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象类监督报道如何打中靶心?

2020-09-09罗婷原碧霞赵阳

中国记者 2020年8期
关键词:赵阳痕迹主义

□罗婷 原碧霞 赵阳

罗婷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编辑

在媒体人纷纷感叹调查性报道冷清之时,《半月谈》如何凭借独具特色的现象类监督报道,“风景这边独好”,某种程度上形成了舆论监督的“《半月谈》现象”?本人专访了《以痕迹论政绩,“痕迹主义”有点过了:不能让痕迹管理成形式主义新变种》一稿的编辑和记者。

新闻人常说,一家报纸、杂志的气质,取决于编辑队伍的气质。在一个楼里工作,电梯间、食堂里,经常相遇,原碧霞正是《半月谈》编辑团队中的一个典型,朴素、平和,交谈中没有任何空话套话。从业多年,仍没有一丝“暮气”和“世故”,令我频频感叹她做新闻的热情和投入,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愿望:“这个社会要有喜鹊,也必须有啄木鸟。啄木鸟敲打一棵树,不是为了把树击倒,而是为了让它长得更直。”

采访其他选题时一个不经意的发现,教育局长的一句吐槽,换作他人可能不会走心,她却凭借对《半月谈》“一头挑着中央精神,一头连着基层群众”的“扁担精神”的坚守,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组织编发了《以痕迹论政绩,“痕迹主义”有点过了:不能让痕迹管理成形式主义新变种》(以下简称“痕迹主义”)。长期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当过记者又当编辑,她笑称“在《半月谈》,我的理想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扬光大”。

赵阳,新华社电视记者,凭借细腻的观察思考和对细节独到的把握能力,以及一年近一半时间在出差路上的调研频率,硬是在新华社调查性报道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编辑对他的评价是“别人拿不到的料他能拿到,采访对象不愿意对他人说的话能对他说”,最让人感叹的是,为了说服采访对象敢说话、说真话,他甚至能与采访对象“吵”起来,争论是否“有意义”。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现象类监督报道,往往透过小现象,洞悉大问题,需要编辑记者在某一领域长期积累、厚积薄发,最考验编辑记者的发现力和思考力,更源于新闻人对“推动社会进步”执着不懈的价值追求!

好选题源自长期深耕和眼光独到

原碧霞:“痕迹主义”一稿关注的是基层治理中的形式主义问题,这个选题不是“灵光乍现”,更多的是长期深耕、持续不断追踪所得。

大家都知道《半月谈》的扁担精神:“一头挑着中央精神,一头连着基层群众”,吃透中央精神、广泛了解基层情况是编辑基本功。

扫码阅读原文

《以痕迹论政绩,“痕迹主义”有点过了:不能让痕迹管理成形式主义新变种》

《半月谈》2018年第14期(7月25日出版)

2018年5月,我去山西调研,与新华社山西分社记者赵阳一起去基层采访一个教育选题,当时接受采访的学校刚做完一轮检查验收评估。采访时我注意到,每个学校都有一个会议室,满满当当地摆满了迎检档案。中午吃饭时,当地教育局局长向我们吐槽:“我们每天要向上级报送学校各类表格,比如有无安全事故的数据,即使没有也得天天报。”他们为此颇为苦恼又很无奈。我意识到,在大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当下,“留痕管理”如果过度,不仅不能实现基层治理初衷,反而增加基层干部负担,成为基层治理的梗阻。当时我就告诉赵阳,这个东西可以继续摸一摸。

原碧霞:以前也有媒体提过,但多是在稿件中只言片语捎带一两句,没有像我们这样直接拿出这么多案例“实锤”,更没有像我们这样直接出现在中央媒体的标题里。我们靶子打得很准,一是提出“痕迹主义”是形式主义的新变种;二是提出以痕迹论政绩,这个定义一下子切中治理要害。“痕迹主义”2018年7月播发后,8月我们播发了《来督导督查的人比抓落实的还多》,后来中央印发《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专门提出“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重留痕轻实绩”问题,应该是这两条稿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采访既需要高度也需要细节

赵阳:从动意到采访调研再到写作成稿,前后历时20天。其中采访调研环节用了15天时间。有些案例是以前采访时积累的,比如第一书记给贫困户买棉衣、挂门帘,贫困户却说不认识第一书记,这次针对这个题目再次深入了解采访;有些是新挖掘的,比如说脱贫攻坚资料比武大会等。我有个采访习惯,就是下去调研时,不仅就某选题采访某选题,还会延展采访B选题C选题,这样就会不断地积累、挖掘新选题,形成新题目。

赵阳:难度在于对典型案例的发现、剖析。稿件中的典型案例,是调研报道中的精髓内容,典型案例能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所要反映现象的具体表现,但是其中几个关系需要把握。

首先,准确把握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共性又要通过个性来体现。稿件中“资料比武大会”的线索,是在与基层同志聊天中获知的,并且得知这种“比武”很频繁。我想“资料比武”不就是基层扶贫干部普遍抱怨的填表过多、拍照成风、数据反复统计、资料满天飞的集中表现吗?

