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2008-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
——基于
2020-09-08丁静
丁 静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36)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已经从农产品生产领域转移到农产品流通领域,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强农产品流通统筹规划。因此,对我国各省(区)市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准确评价,探讨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影响因素,对于推动我国农产品流通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国内外学者对农产品流通的研究多集中在农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指标的构建和农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方法等两个方面。由于整个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经历的环节较多,一般选择一系列相关指标进行评价。张永强等选取流通速度、流通规模、流通成本和流通效益作为评价指标[1]。梁鹏等从农产品流通速度、流通经济效率、农产品流通业发展状况三个方面建立农产品流通效率测算指标体系[2]。王利国等从投入和产出两个层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3]。何凌等从体制政策、流通费用、流通时间、流通损耗、流通差价五个方面进行评价[4]。同时,由于整个农产品流通过程相关数据的获取较为繁杂、工作量大,有的学者针对某一特定产业进行评价。Higgins针对澳大利亚北部畜牧业,发现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干预可以降低成本,解决农业供应链中的运输问题[5]。Han通过对韩国萝卜产业的实证研究发现,萝卜分销渠道效率较低,必须引入新的配送方法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6]。李美羽等结合鲜活农产品的特点,认为优化渠道模式可以提高流通效率[7]。还有的学者利用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随机前沿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区域的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评估。Xu等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2000年至2011年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测算,发现农产品流通效率区域差异较大[8]。Zhang等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对2001至2013年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评价[9]。程涛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我国2016年农产品流通的总体水平[10]。卢奇等运用灰色关联度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京津冀的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研究[11]。李丽等采用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对京津冀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了动态评价[12]。
综上所述,农产品流通效率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研究视角逐渐从宏观转向微观,从定性的探讨农产品流通和农产品流通效率的问题,转向针对特定区域或具体产业的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定量研究,目的在于解决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但是已有的研究在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指标选取上存在很大差异,在研究方法上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主观性较强,dea方法选取的指标较少,随机前沿分析适用于单产出,具有片面性。因此,本研究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2008-2016年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评价,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农产品流通环节较多,对其效率进行评价,应从农产品流通系统性的角度构建较为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二,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能有效保证指标、空间、时间三维时序立体数据表在降维过程中的统一性、整体性和可比性,具有较好的研究效果。第三,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可以从动态连续的角度分析我国各省(区)市历年来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演变过程,同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农产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以期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整体水平。
一、 理论分析
根据农产品流通相关理论,农产品流通效率主要受到流通载体和流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构建了农产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图1),其中,“流通载体”主要涉及农产品流通劳动力、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流通环境”主要涉及居民农产品消费能力、社会信息化水平。
图1 农产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农产品流通劳动力。农产品流通过程包含加工、仓储、运输、配送等多个环节,加大各环节劳动力的投入量,可以有效连接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增加单位时间农产品流通数量。
第二,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是农产品流通的载体,道路的通畅水平和路面运输的承载能力会影响农产品流通时间,对减少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保持农产品品质、降低流通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提升农产品流通的硬件基础,可以扩大农产品供给的辐射范围,增加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流通量。
第三,居民农产品消费能力。居民农产品消费能力的增长会激发居民的消费欲望,扩大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提高对农产品价格的承受能力,这既增加了农产品流通数量,又提高了农户的收入水平,从而激励更多的农户、农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农产品物流企业进入农产品流通业,进一步带动产业中的技术和资金投入,促进了整个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
第四,社会信息化水平。一方面,完善的农产品信息网络,可以对农产品信息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对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信息引导,有利于农产品供给和需求更好的衔接,既降低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又控制了农产品价格波动。另一方面,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也推动了各农产品流通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带来农产品流通模式的转变,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日益增多,这有利于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农户能以更低的成本把农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二、 农产品流通效率评价
