让学生在做计算题的时候,将计算题中的算式读出来,并列出计算竖式,通过调动学生的手、口、脑三个部分,使学生将题目计算准确。如“24+9”这个算式,需要学生读出“二十四加九”,并在计算本上写下该算式的竖式,之后计算出正确的结果“33”。再讲妙算:24+9=24+(10-1)=24+10-1=33。不仅让学生学会动脑,而且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这样的形式,我们帮助学生逐渐在学习中改掉了粗心的陋习,使学生形成了认真读题、认真做题的好习惯,学生在数学上的计算错误也越来越少了。所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手、口、脑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可以认真对待数学问题,减少学生因粗心造成的错误,这样就可使学生在数学测试时,获得理想的成绩。

三、自主检查数学作业

一些小学生在做完一道数学题后,没有养成检查的习惯,有的题目计算步骤是正确的,但是结果却是错误的。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就会失掉不必丢失的分数。因此,在数学学習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检查数学作业的习惯,让学生自己在做完数学题的时候将计算计算结果带入题目中进行验证,以此帮助学生提升数学的解题能力与解题效率。

比如,在《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课,就需要让学生在做完数学题之后,进行检查,以免出现错误。其中,一道数学题目是“马路一边栽了25棵梧桐树,如果每两棵梧桐树中间栽一棵银杏树,一共要栽多少棵银杏树?”许多学生在看到题目之后,便列出算式:(25-1)÷2=12(棵)。在这道题目中,算式就列错了,如果学生不进行检查,根本无法发现其中的错误。但是若我们将结果带入到题目中,便能发现,将12棵银杏树间插在梧桐树中间,只能插满12个空位,但是25棵梧桐树中间有24个空位。学生如果在纸上画出草图,便很快能够理解这一题目的意思。因此,这一数学问题,学生是错误的。但是,若学生在检验数学问题的时候,发现题目的错误,便能够及时改正,提高数学问题的正确率。所以说,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反复强调检验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自主检查数学题目的好习惯,让学生在计算完成后,自己再对数学问题进行检验,在检验的过程中,减少错误率。当学生形成这一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之后,学生在今后做题时,便可降低错误,逐渐提升数学成绩。

四、制定自主学习计划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制定自主学习计划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于学习数学没有什么规划。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往往教师教了什么数学知识,学生便学习什么数学知识。这种学习方式,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制定短期的自主学习计划,根据数学学习的内容,制定一周或一个月的学习规划,这样更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渐使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提升。

比如,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下册的数学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小学四年级下册的数学知识制定自主学习计划,提前预习数学课程,并将自己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出来,在教师授课的时候提出,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我在教授学生的时候,便在学期开始的时候,让学生将数学学科中的几个单元做出学习规划。以第一个单元为例,这一单元是“四则运算”,设计到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知识,学生决定用3天的时间学习“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用4天的时间学习“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用2天时间学习“括号”这部分知识。于是,便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数学课程的相应内容进行预习,在预习的时候,将自己不理解的问题,以及做错的问题摘抄下来,等我在上课讲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进行重点学习,有的问题经过我的讲解,学生便清楚明了地认识到了数学学习的错误,有的问题学生还是一知半解。于是,进一步提出他们的疑问。我便针对学生经常做错的问题进行解答,这样一来,学生便可在这一过程中,解决数学学习中的问题,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知识,逐渐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学生制定自主学习计划,不仅使学生养成了自主学习数学的好习惯,还使学生能够在数学课上提出更具针对性的问题,节约课程的学习时间,由此,使学生的数学成绩得以提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制定自主学习计划的方式,培养学生形成数学学习习惯以提高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王艳玲.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表现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2]周珊珊.小学低年级口算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3]杜秀花,张炼.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调查——以江苏省靖江市某小学中年级为例[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7,(05) :65.

猜你喜欢

数学成绩小学数学
如何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
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帮助学困生提高数学成绩的几点做法
高中数学实验教学案例分析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