第二,围绕个体进行立体呈现。“资料比武大会”是个体,但需要立体的呈现,才能给读者全方位的认知和反思。比如,“幸好有百度帮助我。”这句大实话直白地表达出基层干部应付差事,复制粘贴,拼凑材料,上下级互相糊弄。还有,我把比武现场的所见进行了描述:“镇政府会议室里一排排蓝色、黄色、红色等各种颜色的文件盒整齐码放,摞满了十几张桌子”。再有,资料制作过程中的浪费和繁琐,通过一组简单但又令人惊讶的数据予以说明,“一个贫困户一份档案24页,一式4份共96页,全村158户,用了1.5万张A4纸,硒鼓用了13个”。总之,通过多角度观察,从不同视角反映,避免典型案例的平面化、概念化。

第三,把握好个例真实性与中央精神的关系。用心领悟中央政策的精神本质,基层的真实情况要反映,与中央精神要保持一致,中央倡导什么、中央令行禁止什么,这一关系要处理好。处处留痕、基层干部负担重、扶贫精力被分散、群众意见大,这些问题的提出并不是揭短、抹黑,而是服务于中央为基层减负的政策精神。

原碧霞 《半月谈》编辑

曾在新华社山西分社、新华网工作。大学毕业后偶入媒体行业,信奉干一行爱一行的原则,长年关注基层、情系民生,采编的多条稿件引起高层关注,直接推动了各个领域实际问题解决。2018年荣获“新华社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策划、编辑的稿件《以痕迹论政绩,“痕迹主义”有点过了:不能让痕迹管理成形式主义新变种》《来督导督查的人比抓落实的还多》促进了2019年“基层减负年”政策的出台。

负责的栏目《半月谈》“教育改革进行时”,深度聚焦教育减负、教育公平、教育现代化等重要议题,策划组织采写出一批社会反响大的稿件,这些稿件既敢于直面教育焦点问题,反映百姓痛点,同时又提出解决之策,部分稿件直接推动了相关政策的出台,体现了一个新华社记者编辑的责任担当。

赵阳:这可能与我的思维习惯有关,我是视频记者出身,采访的时候就会思考这种现象怎么用画面表现出来,怎么有镜头感,让故事自己张嘴说话。

赵阳:这涉及采访方式和与采访对象的关系处理。拿个本本促膝长谈是采访,组饭局边吃边聊也是采访,在基层的现实情况中后面这种方式记者更容易获得真实情况,最后就是顺藤摸瓜,有的不是这个采访对象直接经历的,我就顺着这条线不断深挖找到核心当事人。

一个好记者与采访对象交流时要学会换位思考。在“痕迹主义”一稿采访中,无论是省城下派的驻村第一书记,还是土生土长的当地干部,都愿意把他们的故事讲给我听,也愿意把他们的认识和评价告诉我,他们之所以信任我,是因为我与他们产生了“共情”。我出生在小县城,本身就来自基层,我对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想、所思、所盼都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加之新华社近几年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倡践行“四力”,因此我的工作左右逢源。走“基层路线”,怀“群众观点”,用基层干群的心态和思维,去与他们交流聊天,从他们的吐槽抱怨、热情洋溢中提炼他们的烦恼和幸福,感知他们的生活和工作。

赵阳:“痕迹主义”这个报道采访谁谁害怕,所以记者有时候更像一个心理专家,要人情练达,洞悉对方心理,给采访对象做好心理安抚。我会告诉他们我们做报道的初衷是站在基层干部的角度说话,最终有利于他们工作开展,并且承诺一定会保护采访对象,请他打消顾虑。有的采访对象特别消极,说报了也“没用”,碰到这种情况我甚至会跟他“吵”起来,告诉他这么做是有意义的,这不仅是你个人的呼声,还是全国扶贫干部的心声。诚恳地与采访对象交流、碰撞,努力说服他。报道后我会给采访对象进行报道反馈,“痕迹主义”这个稿子取得重大反响后,采访对象精神都很振奋,虽然都是匿名的,但是知道通过他们的表述,推动了2019年中央推出“基层减负年”,他们内心都很有成就感。

