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市金牛区预防接种家长课堂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09-10毛晓洁何勤英皮仕敏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0年4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正确率疫苗

毛晓洁,何勤英,皮仕敏,胡 榕

·论著·

成都市金牛区预防接种家长课堂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毛晓洁1,何勤英2,皮仕敏1,胡 榕1

1.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都,610000;2四川省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都,610000。

分析成都市金牛区预防接种家长课堂的培训效果及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开展儿童免疫规划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2019年9月在金牛区23家预防接种门诊首次建卡儿童的家长进行预防接种家长课堂培训,通过545份问卷调查,分析培训前后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改变情况及影响因素。通过开展家长课堂,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正确率由58.6%提高到84.1%;态度正确率由80.1%提高到85.3%;行为正确率由82.2%提高到9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职业、与孩子关系、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地域、在成都居住时间均会对培训效果造成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越高,培训效果越好。预防接种家长课堂能有效提高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正确率,值得推广。

预防接种;家长课堂;实施效果

健康教育是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1]。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手段,提高人群对预防接种的认识,是保证免疫规划工作开展的重要措施[2]。家长课堂是目前除互联网以外,最经济有效的宣传手段[3]。为了解家长课堂的培训效果及影响因素,本研究以2019年9月在金牛区全区预防接种门诊首次建预防接种卡儿童的家长为对象,进行家长课堂培训,并对培训的效果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9年9月在成都市金牛区全区预防接种门诊首次建预防接种卡儿童的家长。

1.2 方法

23家预防接种门诊在家长第一次带儿童建卡接种疫苗时通过口头告知的方式预约家长课堂听课时间。家长课堂培训课件由金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模板,核心内容包括为什么要接种疫苗、疫苗的分类、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接种疫苗的流程、接种反应及处理等。培训讲师由金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培训并试讲合格后方可授课,每次授课时间约30 min。培训前统一向家长发放《预防接种“家长课堂”培训前调查问卷》。培训后,向儿童家长发放《预防接种“家长课堂”培训效果调查问卷》。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在培训前后均为相同的21个问题。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由培训医生收回后交金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 Data 3.1建立数据库,对问卷进行双录入核对,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019年9月在辖区23家预防接种门诊首次建卡的儿童有673人,参加“家长课堂”的家长共545人,培训率为81.0%。培训前发放问卷540份,回收540份,其中有效问卷533份,有效回收率为98.7%;培训后发放问卷545份,回收问卷545份,其中有效问卷533份,有效回收率为97.8%。

2.2 培训前后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

培训前后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总正确率分别为58.6%和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15个预防接种相关知识问题培训前后正确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前后预防接种态度总正确率分别为80.1%和8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1)。除问题18外,其余问题的正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前后预防接种行为总正确率分别为82.2%和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00)。见表1。

表1 金牛区“家长课堂”培训前后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正确率比较

2.3 家长课堂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2.3.1 影响家长课堂培训效果的单因素分析

经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在接受家长课堂培训后的家长中,除是否为独生子女家长和户口属性外,性别、年龄、职业、与孩子关系、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地域、在成都居住时间均会对培训效果造成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2 影响家长课堂培训效果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21个问题分别赋值1分,除去唯一正确选项外,其他选项均计0分,将所有分值相加得到总分,总分满分为21分。调查结果显示培训后最低得分4分,最高得分21分。经正态性检验,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得分的频数分布呈偏态分布,中位数得分19分。以≤中位数得分为分界点分为高得分和低得分两组。以得分为因变量,性别、年龄、职业、与孩子关系、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地域、在成都居住时间为自变量,当检验水平为0.05时,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越高,培训效果越好。见表3。

