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史官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史官精神

2020-09-08白松梅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7期
关键词:中国古代历史沿革

白松梅

【摘要】古语有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因此,我国自古以来对历史的记录和传承都非常重视,而相应的,我国形成了一套有别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历史记录方式,即以国家为主体建立类似行政管理制度的史官制度,历朝的史官在我国古代政治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非常独特且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古代史官制度的历史沿革以及对应的史官精神,希望由此来发现和探索中国古代史官制度的历史意义、文化意义以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官制度;历史沿革;史官精神

【中图分类号】K0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史官是中国古代独有的官员制度,它的主要职责是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进行记录和传承,史官需要秉持客观的态度对史实进行如实记录,以辅助历代帝王更加合理地进行治理国家和教化民众,是集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与一身的重要职位。自有记录以来的中华历史中,史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种独特人文环境和历史环境造就的独特制度承载着我国对历史的尊重和敬仰,所以,研究史官制度和史官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历朝史官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先秦时期的史官制度

史官制度由来已久,在唐代刘知几所撰写的《史通·外篇·史官建置》中写道:“黄帝之世,始立史官,仓颉、沮诵居其职,至于夏商乃分置左右,言则左史书之,动则右史书之。故曰: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经《尚书》,事经《春秋》者也。”这说明在黄帝时期就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史官记事制度。而在大量的甲骨文发掘中也发现过夏商时期的卜筮记录,也就是当时的史官记录。而到了周朝,史官的发展也逐渐细分和完善,如就具體的阶层可以分为太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六种,他们各自都有不同的职能,太史负责编写国家的六典,小史负责编写外交邦国的重大事件,内史负责记录帝王的主要命令,外史负责记录国家周边的事情,左史记录各种言论,右史记录发生的各种事件。另外,在这段时期先后出现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史实巨著,如晋国的《乘》、楚国的《杌》、鲁国的《春秋》以及非常有名的《尚书》。

(二)秦汉时期的史官制度

秦朝时期史官被称为太史令,这个时期史官的主要职能也变得比较集中,而这一制度也一直延续到了汉代,史官制度也是在这个时期逐渐完善和确立起来的。“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无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是刘邦在吸收秦朝灭亡经验教训后明确所说的话。对此刘邦专门设置了史官太史令,命令其专门负责开展对历史的研究,在这个阶段最为著名的史官就是司马迁父子。另外,在汉武帝时期,史官中还添设了女史,用来详细地记录皇帝的衣食住行。

(三)春秋三国时期史官制度

在春秋三国时期,曹操的魏国、刘备的蜀国、孙权的吴国都设有各自的史官。根据《晋书·职官志》记载:“魏明帝太和中,设置著作郎,于此始有其官。”说明魏国的史官叫作著作郎,主要负责的是编修国史,而蜀国的史官称为“令史”,吴国设有“左国史”“右国史”“东观令”等。而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也都有相应的史官制度,其主要的职责都是对史实进行编纂,只是职位名称有所不同;到了北魏时期,因为需要加强民众教化,所以在史书编写的过程中更加倾向于突出本国民族和政治的地位,对国家历史的编写要求更加严格,史官的地位和职能也相应提高,对历史的研究也越来越细致和深入,对后来史官制度的影响更加深远。

(四)唐朝及五代迄清时期的史官制度

唐朝时期对历史的记录的职责已经不是单纯的个人职位,而是发展成了具有独立职能的部门机构,扩充了历史记录和编写的人员,加大了对历史研究的投入,已经将古代史官制度变得更加规范化,史实记录的准确率也得到了提升。在唐代的贞观时期,唐太宗吸取历朝史官经验建立了史国馆,废除了原有的著作郎,这是古代史官制度由个人修史到国家修史的一个巨大飞跃。后来,在唐朝发展初期,为了进一步方便记录皇帝的言行起居,还在朝廷大殿中设立了左右居舍人,专门负责记录皇帝日常言行。

而后的五代十国一直到元朝,史官制度基本也沿袭了唐朝的国家修史方式,虽然在职位名称上有所不同,但是具体的职责基本上是相同的。到了宋朝,史官制度越发完善和严谨,设立史官机构的数量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例如有史馆、编修院、国史院、实录院、日历所、起居院、会要所、玉牒所、圣政所、时政记房等多种修史机构,史官在朝廷的地位也被大幅提升。另外,宋朝在历史编撰上更是将原有的修史步骤完善起来,发展出了更为科学的史实档案存储制度,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史实资料。在辽金时期和元朝这段时间,虽然是由少数民族开创的政权,但是在历史研究和发展道路上,依旧是沿用了宋朝的史官政策,也设立了比较专业的修史机构,例如辽代的国史院、近代的著作局以及元代的翰林兼国史院等。

(五)明清时期的史官制度

到了明清时期,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史官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完善,但是总的来说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具体的表现就是,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国家的发展方向更加倾向于更具现实意义的项目,对历史的研究已经不太重视,史官的职位逐渐下降,专注于记录皇室起居的起居注被废除;到了明清后期,主要的修史史官甚至已经变为由其他官员兼职,具体专职的史官已经逐渐没落。

二、我国史官制度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史官制度的确立是逐渐完善起来的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具有非常强烈的历史意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史官制度的确立让我国可以区别于世界其他国家,拥有非常完整的历史记录和传承,对我国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此先进的史官制度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经历了从散乱无序到日臻完善这一过程,这些变化离不开古代修史经验的积累,是一个非常艰辛且缓慢的过程。例如,在先秦时期没有专职的史官,记录历史的主要是由部落祭祀进行兼职,记录的内容也非常混乱,但是在当时是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而后随着时代的变迁,史官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行政体制,在经历了一段内部构成混乱、政治从属不明、职能效率低下的时期,一直到唐代才得以改善。从国史馆的确立,才真正将史官制度体系建立起来,使其内部结构明确,职能专一。

猜你喜欢

中国古代历史沿革
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学习札记
GIS在贵阳市行政区划历史沿革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大陆现代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历史沿革脉络
党内监督机构和体制的历史演进
中药白及名称沿革考
战国诸子叙事与中国古代史传文的成熟
关于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与思考
中国古代文学桃花题材与意象研究
中国与希腊古代洪水神话比较探究
从源流与发展看民间体育游戏的价值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