记者采访不能搞“一锤子买卖”,有口碑了,他们会主动跟你交流报题,“痕迹主义”这个稿子播发后,我在山西驻村“第一书记”圈里很受信任,很多选题都是他们主动给我提供的,可以说形成了良性循坏。

赵阳 新华社山西分社记者

2009年进入新华社山西分社,从事电视报道,受益于新华社培养“全媒型记者”,对于感兴趣的题材便提笔写作文字稿件,于我而言采访报道已不仅是完成任务,更是记者职业的使命和担当。

近年来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多次获得新华社社级好稿、总编室表扬稿,其中《吕梁文水县黑社会组织生态犯罪调研》《干部一走,产业就散?可持续发展难题拷问扶贫产业》《兴师动众来,稀里糊涂走?“断头式”调研不断,“迎调”成了新负担》等报道,在社会上引起较好反响。海外英语直播《娘子关跑马》《中国高铁铺轨神器》等电视直播报道讲述了中国故事,国际舆论反响很好。

始终保持新闻人的激情和风骨,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

好的调查性报道取决于团队水平

原碧霞:《半月谈》总编辑叶俊东曾谈到,编辑要有“八大员”意识:点子王、架构师、操盘手、资料员、监理员、雕刻师、质检师、推销员。

在当前舆论环境下,对编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如此,当下一篇调查性报道想要取得影响,很难再是一个记者、一个编辑能力的最终体现,“一人不能定天下”,更多取决于背后整个团队的水平。《半月谈》发出的稿件,尤其是一些重大调研,在每一条稿件背后,都是编辑部总编、主编以及编辑一起策划研究、记者深入采访、编辑后期统稿制作以及新媒体的应时传播。

就“痕迹主义”一稿而言,从发现线索,记者与我沟通确定选题,到记者采访提供初稿,再到我改编成稿,主编、总编的最终提炼定调,最后新媒体传播,网友留言的选择,一环都不能少。“痕迹主义”这篇稿子我当时编辑完第一遍后,总编辑又专门加了一段对这个现象进行归纳:以痕迹论政绩,很多人就想出造假痕、虚痕来应对……,又改了标题:《以痕迹论政绩,“痕迹主义”有点过了:不能让痕迹管理成形式主义新变种》,非常客观、理性,既一语中的又留有余地;在新媒体传播时,又改成了《警惕!“痕迹主义”在基层流行,已成形式主义新变种》,这个标题就更加口语化,更旗帜鲜明,具有冲击力。

另外,互联网时代,传播方式在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也要改变,编辑记者要有融媒体思维。这就需要在稿件策划之初,就想到要让文章的标题和内容更接地气,适合大众品味;稿件内容上要形式多样,给文章配图、配视频;在稿件刊发后,要有互联网意识,让稿件在合适的时间、用更适合新媒体传播的方式发出来。

□上图 “资料比武大会”现场。□下图 2020年5月,赵阳在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坊城老村采访易地扶贫搬迁。

赵阳:“痕迹主义”这个稿子给我一个很重要的启示:重点选题要做好重点策划和全媒体展示。“痕迹主义”文字稿播发的同时配以短视频和图片,将被采访对象的典型观点和生动金句进行剪辑,人物的语调、口吻、感情色彩等文字无法表达的信息,通过短视频精彩直观呈现,融合发力增强了报道的感染力和传播力。

现象类监督报道考验发现力和思考力

原碧霞:可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会有所削弱,这是综合了各方面因素考量后的结果。这么做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受访者,其二,我们做得更多的是现象监督。所谓现象监督,就是对一类不良现象进行监督,它不针对具体的个人、单位或地方,而是把焦点对准不良现象本身,以及出现的原因和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我们的愿景是通过呈现完整、多层次的事实,引导大众(领导)对某些议题的关注,最终推动社会在一点点改进中不断进步。我们发稿的目的是促进同类问题解决,而非针对具体某个人、某件事,所以即便模糊化处理也能体现其价值,从半月谈微信公众号的大量评论看出,几乎每个现象类监督报道出来后都引起了网友共鸣,评价“这种情况的确普遍”“半月谈真敢说实话”“半月谈看到了问题”。一些报道最终促进相关文件出台也足以证明这类现象监督报道的“杀伤力”。

赵阳:有些报道发出后,相关部门会打电话来问这是哪里的情况,我会肯定地答复对方,不能告诉具体的人名、地名,这是普遍现象,不是某地某个人的事情。记者不能违背保密承诺,说话要算数,否则以后没人敢跟你说真话。

