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匍匐在大地的胸膛
——基层记者践行“四力”的职业“姿势”

2020-09-09顾建

中国记者 2020年8期
关键词:四力南通百姓

顾建

南通广播电视台二套总监南通市政协委员

内容提要 作为一名基层记者,一名穿着“草鞋”的记者,对照“四力”要求,似乎在多年的新闻实践中渐渐形成了一种职业的“姿势”——匍匐,匍匐在大地的胸膛,贴近、聆听、传递人民的心跳与心声。做人民的记者,也许就是践行“四力”最好的应答。

我曾这样描述我理想的媒体人职业姿势:“当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他总是低低的,无限地融入他的受众,贴近,再贴近——似乎一位不知疲倦的战士,匍匐在这片深情的土地上,倾听大地的心跳,传递民众的体温,呵护人性的温良。”

有幸成为一名媒体人,如何更好地践行媒体人职责,用好赋予媒体人的特殊使命,增强“四力”,让自己的脚力再沉一些,眼力再准一些,脑力再强一些,笔力再健一些,做一名“有机”媒体人,真正在人民和党与政府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成了我一路奔跑的方向与目标。

2015年,我转岗到电视媒体,所在频道有方言类品牌栏目《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百姓的平台、百姓的频道,如何让它在这个媒介缤纷、竞争也纷杂的全媒体时代“最南通”,成为我们的追求。

以地方喜闻乐见的《总而言之》栏目为例,这是一档全方言节目,方言只是节目呈现的一个载体,讲好“南通话”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报道南通事、身边人,讲好南通地方故事,传好南通传统文化。

一、匍匐,就是让脚沉下去,再沉下去

练好脚力,就是要深入基层,深入百姓,站在他们的田头、院里,现场报道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作为一名媒体人,在百姓与政府之间就是要“铺路搭桥”“穿针引线”。

为顺应民意,我们办的方言栏目接地气,主持人一开口,地道的南通话,厚道的邻里哥,容易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可亲可信。因此,记者更多地沉到大街小巷、村头乡弄,镜头更多地对准新时代背景下的一个个普通劳动者。

平民校长——江苏如东栟茶中学校长姚止平因公殉职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大江南北的媒体纷纷赶来,市委宣传部也组织了本市的一个采访团。在这场大型的新闻比武中,怎么入手,才能有自己的声音?

看着同行拿着墨香的新闻作品,满载而归,我选择了匍匐式的采访,不急躁,不表面,真正蹲下去——我想到一个好记者的一句话——沉要沉到最底层,站要站到天安门。我在那里一蹲便是一个多星期,以致后来镇上的人们看到我奔波的身影,都在背后轻轻地说一句:这个人是来采访咱们的姚校长的!一句“咱们的姚校长”,就是百姓不经意中透出的感情,我找到了通讯的切入口。在临近海边的那个小镇上,我连续失眠——为什么一个小镇的人们要为一个校长的离别而“万人空巷”?为什么会引发全国同行的关注?为什么会惊动省部级高官?

是什么感动了世界的心?

他是京城子弟,拒绝了赴京工作的美差;他是一个拥有一亿多资产的、蜚声省内外的中学校长,他拒绝了回扣,拒绝了金钱,难道他就没有受到诱惑?我终于明白,诱惑他的是真诚,是崇高;诱惑他的是良心,是尊严;诱惑他的是超越,是辉煌。

长篇通讯《百姓心中永远的丰碑》出炉了,新浪网、搜狐网迅速转载,更没想到的是,中央电视台把姚止平列为当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在上百篇通讯报道中遴选了我采写的这篇通讯作为推介材料,全文附在“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投票官方网站上。

我们这篇地方台的报道,有人转了,上网了,还上了央视官方网站,我们知道,我们只是采用了自己的采访模式:匍匐式的深入与思索。

二、匍匐,就是让 笔“健” 一些,再“健”一些

反映百姓心声,做群众知心人,做一名“有机的媒体人”,最直观的反映就是我们话筒在老百姓心里要亮堂,我们的笔力在他们眼里要雄健、有锋芒,要多写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上图 本文作者顾建(左一)与同事深入沿海滩涂,采访渔民生活情况。(作者供图)□中图 《总而言之》栏目记者采访交警支队民警,提醒市民梅雨季节行车安全。(作者供图)□下图 《总而言之》栏目记者采访全国第一所聋哑学校——南通特殊教育中心特色教育情况。(作者供图)

去年盛夏,市区文峰路18号的居民给栏目热线打来电话,反映因为配电箱出现问题,他们那里已经停电一周。同时,也告知供电公司到现场检查后发现要想维修好需要100万资金。这幢楼是原某厂的职工宿舍,工厂改制后目前的所有权人根本不愿负担这笔费用,资金无着落,该楼断电快一周,让居民怎么安度酷暑?

改制后的工厂,产权人之间各种纠葛,谁来承担这100万?面对这个“烫手山芋”,我们是报还是不报?

