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

2020-09-09余兴莲

基础教育(教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教学

余兴莲

摘要:了解初、高中教材中要求学生应该掌握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的差异,这样才能在高中起始年级的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逐步引导学生了解知识经络,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初高中;教学;衔接

升学的考分严重束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偏废了学生的智力开发、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学生也被迫把大量的宝贵时间浪费到死记硬背和应付测验考试中去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交际能力和自学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训练和培养,给学生继续学习、持续发展埋下了颗定时炸弹。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学校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都以其所教班级的考试成绩作为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原因之一就在于这样的评价体系最易操作,简单明了;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本上就不敢完全放开手脚,这样一来,要想能为高中学习打好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还是很遥远的。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往往会出现主要一种现象:很多学生在高一上学期就抱怨自己在初中考试成绩往往是130多甚至140多分,可到了高中总在及格线上下徘徊。除了学生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和学习压力等方面的变化以外,与初中的应试教学和高中英语教师有没有做好初高中衔接工作有很大关系。本文尝试从初中英语学习状况入手,分析初高中生英语学习心理实情,探讨在初高中英语起步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知识技能方面查漏补缺、夯实根基,同时开展学法指导,培养学能,以此将初高中英语学习更紧密联系起来,避免脱节,从而让学生更顺利地从初中学习过渡到高中学习。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体验颇有感触。感觉要为学生高中英语学习打好基础,做好学生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很多高中英语教师在高一上学期都发现学生考试成绩和中考英语成绩差距很大,出入往往达到三十分左右,教师们百思不得其解。与此同时,学生本人也非常困惑,于是发出“高中英语太难”的感叹,进而影响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分析,认为出现这种状况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在由初中进入高中以后,对于英语学习的心态和方法没能及时过渡转换而形成的。这些问题的存在除了教学安排、教师方面的原因外,最大的原因在于学生学习热情减退、学习动力下降。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不够明确;另一方面因为缺乏充实的教学内容,缺乏适当的教学引导。作为高中英语教师,有必要分析了解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并由此制定出具有实践意义的初高中衔接教学计划。应该初高中教师齐携手,共努力。

一、初高中生英语学习现状对比

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历程会出现以下无奈场面:初一,“万水千山总是情”;初二,“月朦胧雾朦胧”;初三,“考分论英雄”。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初一的老师们由于远离中考的硝烟,对学生充满着人文的关爱,极尽呵护之能事,把耐心和对错误的容忍度发挥到了最大限度。学生也在这种祥和的氛围中感谢天感谢地,在趣味与呵护中徜徉。进入二年级,中考的压力使得知识密度逐渐加大。在学生们梦还没全醒的时候,老师们已经从这个语言项目转入下一个了。由于语境知识的匮乏,学生们只能在死记硬背的支撑下,在与日俱增的句型对话中飘摇。而初三的同学就更惨烈悲壮。师生们早已习惯了在题海中折腾、煎熬,谁还有时间去隔靴搔痒,围魏救赵——培养文化意识与语用能力呢?

进入高中,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次大的飞跃。有的学生认为初三学习任务太重了,到了高一该歇一歇了,思想上有放松情绪;有的学生认为初三时学习任务那么繁重都挺过来了,到了高一,起始年级没什么了不起的,思想上有轻敌情绪;还有的学生则认为初中时由于英语基础不是十分牢固,到了高中不仅内容增加了,而且难度加大了,英语肯定是学不好的,思想上有畏难情绪。最可怕的是,学生自然而然地认为英语学习的目的就是参加考试,捷径就是题海战术,口语再好也没有考分管用,文化意识的培养简直是虚无缥缈,更是淡化。

二、初中应改变应试现状,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是《英语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但现在初中英语教学现状是:(1)单向传递的教学方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怕少讲、少写、少听、少抄。这种单一的传递方式,形成了课堂教学的沉默气氛,在这种教学气氛中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愉快和成功的感受,渐渐的学生丧失了学习的自信心。我们会经常听到教师这样讲:“这一题我昨天才讲过,今天又做错了,这是怎么搞的?”其实这是因为语言是听不会、抄不会的,学生成为了语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积极的语言使用者。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尽量创设交际环境,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来,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2)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单一的教学手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和成功的喜悦。这是任务型教学模式所倡导的教学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打破统一的教育教学标准,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和学生的个人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3)缺乏情景和交际的教学不利于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不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的养成。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答,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大多数学生面无表情,只是专心的听老师讲课,当教师提问时,很多学生双眼紧紧的盯着书来掩饰害怕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的心理状态。学生在单调、乏味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学习,心情沉闷,学习被动,没有主动想要学習的激情。没有交际情景的教学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学习的情感态度。《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大量研究证明:情景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产生交际的动机和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心智活动。英语交际活动离不开语言的情景。因此,创设交际情景,建立融洽、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交流渠道,营造轻松、和谐、开放的教学气氛是我们改革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能提供学生“听”的语言环境,《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

猜你喜欢

初高中衔接教学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