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耕细拓“六大基础”筑牢昆山粮安防线

2020-09-09

中国粮食经济 2020年7期
关键词:储粮优质粮食

2020年初春,一场没有硝烟的遭遇战不期而至。病毒,来势汹汹;疫情,险象环生;英雄,负重前行。在物价上涨、通胀预期和新冠病毒影响下,昆山粮食人主动出击,发挥一粮稳百价的作用,加强市场监测、组织加工储备原粮、粮油供应网络敞开供应、协调绿色运输通道,积极开展舆论宣传,为打赢抗击疫情阻击战筑牢“粮食基础”。

江苏省昆山市连续15年位居全国百强县首位,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牢记职责使命,坚持把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标准推进粮食主业的基础建设,筑牢夯实区域粮安防线。

一、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

(一)供给数量持续稳定。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为抓手,积极协调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水利等部门牢牢守住耕地“红线”、积极开展农田标准化建设、生态建设和水源建设,创建稻麦绿色生产基地,从源头提升粮食绿色发展水平。

(二)农户增收农业增效。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制定优粮补贴政策,打造乡村振兴为农增收“样板区”——3500亩南粳46二代原种种植基地,着力补齐昆山市优质粮源种植面积少、品种少、投入低等短板。2019年全市优质品种南粳46收购1.38万吨,是2018年的4.5倍,农户增收1391.32万元,尝到优质加价“甜头”后,农户种好粮意愿比较强烈。

(三)设施基础更加优化。全面改善粮食仓储基础设施和智能化水平,坚持新建仓库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分别投入1.5亿元和9100万元新建吴淞江储备库和张浦分库,标配氮气储粮和低温储粮技术。坚持促改革和增效能双发力,积极推动国有老旧库点库区整治和功能提升,出台奖励政策支持行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建设,目前全市70%的存储企业已通过安全标准化三级认证。

(四)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积极利用省级财政补贴、金融支持和政策优势。以省级吴淞江粮食产业园为抓手,大力发展市粮油购销公司及娄江粮食物流园批发市场优势,壮大龙头企业发展,成功打造产业价值链增值增效“先行者”——吴淞江粮食产业园益海嘉里40万吨优质面粉技改项目,粮食安全保障“主力军”——娄江物流园市粮食批发市场,获评全国粮油交易市场“10强”,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企业。

二、补短板促提升有效支撑行业发展

昆山粮食安全存在以下短板:

一是粮食自给率较低。近年昆山市口粮自给率不足20%,市民家庭存粮意愿下降,人均存粮仅能维持半个月左右,随着口粮需求刚性增长和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耕地轮作休耕面积扩大,口粮自给率将进一步降低,依靠本地粮源落实地方储备粮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是优质粮源供给不足。好粮食是种出来的,优质粮源是粮食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目前昆山市优质品种种植比例偏低,有待进一步出台政策和引导农户科学安排种植计划,引进优质品种、优化种植结构,增加种植收益。

三是储备结构有待优化。地方储备粮在考虑人均口粮的基础上,也应考量人口增长、天气、疾病等因素。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看,虽对昆山市粮油市场影响较小,但考虑人口增长、原粮加工及危机时限等因素,昆山市地方储备粮中成品储备及原粮储备结构有必要进一步优化。

四是科技创新有待加强。储粮科技创新是粮食安全保管、保持质量良好及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举措,但技术应用和改进的研究步伐还比较慢,科技成果产出较少,粮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尚未成型。

三、久久为功筑牢昆山粮食安全防线

(一)粮源基础——增产增效,推动优质粮食工程发展

1.确保产量供给。严格执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千方百计稳定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加强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农业机械等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培育粮食生产主体提高科技应用、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挖掘科技潜力,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

2.拓宽优质渠道。坚持提质增效,加速推动优质粮食工程建设。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引进南粳46二代原种,重点围绕“优质苏米”工程,通过食味苏米评选,参加苏米标准制定,融入“苏米”省域公用品牌,支持市购销公司重启大米加工厂,实现优质品种优质标准、优质品种优质加工、优质品种优质供给。

3.夯实生态根基。围绕“生态建设是现代产业化基础、产业发展反哺生态化”,推进3500亩南粳46二代原种种植基地建设,配套高标准农田、优质水源系统。在锦溪、张浦、正仪3个示范标准种植园区的基础上,加快水源更好、耕地质量更优的巴城基地选址工作。

4.提升品牌效应。深入推进本地“亭林”大米品牌建设,充分利用省级好粮油样板店1号店,树立品牌形象,以创建省级放心粮油供应网络示范县为抓手,增加“亭林”大米销售网点,积极参加周边省市农产品展会,提升品牌在长三角市场知名度。

5.开展源头衔接。面对日益增长的粮食消费需求,昆山市在东北建三江、省内沭阳两地共建立15万亩域外粮源基地,拓展粮食来源。引导粮企积极开展市场运作,壮大购销转换能力,稳固粮食安全保障物质基础。

(二)硬件基础——外练气场,营造良好储粮环境

1.优化收储布局。进一步推进粮企退城进郊、扩容提质工程,昆南、昆北二库努力完成规划选址,加快乡镇老旧库点置换工作。

2.建设现代粮库。扎实开展吴淞江粮食产业园、娄江粮食物流园、张浦新库建设,建立完善项目清单、月度汇总、监督检查、定期通报等制度,建设精品工程,筑牢粮食安全硬件基础。