农产品流通连接生产和消费,农产品价值只有通过流通才能实现,农产品流通效率反映了农产品流通中的各种产出与投入的比较,为了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应对我国各省(区)市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准确评价。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本研究参考张永强等的做法,结合我国各省(区)市农产品流通的实际状况,从农产品流通速度、农产品流通规模和农产品流通经济效益三个方面设置评价指标体系(表1),尽量做到科学性、可比性、完备性,层层深入形成一个评价系统。
表1 农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1.农产品流通速度
该指标是指农产品在一段时间内从生产地到消费地整个过程的产品总量,反映了农产品流通渠道的效率,单位时间内在流通过程中传递的农产品数量越多,流通效率越高。
2.农产品流通规模
该指标体现了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状况,经营规模越大,农产品零售业集中化程度越高,规模经济的效益也越能体现出来。
3.农产品流通经济效益
该指标是指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所带来的经济增值,流通效益越高,流通效率也越高。
面板数据为剔除了内蒙古、西藏、青海、香港、澳门、台湾六省(区)的28个省(区)市的2008-2016年数据,其中,农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总人口指标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农产品综合市场交易额、专业农产品市场交易额和摊位数指标数据来自历年《中国商品交易年鉴》;农产品交易总额数据根据历年《中国商品交易年鉴》计算而得。当指标数据存在缺失值时,使用其前后年份的平均值来补充。对于受到价格波动影响的数据,采用各省份相应年份的价格指数进行了平减处理。
(二)研究方法:全局主成分分析法
(三)实证分析
本研究由于立体时序数据表各年份在研究中具有相同的重要性,因此赋予其相同的时间权重1,根据农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将全局数据表展开,利用SPSS 22软件进行数据有效性检验,KMO=0.719>0.5,Bartlett球形检验的近似卡方分布为1184.011,显著性为0.000<0.05,表示数据适合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5.445%,进一步计算出28个省(区)市2008年至2016年农产品流通效率值,如表2所示。
表2 28省(区)市农产品流通效率综合评价矩阵表
续表
1.时间演变特征
2008-2016年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根据表2,以9个年份为样本进行聚类分析,聚类方法采用离差平方和法,以平方欧氏距离作为样本距离,将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时序变化分为两个阶段,其演进趋势以2012年为转折点(图2)。第一阶段从2008年到2012年,为低效率增长阶段。在此阶段,我国28个省(区)市农产品流通效率均值为负数,农产品流通还处于低效率阶段,但是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还是逐年增加,其中2010年农产品流通效率增幅最大。2006年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农产品流通,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指出要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2010年农业部和商务部联合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加强农产品流通布局和生产布局的衔接。这些政策措施促进农产品流通市场健康发展,农产品流通效率也随之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影响了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整体发展进程。第二阶段从2012年到2016年,为高效率增长阶段。2012年以后,我国28个省(区)市农产品流通效率均值由负转正,表明农产品流通从无效状态开始进入了有效状态。在此阶段,政府继续加大对农产品流通业的扶持力度,2012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部署促进流通创新发展。政府加快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建设,农产品流通效率大幅提高。
图2 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年均值时序变化图①
2.空间分布特征
根据表2,以28个省(区)市为样本进行聚类分析,聚类方法采用离差平方和法,以平方欧氏距离作为样本距离,将28个省(区)市分为三类区域。计算这三类区域2008-2016年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年均值(图3)。第一类区域(北京市)为农产品流通高水平区域,农产品流通效率平均值为1.9578,发展起点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2.18%,增长较快,表明北京市的农产品流通已经发展成熟。第二类区域为农产品流通中等水平区域,包括天津、上海、浙江、黑龙江、江苏、江西、山东、广东、重庆、新疆共十个省(区)市,农产品流通效率平均值为0.3618,高于全国农产品流通效率均值,发展起点较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6.71%,增长能力强。第三类区域为农产品流通低水平区域,包括河北、辽宁、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宁夏、山西、吉林、广西、海南、云南、陕西、甘肃共十七个省(区),农产品流通效率平均值为-0.327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起点低,农产品流通效率总体增长幅度不大,和第一、二类区域的差距逐渐增大。
图3 三类区域年均值变动趋势图①
三、 农产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在对我国28个省(区)市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影响因素,以期提升我国农产品流通业的整体效率,促进其高效健康发展。
(一)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将变量分为因变量、自变量。各变量定义和描述性统计具体如表3所示。
1.因变量。本研究选择农产品流通效率作为因变量,农产品流通效率直接反映我国28个省(区)市农产品流通的水平状况,农产品流通效率值越大代表农产品流通效率越高。
2.自变量。本研究选择农产品流通劳动力、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居民农产品消费能力、社会信息化水平为自变量。其中,农产品流通劳动力缺乏专项统计指标,用流通业中交通运输仓储人员所占比重来表示。由于农户是农产品的主要供给者,而公路是其最主要的运输通道,因此,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用公路里程来表示。参考王家旭的做法,居民农产品消费能力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表示。社会信息化水平在量化上比较复杂,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选择用信息传输就业人数来表示。自变量数据来源于2009-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对于受到价格波动影响的数据,采用各省份相应年份的价格指数进行了平减处理。
表3 各变量定义和描述性统计
(二)模型设定
用面板数据建立的模型通常有混合模型、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等形式,在使用面板数据进行回归之前,需要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设定检验。首先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对其进行F检验和LR检验,查看检验统计量的结果,若拒绝原假设,则说明混合模型是无效的。然后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估计,进行hausman检验,看其应该建立随机效应模型还是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F检验和LR检验结果显示,模型个体效应显著,拒绝混合模型比固定效应模型更有效的假定。hausman检验结果显示,拒绝了面板数据应该使用随机效应模型的假设,因此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将回归方程设定为方程(1)。
