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下我国冰雪产业发展分析与对策研究
2020-09-09颜廷冰朱英伟徐涛
颜廷冰 朱英伟 徐涛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以及对冰雪产业政策的落实,尤其是成功申报冬奥会对我国的冰雪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前所未有的帮助。近年来,我国的滑雪场数量、滑雪人数都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冬季旅游中冰雪旅游已成为中国北方城市的重要旅游资源和核心支柱。但我国的冰雪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例如:滑雪场数量以及滑雪人数不足、我国滑雪场核心竞争力不足、冰雪文化普及不足、装备制造业创新力不够、冰雪赛事少及媒体传播不积极等一系列的问题。结合问题,总结外国发展经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冰雪产业 冬奥会 滑雪场 冰雪文化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7(b)-0233-04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ies on the ice and snow industry, especially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for the winter Olympic Games has played an unprecedented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ce and snow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both the number of ski resorts and the number of skiers in China have maintained a rapid growth. In winter tourism, snow and ice touris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urism resource and core pillar in northern cities of China.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ce and snow industry is also facing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number of ski resorts and the insufficient number of skiers, the lack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ski resorts, the lack of popularization of ice and snow culture, the lack of innovation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lack of ice and snow events and the lack of active media communication and so on. In light of the problems, we will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other countries and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path that suits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Key Words: Snow and ice industry; Winter Olympics; Ski resort; Snow and ice culture
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是冰雪产业的发源期。冰雪产业在阿尔卑斯山这块得天独厚的地区起步并逐渐扩散到欧美地区。亚洲最早是在二战前在日本开始的,并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顶峰,我国也是在1996年才开始迅速发展冰雪产业的[1]。
1 国内外冰雪产业发展
1.1 国外冰雪产业的发展
冰雪产业在欧美发起较早,发展完善,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产业体系。第一届冬奥会之后,欧美政府非常重视冰雪产业的发展,开始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发展冰雪产业。欧洲政府实行山区振兴计划,在各大山区建立滑雪场并且给予极大的政策扶持,将冰雪产业视为主导产业。瑞士作为冬季旅游的发源地,国内有拥有世界上最长、最具挑战力的雪道,许多滑雪坡道长达16km,高差2000m[2]。
日本在亚洲乃至东北亚地区冰雪开发是最早的,19世纪10年代引进滑雪运动与技术,政府出台相关文件,优先發展冰雪产业,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日本的滑雪场内基础设施建设很到位,有住宿、有餐厅,交通路线发达。冬奥会在日本举行过2次,世界上四大冰雪盛会之一的札幌冰雪节就在日本[3]。
1975年韩国开始建设滑雪场,韩国第一家滑雪场是位于太白山脉的龙平滑雪场,它是韩国最著名的滑雪胜地,平昌冬奥会的主要雪上项目比赛场地就在这里举行。
1.2 国内冰雪产业发展
