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递进找关联 踩点解答好得分
2020-09-08李婷
李婷
中考压轴题一般有多个小问,第一问一般比较简单,我们只要认真审题,基本都能顺利作答。从第二问开始,难度会逐步加大,但前面的小问又通常是后面小问的基础。所以即使前面小问不能作答,也切不可放弃后面的问题。中考阅卷是按步给分的,所以写出关键步骤,甚至从解不出来的题目中踩点得分,很关键。
例(2018·江苏连云港)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亮进行数学探究活动。△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E是AC上一点,小亮以BE为边向BE的右侧作等边三角形BEF,连接CF。
(1)如图1,当点E在线段AC上时,EF、BC相交于点D,小亮发现有两个三角形全等,请你找出来,并证明。
(2)当点E在线段AC上运动时,点F也随着运动,若四边形ABFC的面积为743,求AE的长。
(3)如图2,当点E在AC的延长线上运动时,CF、BE相交于点D,请你探求△ECD的面积S1与△DBF的面积S2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4)如图2,当△ECD的面积S1时,求AE的长。
【分值分配】本题有4问,共14分,4问的分值分别是2分、3分、4分、5分。解:(1)△ABE≌△CBF。證明:∵△ABC、△BEF都是等边三角形,
∴BA=BC,BE=BF,∠ABC=∠EBF∴∠ABE=∠CBF,∴△ABE≌△CBF。
【得分关键】第(1)问首先对照图形,大胆猜想出结论,然后只要稍加思考,结合题目中的关键条件“等边三角形”,再联系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细致、规范地作答,即可拿到2分。
解:(2)如图1中,∵△ABE≌△CBF,
∴S△ABE=S△BCF,
∴S四边形BECF=S△BEC+S△BCF=S△BCE+S△ABE=S△ABC=3。
【得分关键】第(2)问完全是在第(1)问的基础上作答,即使第(1)问的证明被卡住了,或者因为考试时间限制来不及解答了,同学们也能借用第(1)问的结论,跳步解答。我们可以直接把第(1)问的结论作为“已知”,解答第(2)问。
解:(3)S2-S1=3。
理由:如图2,∵△ABC、△BEF都是等边三角形,
∴BA=BC,BE=BF,∠ABC=∠EBF,
∴∠ABE=∠CBF,∴△ABE≌△CBF,
∴S△ABE=S△BCF,
∴S2-S1=S△DBF-S△ECD=S△CBF-S△BCE=S△ABE-S△BCE=S△ABC=3。
【得分关键】第(3)问其实是前两问的升华,既涉及第(1)问的三角形全等,又结合了第(2)问的三角形的面积,可谓“万变不离其宗”。虽然图形发生了变化,但基本的解题思路是不变的,“做(2)要想(1),做(3)要想(1)和(2)”。结合前两问的解题思路,展开解答,我们即使不能得到最后的结果,不能拿到全部的分数,也能拿到不少的过程分。
解:(4)由(3)可知:S△BDF-S△ECD=3,
∵S△ECD=6,∴S△BDF=6
∵△ABE≌△CBF,
∴AE=CF,∠BAE=∠BCF=60°,
∴∠ABC=∠DCB,
∴CF∥AB,则△BDF的BF边上的3,可得DF=73。
设CE=x,由AE=CF,得2+x=CD+DF,
∴CD=x-1。
∵CD∥AB,∴△ECD~△EAB,CDCEx-13x
∴AB=AE,即2=x+2,
化简得3x2-x-2=0,解得x=1或-23
(舍弃),∴CE=1,AE=3。
【得分关键】第(4)问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综合性较强,难度偏大,但是很多的证明过程和解题思路又都是前几问中涉及的,所以只要勇于动笔尝试,参照前几问的解答,写出相应的解题过程,也能拿到不少的过程分。
我们在解题时,要注意每个小问之间环环相扣,认真审题,表达准确,书写规范,踩点精准,在必要时跳题解答,尽量做到会做的不丢分,有难度的多拿分。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