原碧霞:编辑要勤学慎思,对所负责领域的基本情况有深入了解。通常记者报一个选题,编辑要有一个基本判断:这个东西有没有普遍价值、普遍意义。我在分社做过几年记者,对基层有一定了解,又当了多年编辑,平时就会阅读大量相关背景文章,与行业内的“大拿”对话,对相关问题有深入了解。

另外就是广泛求证,从操作模式上确保反映整体真实而不是局部真实。策划重大专题、重点选题时,我们惯常做法是多分社合作。我们会有意识地请东部、中部、西部、南部分社记者参与,争取反映全面,不以偏概全。“痕迹主义”这篇稿子虽然是一个记者成稿,但是记者采访了很多地方,我们长期做相似选题,知道这种情况很普遍。

原碧霞:这两类报道各有所长,都是我们需要的。个案监督报道事实本身就足够震撼,考验的是突破能力,需要长时间冒着风险调研、暗访,才能成稿,影响力确实巨大,比如我们近期播发的“长江禁渔”报道。现象监督报道从单一事实看,似乎不构成新闻,但是量变激发质变,透过现象看本质,考验更多的是发现力和思考力,往往需要编辑记者在某一领域长期积累,厚积薄发,“怀胎十月,一朝分娩”,才能做出好的报道。某种程度上说,现象监督其实更加不易。目前,优秀的现象监督报道仍然是舆论界的稀缺品,《半月谈》受到广泛关注和传播的报道,多是此类。这也说明,现象监督并不如想象的那样好做。

调查性报道如何逆境崛起

原碧霞:如今网络上,有些占据阅读数前几位的微信公众号,里面的文章或是煽动公众情绪的极端情绪化表达、阴谋类新闻,或是造谣类虚假新闻。在这种被流量裹挟的年代,我们的调查报道要么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要么发出后,被自媒体以各种方式再消费,转化成他们的流量。

一篇调查报道需要记者一周甚至一个月的采访,加上编辑部前期策划、后期的编辑制作推广,所耗精力和成本非常大。怎样让大家付出有收获,让报道取得更大的影响力,是目前调查性报道最难的地方。调查性报道如何坚守、如何创新突破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按照基本观念,对新闻的要求是客观、公正、全面,不能夹带记者的个人情绪,记者写稿时需要克制、理性;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更多喜欢点击那种情绪表达激烈的文章。因此,我们在做报道时,就需要去平衡:内容客观公正这个底线不能变,但在制作标题上,尤其是在新媒体传播时,就会尽量地口语化、尽量地接地气。

当然,对标题的打造远远不够。这两年,编辑部一直探索,稿件在新媒体上推出时,可以通过连续不断推出,追加漫画、评论等方式,对主刊稿件进行连续报道,形成一定报道声势。以前我们报道民办学校招生乱象、减负系列报道时,就是在新媒体平台连续三四天发同一主题不同角度的报道,最后引发其他媒体纷纷跟进,教育部门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后来与分社记者聊天,有记者笑称“这个选题完全是你们炒起来的”。

原碧霞:我个人认为,这主要基于半月谈的三大优势:一是面向基层的定位,二是编辑部强大的组织策划编辑能力,三是有一批铁杆记者。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正如《半月谈》总编辑叶俊东所说,《半月谈》既要把中央的大政方针、国家的发展大势向基层的干部群众讲清楚、讲明白,讲好基层探索创新的生动故事,也要围绕基层干部的痛点、基层百姓的堵点、基层治理的难点,开展深入调研,为基层鼓与呼,为中央决策提供最真实的民情民意参考。

定位清楚了,目标有了,怎么执行?就需要编辑部强大的组织策划编辑能力。

《半月谈》上发出的稿件,尤其是一些重大调研,在每一条稿件背后,都凝聚着编辑部总编、主编以及每一位编辑的心血。我们会研究最新政策、策划出选题,编辑部内部多次探讨沟通、最后再约分社记者采访素材,素材收集回来后,我们再进行整理归纳、提炼。即便是一条小稿子,我们也会仔细编辑。所以我们发了这么多条批评稿件,没有一个人找过来说稿子有问题,这与我们编辑能力直接相关。

最后一大优势,我觉得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培养一批脚踏实地、真正扎根基层的铁杆记者。可以说,《半月谈》编辑部的每位编辑都会在新华社分社有几个铁杆记者,正是他们,从基层发现鲜活的素材,为编辑部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猜你喜欢

赵阳痕迹主义
怎样计算更简便
赵阳美术作品
哪种算法简便
巧算扑克牌
新写意主义
小偷留下来的痕迹
近光灯主义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冬日 新碰撞主义
积淀岁月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