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利用微课优化小学品德地理题材教学策略

2020-09-08李凤贤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行政区品德知识点

李凤贤

摘要:“微课”是指内容短小的课程。但是,对此类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舍本求末…‘淹没主题”“得不偿失”等问题并不少见。如何利用微课促进小学品德地理题材教学,是每一位品德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文章提出在设计中,从“小、趣、实、新”上不断完善和优化,能使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

关键词:微课;小学品德;地理题材

电子书包实验的教学开展,提供了师生及生生交流平台,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辅导资源空间。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但由于条件所限,辅助教学资源传统而单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微课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其一,它多以3-5分钟的长度呈现,容量小。其二,它是依据教学规律制作的供学习者自定步调、自主实践探索、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教学资源,能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自身问题。

一、微课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2014年我校申报了区软科学项目《基于“研学后教”理念下利用微视频促进学科教学的应用研究》,在观摩其他同事的微课的同时,一些问题也引起了笔者的思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舍本求末

《绕着边境走一圈》这节课中,周老师收集与我国相邻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的有关资料和图片、音像资料制成相关的微视频,向学生展示我国所有邻国的风土人情,加深学生对邻国的认识和了解。然而,大多学生都是漫无目的地浏览,无法把握地图的方向,欠缺国际意识教育,忽略渗透与邻国相处就要像与我们的邻居相处一样,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二)淹没主题

《多与少的思考》这堂课中,郭老师展示了有关环境、人口等问题的国内外数据资料,有生动的图片背景、教师的说明配音等等。观摩的教师发现一些问题,如视频容量太大,可能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教学效果不佳,没能引发学生对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和途径的思考,偏离了教学的核心目的。

(三)得不偿失

《首都北京》一课中,李老师分别借助两大视频资源,一是北京行政区划分图,通过北京行政区划分的一首儿歌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通过“北京宣传”微视频观赏北京的人文地理等。有一学生说他刚去过北京,并制作了微信相册。教师对这珍贵的课堂生成视而不见,迫不及待地向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微课,结果学生思维跟不上教师讲解的节奏,影响学习效果。

如何利用微课优化小学品德教学?课堂教学的本源是什么?笔者认为可以概括为求小、求趣、求实、求新。

二、优化小学品德地理题材教学的策略

(一)求小讲精

一节课的精华总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点展开。学生视觉驻留时间普遍只有5-8分钟,若时间太长,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将教学重点、难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能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点播,更好地满足师生的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设计微课讲究“微”“小”。“微”即不超过10分钟;“小”即容量小、选题小。

在品德教材中地理题材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涉及一些简单的地图知识和区域地理内容,大致包括地理地貌、气候民俗、世界人口等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这些地理知识按照教学内容的需要以“散点”的形式呈现在各个学习单元中。所以,教师制作微视频更应明确只讲授一个知识点。微视频的核心有两个,首先重点核心是内容必须紧扣教材某一个知识点,围绕三维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寻找新方法、新角度、新思维去撰写微课脚本。其次技术核心是精美的课件,配上与主题相匹配的背景音乐,能让学习者轻松愉快地学习,感受学习的快乐。

(二)求趣讲活

由于微课时间短少,因此在设计微课时要注意切人课题的方法、途径,力求新颖、贴近学生生活。 如一位教师在制作《认一认祖国行政区》微课时做了课前小调查,发现学生通过电视、报纸杂志,听说过一些地名,对于行政区之间的隶属关系却是一头雾水。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教师和学生以家乡为话题,引出“番禺区”这个行政概念,同时出示番禺区行政地图,让学生在番禺区地图上找家乡的位置,顺势提出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接着,又以“番禺区是谁的孩子?”引出“广州市”这一行政概念,同时,让番禺区地图缩小飞人广州市地图,就这样,再引出“广东省”,最后出示中国地图。在一次次下一级行政区地图缩小飞人上一级行政区地图的过程中,学生由衷地发出“祖国真大啊!”的感叹,教师趁势抓住机会,提出为了方便管理,我们就把全国分成几个行政区,同时,还以班级管理模式作了一个恰当的比喻,自然而然地揭题——《认一认祖国行政区》。

从学生的认知点、所熟悉的家乡出发,以辐射的方式,带领学生一步步从家乡走向全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教师用儿童化的语言,让较抽象的行政区域概念,变成了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在落实知识目标的同时,用图片缩小飞入的方式,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祖国幅员辽阔,自豪感油然而生。接下来,教师进行游戏环节,在玩耍的过程中,就把“了解我国的行政区”这个知识点落到实处,这样课堂就鲜活多了。

(三)求实高效

有的教师制作微课时搜索大量图片、录像等,不管跟教材有无联系,也不管对重、难点的突破有无帮助,没有经过删剪、组合、加工就直接使用,一节课下来,学生看得眼花缭乱,也没有思考空间,教师也无法落实教学任务,这类微课教学效果甚微。更有甚者把资料、长段答案一一放进微课,使微课显得冗长、僵化。

可见制作微课一定要做好准备,做得科学合理。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实用性原则,既要利于教师的教,更要利于学生的学。要简单清晰,避免烦琐,如文字编排不宜过长、过密和字体过小,图像不要模糊不清,录像不宜冗长拖沓等。每一个设计都应该考虑到实际操作的时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呈现最有效的信息。如一位教师这样设计《中国真大》微课程——教师创设生活化的场景,呈现简单的图片,将抽象的数据具体化,引导学生生动形象地感知,再通过情感渲染法,使情感得到升华,同时,教师也关注到学生方法与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思考,用多种方式来表现祖国有多大,教学目标得到落实并激活了学生思维,使教学更高效。

(四)求新创造

短小精悍是微课的优点,也是其短板。但是这短板是可以弥补的。单个的、孤立的微课将知识点切割、碎化,形成信息孤岛,无法达到知识连通、统合综效和融合创新的目的,也不能解决知识整合、融会贯通的问题。但如果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原则,将某个专题、某门课程的核心知识点依次列出,围绕这些核心知识点创作一个专题、一门课程的系列微课,那么孤立的微课就能被关联化和体系化。如学校可以根据小学品德地理题材做成知识树。将微课程体系化后,学生就可以沿着“切碎一连通一整合一聚焦”的知识创建顺序进行课程学习,从而达到“约取一博观—,约取”的目的,最终实现知识的连通和融合创新。从这个意义上看,微课程比基于单个知识点的微课更有价值。

在微时代,微博、微信都成为广大群体交流、分享的媒介,因此微课用于移动学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微课的学习及研究,也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新时代的新要求。只要在设计与应用中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提供更大的灵活性,那么,不仅是品德课,任何学科都将从微课的应用中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邬冬星.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谢林燕.让微视频与品德课堂有效对接[J]中小学德育,2016(02).

[4]夏仲文.利用微课程促进学科教学的应用研究与反思[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 (11).

猜你喜欢

行政区品德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