一想到整幢楼里的居民,在这样的大伏天里连续一周无电可用,这样的生活该是一种怎样的煎熬。“群众利益无小事 民生问题大于天”这句话提醒我们,不管报道的最终结果如何,作为一名基层媒体人有责任有义务反映群众诉求。连续两篇报道,引起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就在大家感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市领导责成市信访局牵头供电部门、区政府、街道和居民召开协调会,市政协委员与媒体到场督办,下达军令状,要求有关部门想尽办法恢复供电,区政府、街道、社区全力配合,2天之内确保居民家中通电。协调会一结束,所有人员赶赴现场了解情况,研究制定维修方案,最终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在这个通电维权中,政府树立了威信,部门发挥了作用,媒体笔力更“健”,百姓感激而归。

三、匍匐,就是让心润一些,再润一些

地方民生文化栏目,在传承地方民俗文化使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每逢传统节日,栏目主动承担起传播地方文化的责任。

梅庵书苑,南通濠河岸边的一家茶馆,然而,又不只是一个茶馆,还成了一个现象。她是一张城市名片,让太多过往的文化人驻足、流连,也让很多名流牢牢地记住了梅庵,记住了南通。可是,就是这张来自民间的南通文化的名片,被一些商人看中,要把她拿下,开发,改成酒吧,改成歌厅。

怎么办?

一种文化的力量驱使着我,必须写点东西。领导叮嘱我,这是一个很好的课题,要多听听那些文化名人的意见,要当成一个文化课题来做。

来梅庵书苑的名人很多,大多是京城的文人。在得到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北上采访曾来过书苑的工艺美术大师张仃、国画家范扬、作家车前子、祝勇、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台长王纪言,我倾听他们对南通的美好印象和城市建设的建议,同时也把他们对梅庵书苑的美好祝愿带了回来,也尽量让自己的笔触文气些,再文气些,一篇散文式的通讯《闲敲棋子落灯花——散步梅庵书苑》落在栏目头版上。报道引起主管文化和建设的领导的重视,让梅庵书苑得以发扬她的文化使命。我在文章末尾写道:“也许,正是梅庵这种简单,传达了生活的本真;她让我们不由地把脚步慢下来,谛听生活气息,变化生命气质。如此,得一闲暇,静立一处,手执一卷,听琴作画读书,面目不再‘可憎’。”又有谁说,这何尝不是南通广电人的追求呢?新闻人,永远需要保住这样沉稳的心态,读书,学习,博取,让心好好地安静下来。后来,这篇通讯还在《雨花》杂志发表,有专家用“通讯报道的一次华丽转身”来点评,并且获得了江苏省好稿评比一等奖。

不做快餐式的报道,向易碎品的新闻作品挑战,让我们的内心感受文化的浸润,成为我们这群人匍匐做新闻的方向。

四、匍匐,就是让味淡一些,再淡一些

一位颇有心得的同行说:“做放心媒体,新闻报道要‘少盐、少油、少味精’,打造‘有机媒体’,努力成为百姓获取可靠信息的首选。”

与自媒体相比,传统主流媒体的优势就在于公信力强。要成为百姓获取信息的首选,就必须发布有营养的信息。因此,我们更要爱惜每一次“发声”的机会,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媚俗不盲从,坚守底线,坚持打造有品位有品质的新闻媒介。唯有如此,才能在纷繁复杂的讯息中,在全媒体方阵中,始终陪伴受众,是主流媒体,更是大众媒体。《江苏交通一卡通 手持一卡全省行》《在家怎样选车牌 记者手把手来教你》等资讯类报道第一时间传播便民信息。《医保卡的钱怎么少了》《说好的半价优惠突然变卦 办理预付卡需谨慎》《搬入新居电费翻番 电都用到哪里去了》等报道通过权威部门答疑解惑,原汁原味、直接直观地让百姓不偏不歪地了解当前政策与声音。同时,面对重大突发性事件,更是第一时间从相关部门获得一手讯息,及时准确报道,让谣言没有传播渠道。

同时,我们也是与百姓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一个生活频道,在栏目中,为闲置物品寻找新主人,我们创办“交换平台”。利用电视媒体影响力让这一理念在群众中得到普及,通过栏目官微发布详细供求信息,得到广泛关注。“平台”创办不久,累计收到各类物品超百件,帮助50多位困难群众解决“燃眉之急”。这也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

此外,栏目的微服务,将各社区中价格公道服务优良的水电维修、理发、缝补等便民小店集结起来,成为“微服务成员”。他们的情况在节目中一一介绍,受众有需求只需点开《总而言之》微信公众号就可以找到附近放心的便民点,为群众生活提供切实帮助。

我时常想,我们这群媒体人,就像一群穿着草鞋的记者,这双草鞋连接着百姓的寄托,丈量着泥泞的道路,草鞋也承载着新闻的艰辛,绑缚着人性的善良。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媒体人,要在政府与百姓之间架设好一座“心桥”,要用地方话讲好地方故事,努力践行“四力”,努力去做老百姓喜欢的生活媒体、有机媒体、放心媒体。

猜你喜欢

四力南通百姓
蓝印花布:南通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不让百姓撇嘴骂
非遗南通
南通职业
百姓记着你
以“四力”赋能报道 把新闻提“鲜”变“活”
用好“四力”法宝 “走”深新闻一线
增强“四力”靠什么
百姓看家“风”
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