由表1可以看出,我国冰雪产业相比较国外发展较晚,到现在不过20年左右的时间,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我国的冰雪产业发展情况较为复杂,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哈尔滨的冰资源开发较早,于1963年开始大规模制造冰灯。当时由于经济体制的制约,冰雪产业发展缓慢,滑雪场的建设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冰雪产业以1996年的亚冬会为契机,开始走向国际化[4]。
根据已有数据来看截止到2017年我国滑雪场数量比2016年增长15%左右,达到703座左右,但与世界冰雪大国相比还是存在着不小的距离,仍然不能满足公众的体育需求。据2018年发表的产业报告中显示到6月底,我国滑雪场数量达到738座,比去年6月的668家增加了70座,到2018年底数量变为742座。
自从2014年以后我国的冰雪竞技赛事逐渐增加,预计到2020年可能超过700亿元,到2025年预测超过1600亿元大大推动我国冰雪产业的发展。万达公司主要是进行冰雪旅游及冰雪赛事的投资,打造大型的滑雪场积极与有关体育媒体寻求合作,购买并转播与冰雪运动相关的比赛以及承办一些冰雪比赛,致力于打造冰雪赛事大IP、致力于将单板滑雪赛引向全世界,打造这种滑雪比赛的顶级赛事[5]。
2 我国冰雪产业面临的问题
2.1 滑雪者数量少,且大多数以体验为主
根据2016年发表的冰雪产业白皮书表示,在当年中国参与滑雪的人次为1510万,总参与人数1133万,可以看出人均滑雪的次数仅为1.33次。可以看出在我国真正参与滑雪,并且多次进行滑雪的人数并不多,而大多数人进入滑雪场只是简单的试玩一把,主要以体验为主,据有关资料显示,2016年我国的滑雪体验者比去年下降2个百分点。
2.2 雪场数量的少且专业化水平低
近年来我国的滑雪场数量持续上升,但是大部分都是规模小,缺乏核心竞争力。我国的大多数滑雪场主要以发展旅游业为主,设备简陋,基本上只配有初级的雪道,地理位置不好。2成左右为城郊学习型,这种滑雪场的特点是山势平稳,位置偏僻,一般位于郊区。只有少部分的滑雪场是度假休闲型,这种类型的滑雪场的特点是山脉规模大,基础设施齐全、初中高级雪道都有,并配有住宿休闲的场所。
2.3 冰雪运动与冰雪文化普及度不高
冰雪运动在欧美日等一些发展成熟的国家已经成为一个大众运动,普及性非常高,同时也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大众对于冰雪运动的关注度相当高就像我国乒乓球,排球的关注度差不多。而在中国,滑雪运动却是一个小众的运动,只有少数人会有学习这项运动的经历,并且在中国冰雪运动文化普及度不高,绝大多数人对于冰雪运动的认识不足。
2.4 我国冰雪装备制造举步维艰
我国的冰雪市场规模虽然逐年上升但是截止到2018年滑雪服以及器材也不过40.2亿元和22.1亿元,创造的盈利太小。一些滑雪爱好者对滑雪的装备要求很高,基本上都认可国际一线品牌,并且普遍认为中国品牌的知名度以及质量不行。滑雪场一些必要设施基本也都被国外品牌所占据,滑雪设备需要的冰刀的钢材基本都是国外进口,这是由于我国的冰雪事业才刚刚起步,相关的产业链还没有建立起来[6]。
2.5 冰雪后备人才储存不足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体育这门学科出于不重视的位置,再加上冰雪运动项目自身的制约性与危险系数使冰雪运动在东北的各种学校地位不高,因此培养出来的冰雪专业人才是少的可怜。
3 国外冰雪产业发展经验总结
3.1 国家政府的扶持力度大
在冰雪产业发展较为完善的国家,它们在发展冰雪产业的时候国家政府都会制定相关的发展政策及发展规划,并且高度关注冰雪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教育与推广情况。在法国的夏蒙尼冬奥会后,欧洲一些政府看到了发展机遇实行山区振兴计划,大批量的在一些优质的山体开发建设滑雪场。除此之外,在很多国家冰雪产业都被当作主导产业来发展,对于发展冰雪产业至关重视,在我国的邻国日本也相当重视冰雪产业,制定了优先发展冰雪产业的相关政策,并投入大量的财力。
3.2 冰雪产业管理体系完善
在一些滑雪业发达的国家地区存在着大量的滑雪协会以及滑雪俱乐部,同时还存在着很多的民间组织他们为其国家的冰雪产业发展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经常和有关政府寻求合作,共同为其冰雪产业及滑雪运动的发展发挥各自的作用。国外的滑雪俱乐部及协会参与到滑雪学校建設中来,促进滑雪后备人才的培养。还经常义务宣传滑雪项目,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滑雪运动中来。
3.3 科技手段广泛应用
一些冰雪资源开发或者起步较早的国家,冰雪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为了进一步加强滑雪爱好者的滑雪体验及雪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将高科技运用到滑雪场的设备及管理中。比如,国外的滑雪装备制造业较发达有完整制造产业链条,以及先进的制造工艺,制造出被国际认可的专业设备和造雪机器。
3.4 安全措施完善
在外国的滑雪场游客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国外对于滑雪场地的标准以及对滑雪专业教练的严格标准是保证滑雪场安全的有力保障。比如滑雪场的观测以及安全员随时与当地的气象局建立合作随时关注气象的变化,并且间隔一定的时间随时广播天气预报,提醒滑雪者时刻注意天气变化。在滑雪场地的各个主要地区及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不断有管理人员进行巡逻,并且设有醒目的安全标语。在欧美等一些国家的滑雪场对于滑雪教练的选拔非常严格,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滑雪教练培训体系。
4 冬奥会下我国冰雪产业发展策略
4.1 国家政策支持,刺激冰雪产业的发展