表2 金牛区“家长课堂”培训效果影响因素

注:a趋势性检验

2.4 预防接种知识获取情况

2.4.1 实际获取的情况

对533名儿童家长调查结果显示获取最多的途径主要集中在医生、网络和宣传海报/传单/黑板报等阅读类材料,所占比例依次为85.4%、51.8%、41.1%;相对较少的主要集中在广播、短信、电视等视频类,所占比例依次为7.5%、9.6%、25.0%。调查显示,49.7%的家长认为自己对预防接种知识一般了解,38.6%的家长认为知之甚少,7.7%完全不了解,4.5%的家长认为足够了解。75%的家长希望了解预防接种知识、21.4%的家长十分渴求、6.6%的家长可以被动接受、0.6%的家长完全没有意愿了解。

表3 金牛区“家长课堂”培训效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

2.4.2 希望获取的情况

对533名家长关心的预防接种信息调查结果显示,家长最关心的信息依次为疫苗的安全性、疫苗的有效性、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不同疫苗的选择、是否收费,所占比例依次为93.2%、82.9%、74.7%、72.8%、63.0%、47.1%。533名家长就获取预防接种知识的途径根据自身喜好进行选择,结果显示家长课堂、新媒体(如微博、微信等)、宣传折页最受欢迎,所占比例依次为70.4%、65.9%、57.4%。

2.5 课堂反馈

69.0%的家长对家长课堂的内容非常满意,29.8%比较满意,0.8%非常不满意,0.4%不满意。55.0%的家长认为家长课堂完全解答其对于预防接种的疑问,40.7%的家长认为解答大部分,4.1%的家长认为解答小部分,0.2%的家长认为完全没解答。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促进国家免疫规划工作有效实施,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4]。既往的健康教育仅仅停留在宣传栏、海报、发宣传资料等,健康教育深入度不够,群众接受程度不高,并没有较大程度地改变家长对免疫规划的认知[5]。家长课堂采用集中授课的形式讲解国家免疫规划政策、疫苗的分类、接种疫苗前后的注意事项等内容,医生与儿童家长面对面进行交流,解答家长心中的疑惑,让儿童家长了解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免疫规划健康教育形式。

调查结果显示,金牛区家长课堂覆盖率达到80%以上,高于成都市全市的平均覆盖率(60%)[3]。培训前,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正确率较低,这可能与参加“家长课堂”的都是新建卡儿童的家长,大部分家长在做爸爸、妈妈前很少接受预防接种知识的相关宣传教育有关,说明常规的预防接种宣传教育对象不够全面[6]。通过开展家长课堂,家长的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正确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这与钱建香[5]、曾祥越[6]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开展家长课堂,培训效果高于之前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但培训后问题1、3、4和18正确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提示今后家长课堂授课中要加强对这4个重要知识的讲解。

从影响因素来看,性别、年龄、与孩子关系均会对培训效果造成影响。培训后女性家长的知识态度行为的正确率高于男性,提示女性家长参与“家长课堂”的效果更好,这与李蕾[3]的研究结果一致。父母的知识态度行为正确率高于其他监护人,这可能与父母的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高于其他监护人有关,因此建议“家长课堂”尽量由父母来参加,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收入、职业均会对培训效果造成影响。文化程度越高,相对的家庭经济收入也高,这部分家长的健康意识较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越强,培训效果越好。在不同的职业分类中,医务工作者的培训效果最好,与医务工作者具有医学基础知识,对预防接种的重视程度和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高于其他职业人群有关;其次公务员、事业单位家长的培训效果较好,这部分人群一般接受过高等教育,文化程度较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好。不同户籍儿童的家长培训后知识态度行为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曾祥越[6]、曾臻[7]、潘春柳[8]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居住地越靠近城市,在成都居住时间越长,家长的培训效果越好,分析原因,可能与成都作为省会城市,免疫规划知识的宣传方式更多样化,宣传效果更好,家长对预防接种的重视程度更高有关。在对培训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发现在单因素分析中的年龄、职业、收入、居住地域等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在多因素分析中却无意义,仅文化程度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意义,结合实际情况,不同年龄、职业、收入、居住地域人群的文化程度分布不同,即文化程度可能与其它因素存在相关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年龄、职业、居住地域等是健康教育时要忽视的因素,而恰恰因为这些因素相对于文化程度的易观测性而更应该成为健康教育“因材施教”的参考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家长最关心的预防接种信息为疫苗的安全性。近年来频繁出现的“疫苗事件”造成信任危机,因此应借助家长课堂对家长进行正面引导,让家长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了充分认识,从而杜绝因儿童家长的忧虑和怀疑而影响到疫苗接种质量[9]。调查发现,85.4%的家长是从医生处获得相关信息,大多数家长是被动接受健康教育,这与易可华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大宣传力度,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采取不同途径、不同方式的信息传播。