3.整治库区环境。全面统筹推进库点整治行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行动方案,加快形成“问题、举措、时间”三张清单,依托全系统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建设,建立整治“回头看”和随机抽查机制,巩固成效。

(三)软件基础——内练筋骨,蓬勃而发的动力源

1.党建引领发展。坚持党的领导,成立吴淞江粮食产业园党建联盟,定期组织园区国企、外企党员共同学习、共同分享、共同坚持、共同思考,把理论学扎实,把活动办丰富,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2.榜样先锋示范。注重发挥先锋榜样作用,在考核激励上致力于建立长周期的考核评价体系。重视对政治意识、社会责任、诚信意识和领导者能力素质的综合考量,让优秀人才言传身教,成为行业发展的代言人和传承人。

3.规范日常管理。坚持应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优化仓储作业流程,细化仓储管理制度,提高昆山市储粮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严格落实考核制度,构建仓储管理长效机制,争取在今年苏州市“两个安全”红旗粮库创建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

4.聚焦队伍建设。创新培育模式,2019年邀请连云港工贸学校专家到昆山开设粮油保管、检验、经营培训班,累计培训7天60人次,今年将继续开展员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粮油保管、检验和安全生产水平。优化员工生活环境,增加员工收入,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归属感。

5.加快科技创新。加快绿色储粮技术应用与创新,主要存储库点—吴淞江库、张浦分库标配低温储粮、氮气储粮技术,与航天信息合作开展“平仓机器人”科研合作,与南京财经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全面推进“智慧粮库”“数字粮库”使用,努力提升储粮科技和信息化水平。

6.深化为农服务。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积极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坚持优质优价、坚持应收尽收、坚持就近售粮,坚决不打白条、不压级压价。坚决做好“五代”服务,积极组织技术骨干指导农户烘干作业,确保烘后粮食品质。

(四)储备基础——常抓不懈,方方面面筑起防线

1.确保数量真实。积极落实原粮和成品粮储备,充分利用市粮食批发市场成品库存,发挥保供稳价“蓄水池”作用,建立成品粮储备动态存储监督检查机制,严格做到地方储备粮五落实:承储企业落实、承储资金落实、承储品种落实、承储地点落实、承储时限落实。

2.确保质量安全。围绕“食安为先”理念,引进现代化检测设备,应用智能化系统,建设高标准检测队伍,加快全市粮食检测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市粮油监测中心建设,在“省级质量监测站”“劳模工作室”的基础上,争创国家级质量监测站。

3.确保储粮安全。坚持标本兼治、重在预防,完善储粮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储粮安全管理责任。积极开展储粮安全检查,应用绿色储粮技术,做到“人防、技防、物防”紧密结合,确保储粮安全。

4.确保生产安全。坚持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安全生产责任人的意识,强化安全生产检查,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2020年全市粮食仓储企业必须全部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创建工作。

(五)产业基础——融合集群,树产业发展新高地

1.优化营商环境。以产业聚集为引领,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不断完善和及时修订配套政策,合理拓展政策范围,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人、地、钱”等问题,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确保行业稳定向好发展。

2.创新经营模式。成立吴淞江粮食产业园管委会,园区内三家企业——益海嘉里公司、省粮食集团昆山公司、市粮油购销公司,共同投资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推动产业合作,以“资源共享、技术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实现成片、规模、高效发展。

3.建设粮食园区。坚持“产业靠价值”的导向,推动吴淞江粮食产业园混合所有制公司积极融入益海嘉里面粉产业链条,开展市场化运作。支持省粮食集团昆山公司开展各级各种储备粮代储业务。积极推进市粮食批发市场治理和市购销公司大米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长三角粮食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

4.深入区域产业协作。江苏大米每年为上海大米市场贡献70%的市场份额,昆山作为江苏对接上海的东大门,应积极发挥区域优势,勇当苏沪粮食一体化先行军。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的衔接与合作,深化粮食收购市场管理、应急保障、质量监管、数据共享等方面的专题合作,统筹规划区域粮食产业发展。

(六)应急基础——居安思危,协作联动有备无患

1.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粮食应急组织体系,规范工作制度,明确部门和人员职责、应急处置的方法和工作程序,及时修订粮食应急预案,增强预案时效性和操作性,开展粮食应急演练一次,提升应急响应速度和危机处置水平。

2.强化网点建设。完善应急体系供应点、加工、运输、价格监测点建设,全市应急供应网点65家,建立无死角、无盲区、覆盖全市的应急网络。疫情期间,应急体系响应积极、分工明确、运作高效、保障有力,完全担负起对稳定社会安定、民生经济的“压舱石”作用。

3.强化危机处理。加强信息监测和预警,疫情期间各网点每日上报价格及库存信息,依靠数据科学研判,力争事先预防,提高对应急事件的判断和处置能力。疫情期间,南港、千灯两个应急网点汇报销量激增,库存紧张情况,市局应急保供小组及时组织粮源保证库存充足,不脱销、不断档,有效稳定市民和市场情绪。

4.强化宣传引导。注重舆论宣传和信息引导,引导消费者理性看待市场变化,适时展示地方储备粮库存,稳定消费者预期。充分利用“世界粮食日”“食品安全日”等宣传活动,着手实施“藏粮于民”战略,引导适度增加家庭储备,提升抵御风险能力,增强对待风险的心态,增加粮食安全保障来源途径。

猜你喜欢

储粮优质粮食
珍惜粮食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2021年3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鲁粮集团山东军粮储备库对绿色储粮发展的调研总结
中储粮湖南分公司全面完成“标准仓、规范库”创建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