我国虽然人口基数大但是真正参加冰雪运动的人确实不足1%,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将大大增加我国的冰雪运动人数进而推动我国冰雪产业的发展为了保证我国冰雪产业的迅速与稳定发展,国家政府相继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在东北三省可以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符合国际标准的室外滑雪场、滑冰场,鼓励、支持与引导一些企业参与投资,增加宣传与游客体验,打响品牌效应。南方地区,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并根据相关条件招商引资大力建设具有特色的室内滑雪场、滑冰场,并与相关学校建立合作政策培养青少年儿童的冰雪运动兴趣。大力鼓励有关冰雪设备研究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政策,促进我国冰雪装备的创新,赶超国际品牌。
4.2 促进冰雪赛事的转播,促进冰雪文化的发展
激发各大媒体对于冰雪赛事的关注程度,催生新的传播媒体,增加冰雪运动的普及与推广。大量的滑雪爱好者可以在冰雪的专业媒体平台一起学习探讨,可以观看精彩的竞技比赛,同时也可以在平台中查看相关的冰雪设备及购买门票。相关电视频道增加冰雪运动宣传,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电视节目,激发群众的冰雪热情,刺激消费促进冰雪产业的发展。
4.3 促进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装备科研力度
冬奥会要想完美成功举办,需要大量的冰雪专业人才,无论是裁判,还是滑雪运动员、维修、管理、后勤、医疗等领域都需要大规模的专业人才,同时也需要大批量的冰雪设备。这对与我国的冰雪产业的发展起到的作用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我国的冰雪产业需要加大科研研发,抓住时机,正赶潮流。
4.4 结合中国国情创建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
各地根据具体实际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例如一些旅游目的地屡见不鲜的宰客现象,强制消费甚至危及人身安全,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设立冰雪产业管理部门监督部门完善管理体系,例如:建立专门投诉站处理冰雪产业的相关问题、设立专用意见箱听取民众意见、建立监督部门监管冰雪产业的发展等。
4.5 加强滑雪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安全管理
调查研究符合条件的滑雪场,集中优势完善滑雪场的基础设施,增加滑道数量,拓宽滑道宽度。建立相应的休闲场所,基于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增加滑雪教练、安全人员的专业素养,设立警示标语、电子屏幕、安全播报等措施,建立安全救护中心给予相应的安全救护。
5 结语
我国的冰雪产业虽然比欧美日韩等国家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我国冰雪产业发展迅速。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又为冰雪产业的发展加了一把火,再加上国外冰雪产业发展经验的借鉴,国家对于冰雪产业发布的相关政策可以预测我国的冰雪产业将成为未来几年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点。同时也需要我国的冰雪产业抓住机遇,利用这大好时机,不断加大科研与推广,争取以最快的速度与最稳健的步伐打造出一些国际冰雪运动品牌以及具有影响力的配套设施,争取在2025年达到冰雪产业总规模1万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露露,陈丹,高晓波.我国南方冰雪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9(4):95-99.
[2] 蔡峰,张建华,张健.我国大众冰雪运动热现象的冷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9(7):2-3.
[3] 陶尚武.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我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27):31-32.
[4] 杨越,骆秉全,金媛媛.我国居民冰雪运动消费困境与促进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9(7):20-22.
[5] 林超.冬奧会对我国运动休闲产业的影响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5):57-58.
[6] 世经未来.冰雪产业发展现状及金融需求分析[EB/OL].(2018-05-18).https://www.360kuai.com/pc/98f11dade7cfa48e3?cota=4&kuai_so=1&tj_url=so_rec&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7]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年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未来市场将朝六大方向不断发展[EB/OL].(2019-01-10).https://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459/190110-8b8f8928.html.
[8] 新华网.中国冰雪产业调查[EB/OL].(2019-03-27).http://www.xinhuanet.com/syzt/zgbxcydc/index.htm.
[9] 中国产业信息.国外冰雪产业经营模式经验借鉴[EB/OL].(2017-01-08).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701/488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