综上所述,预防接种家长课堂能有效提高家长的预防接种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正确率,也是家长最喜好的宣传方式,但培训后的知识正确率和态度正确率均低于90%,提示宣传效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方面,预防接种门诊应重视预防接种家长课堂健康教育的落实时效性,加强师资培训,让课堂内容更加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引起家长的兴趣,满足不同文化层次家长的需求。另一方面,一次“家长课堂”的培训效果可能还不够,今后可以将家长课堂录制为教学视屏,做成光碟或通过新媒体(如微博、微信、APP等)进行经常化、多样化的宣传。建议将“家长课堂”的干预对象扩大到准爸爸、准妈妈,并作为常态化的健康教育工作,同时在日常接种工作中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不断强化相关知识,增强免疫规划行为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有效改善医患关系,降低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的目的。

[1] 迮文远. 计划免疫学[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206.

[2] 王陇德. 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72.

[3] 李蕾, 黄蓉娜, 杨汝沛, 等. 成都市预防接种家长课堂效果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8, 34(9):1218-1222.

[4] 陈伟, 李永成. 不同人群中开展免疫规划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 中国健康教育, 2012, 28 (2):149.

[5] 钱建香, 沈关宏, 高萍. 社区妈妈课堂在免疫规划实施中的作用[J]. 浙江预防医学, 2014, 26(10):1072- 1073.

[6] 曾祥越, 何国宽, 李海, 等. 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干预效果评价[J]. 医学动物防制, 2017, 33(10): 1039-1042.

[7] 曾臻, 靳玉惠. 合肥市0~6岁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4, 28(8):82-84.

[8] 潘春柳, 温建, 李静, 等. 贵阳市云岩区疫苗接种“妈妈课堂”实施效果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 2015, 31(9): 1129-1132.

[9] 初利敏. 浅释免疫规划健康教育实施方式[J]. 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29):143-144.

[10] 易可华, 胡斌. 上海市奉贤区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4, 9(3):192-193.

The Analysis of Effectivenes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Vaccination Class for Parents in Jinniu District of Chengdu

Mao Xiaojie, He Qinying, Pi Shimin, Hu Rong.

To analyze the effect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vaccination parents’ classroom training in Jinniu District of Chengdu City, 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better health education of children’s immunization program.Totally 545 parents visiting 23 vaccination clinics for the first immunization schedule registration of their infants were recruited for a training program on vaccination parents’ class, and were surveyed with a questionnaire on vaccination related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in September, 2019.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parents’ classroom, the correct rate of vaccination related knowledge was increased from 58.6% to 84.1%; the correct rate of attitude was increased from 80.1% to 85.3%; the correct rate of behavior was increased from 82.2% to 96.6%;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0.01). The results of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gender, age, occupation, relationship with children, education level, family per capita monthly income, living area and living time in Chengdu all affected the training effec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0.05); the results of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 the training effect was culture, and the higher the education level, the better the training effect.Parents’ clas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rrect rate of parents’ knowledge, attitude and behavior , and it is worth promoting.

Vaccination; Parents’ class; Implementation effect

10.16117/j.cnki.31-1974/r.202004016

毛晓洁(1988—),女,本科,主管医师,主要从事免疫规划管理工作,2548457703@qq.com。

2020-05-26。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正确率疫苗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妈妈班”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抢购疫苗暴露全球不平等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Vaccination
防患于未然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