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道德情感,引导实践体验
——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浅谈

2020-09-10广东省东莞市南城阳光第六小学梁惠兴

少先队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法治道德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阳光第六小学 梁惠兴

小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学生接受怎样的教育,就会在意识里建构起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成为怎样的人。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品德,发展学生的道德和法治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具备新时代社会主义国家所必备的道德品质。教学内容大多来自于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生活性是该课程的重要特征。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品德源于生活,良好品德应在社会生活中去践行和实现。基于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自主探究,明辨道德是非,自主建构起解决道德和法治问题的策略,发展学生道德和法治核心素养,让学生真正成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一定法制观念的社会的人。

一、紧扣核心,落实“生活化”目标

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目标需要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教学目标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本指向,影响着教师与学生的教学行为,只有确立生活化这一核心教学目标,道德与法治课程才能落地有声,直指标的。《道德与法治》教材编者是站在面向全国不同地区儿童发展的角度编写教材的,具有统一性、广泛性特点。而在实际教学中,确立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对整册教材、各个章节和单元的内容进行全面梳理、通盘考虑,从广度和深度进行纵横比较,深入挖掘《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所包含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内涵,纵横捭阖、前后勾连,客观分析教材内容和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注意结合学生的学情和道德认知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有的放矢,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例如学习《我们的校园》时,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展开实地观察,讨论我们校园的特点,让学生认识美丽校园,了解校风校训等内容;对校园文明、校园秩序展开具体讨论,树立基本的校园制度意识,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情结。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到校园中展开多重观察活动,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观察反馈单上,课后组织学生对记录的信息展开集体讨论、分析和总结,以形成直观性的学习成效。经过实践研究,得出结论:校园之美不仅仅体现在校容校貌、花草树木等的校园设施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校园文明有礼、自觉自律的精神面貌上。活动激活了课堂教学,教学还原了校园生活,学生对校园进行了较为细致、深入的再观察,再发现,同时也对校园文明展开了一定的实践探究。这一学习成果的呈现正是基于了学生的道德核心素养发展,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

实践证明,从学生的生活认知出发,对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精细化设计,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才真正有效、有料。

二、架设桥梁,创设“生活化”情境

道德与法治课程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学习是为了应用。从教学目的来看,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地道德与法治观念,树立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用一双朴实却勤劳的双手,一厘米一厘米地去践行,去改变,去沿着那一盏盏亮起的灯铺就一条明亮的路,去营造教育的春天……”因而,用生活场景检测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行为,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教学实践,更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应丰富教学手段,在课堂中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践行道德和法治的能力。这样的教学情境是社会场景的真实再现,是社会生活的还原呈现,是生活化的真实体验,对学生而言是社会能力的检测和锻炼,既检查了学生道德认知程度,又使学生在模拟的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检测和教育,使其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实现知行统一。

例如教学《诚实花儿开》,教师先出示如下的图,让学生填写卡片。

学生填完后,教师肯定学生的学习行为。接着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境:你们有没有想要进行诚实约定的人?选择一个人,这个人可以是爸爸、妈妈或是好朋友,来写下你们的约定吧!此举目的在于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放松心态,在被真实还原的情境中畅所欲言,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

在学生充分交流之后,再次创设情境,两名同学为表演模拟对象,向对方诉说“约定”。这种表演是基于生活实际的,基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的。在表演和观看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明白诚实是如金子般的美好品质,诚实地对待约定的人和事,有利于架起亲情、友情之桥,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美好关系的建立。

因此,当学生在活动情境中获得一定的道德情感体验,并用正确地道德认知指导自己的实践,做到以知导行,以情促行,知行合一。

三、角色体验,激发“生活化”的情感

《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的显著之处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他们运用道德认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给他们口头上的、书面上的道德理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道德行为的形成要从内而外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通过角色换位达到动情入情之目的。教师应激发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情感。教学中,除了创设情境,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比、思辨、体验等方式,让学生对道德现象进行甄别、思辨、体悟等,使其置身道德现象之中,明是非、辨善恶、晓黑白、懂好恶,引发感情的共鸣,获得情感的升华,树立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学习《懂礼貌、人人夸》这一内容时,虽然学生从小就接受文明礼貌的教育,但是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不礼貌的现象却很多,如说话不文明、不知道尊重别人、对别人态度傲慢等,如果靠单纯的说教,教学效果显然低下。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三种场景的漫画,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就是漫画中的主人公,遇到这些情况你会怎么对待?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感受。学生在对比中认识到,生活中遇到不礼貌的人或自己不被尊重时,心里不好受、觉得有被歧视的落差感;在受到尊重、被人以礼相待时内心有满足感和愉悦感。

通过上述活动,学生获得了情感的体验,懂得了以礼待人、文明与人交往的相处原则,也引发了学生对自己以往不好行为的反思,促发了学生的自我内省。

《道德与法治》课就是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帮助”不是代替,不是一种强制命令,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这样才能内化成学生内在的心理品质。那种脱离了生活单纯的说教,只会让学生记住不少道德知识,但做起来还是无动于衷或茫然不知所措,只有激发起内心、动其心扉的情感才是有效的教育。

四、丰富形式,拓展“生活化”活动

教育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儿童对社会、自然充满好奇,活动是他们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在《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应多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在亲身实践中生成道德与法治意识,在实际生活中探究道德与法治知识。在新课改中,综合实践活动已经被定为最基本的教学活动之一,而开设这个基本的教学活动的初衷便是为了实现生活化教育。因此,教师应抓住这一教育时机,以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探究道德与法治知识,在实践中优化他们的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使其自觉成长为有良好道德和法治素养的社会好公民。

《我的老师》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认知极为贴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展示活动,对老师发出由衷的赞美。有学生利用拍照形式展示教师工作的辛苦,并通过对照片展开细致解读,表达对老师的问候;也有学生搜集一些精美名言,为老师制作电子贺卡,表达对老师的敬仰之情;还有学生通过歌曲,唱出自己对老师敬重的心声……活动中,学生自己拍照、整理资料、查找歌曲、编排舞蹈、书写贺卡等。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学生获得的是由衷的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崇敬之意。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歌颂,这是最为开放、自主而又人性化的教学活动设计。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认知特点,对相同学习内容,自然也会生发不同的感悟。特别是表达方式的选择,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权,学生具体操作的主动性大大提升,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活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亲身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道德认知、懂得尊师敬师,用不同的形式呈现对老师的敬爱之情,道德行为也得到了印证和升华。

总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生活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帮助学生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中,找到那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个人创造力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道路。生活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源泉,教师要基于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发展,将生活源头活水引入教学,让《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理论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课堂小天地变成生活大舞台,从而彰显道德与法治的魅力,成为学生润泽生命、建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最好途径。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