yit=αi+β1LDit+β2TZit+β3RIit+β4XSit+μit
(1)
其中,因变量yit表示农产品流通效率;αi表示常数项;β表示待估参数,即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自变量LDit表示农产品流通劳动力、TZit表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RIit表示居民农产品消费能力、XSit表示社会信息化水平;it表示第i个省(区)市t时期,各省(区)市i=1,2,…,n,时期t=1,2,…,T;μit表示随机误差项。
表4 面板数据模型设定检验结果
(三)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利用Eviews 10软件,为减少估计过程中的异方差性影响,采用GLS法对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相关面板数据进行个体固定效应回归,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估计方程Adjusted R-squared的值为0.9478,说明回归的总体效果较好。各变量估计结果均在1%水平下显著,证实所选取变量的合理性。实证结果表明农产品流通劳动力、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居民农产品消费能力、社会信息化水平对我国28个省(区)市的农产品流通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表5 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估计结果
第一,农产品流通劳动力投入对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具有正向作用。农产品流通劳动力投入提高1个单位,农产品流通效率平均增加0.029个单位。劳动力投入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了重要的人力保障,交通运输仓储相关从业人员投入的增加,使得农产品流通更加专业化,提高了流通效率。
第二,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对农产品流通效率具有正向相关关系,但其系数较小。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水平每提高1个单位,农产品流通效率平均增加0.017个单位。现代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涉及到交通基础设施和农产品流通场所基础设施(如冷链物流仓储设施),因此,单一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产品流通效率提高的促进作用较弱。
第三,居民农产品消费能力对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意义重大。估计结果表明,居民农产品消费能力提高1个单位,将推动农产品流通效率平均增长0.115个单位。居民农产品消费能力是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动力,既促进农产品流通量的增加,又对农产品流通业提出更高发展要求,最终推动农产品流通业整体效率提升。
第四,社会信息化水平对农产品流通效率有促进作用。社会信息化水平提高1个单位,农产品流通效率平均提高0.067个单位。农产品流通过程包含多个环节,有了畅通的信息渠道,农产品才可以实现快速、高效的流通。
(四)空间异质性
进一步对我国东、中、西部分别进行分析,探讨农产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如表6)。
表6 东部、中部、西部农产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估计结果
第一,东部、中部农产品流通劳动力影响系数不显著,西部的影响系数为0.1205,这可能是东部、中部大部分省(区)市农产品流通处于较高水平,对相关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不简单依靠增加人员数量来实现行业的增长,从重视人员数量转向重视人员质量。
第二,东部、中部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1034、0.0131,西部的影响系数不显著,这可能是东部为了提升交通运输整体服务能力,在公路运输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铁路、海运、航空等运输方式,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近年来铁路、水路货运量不断上升。农村道路的承载能力对促进西部农村地区农产品出村和上行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在西部地区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主要是西部农村道路的数量和质量还存在一定问题,影响了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高。
第三,东、中、西部居民农产品消费能力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1260、0.1087和0.2642,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西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居民农产品消费能力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第四,东部、中部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1348、0.1905,西部的影响系数为负且不显著,这可能是西部地区地处内陆,较低的信息化水平阻碍了农产品流通的发展。
四、 结论与对策
高效的农产品流通对于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2008-2016年我国28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进行测算,结合聚类分析探讨了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演变的阶段性特征以及不同区域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差异,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对农产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研究从动态连续的角度分析我国各省(区)市历年来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
首先,2008-2016年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其时序变化以2012年为转折点,2008年到2012年为低效率增长阶段,2012年到2016年为高效率增长阶段。
其次,我国28个省(区)市农产品流通效率发展不均衡。28个省(区)市可以分为三类区域,2008-2016年农产品流通效率差异的变化逐渐增大。
再次,从全国看,农产品流通劳动力、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居民农产品消费能力、社会信息化水平显著影响农产品流通效率。农产品流通劳动力是农产品流通效率提高的人才保障,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是农产品流通效率提高的物质载体,居民农产品消费能力是农产品流通效率提高的动力,社会信息化水平是农产品流通效率提高的技术支持。
最后,东、中、西部农产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
(二)对策
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升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增加农民的收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对农产品特别是优质农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应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均衡发展。
首先,加大对农产品流通产业人才的培育。要提升交通运输仓储工作专业人员的素质,通过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的机制,通过人员岗前和后续教育,加强对专业人员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方面的培训。
其次,推进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偏远农村道路建设,提高公路网的通达深度和能力,形成高效、稳定的流通渠道。还要促进冷链物流的发展,引导企业自营物流与第三方物流企业整合并发展冷库与冷藏运输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健全覆盖农产品流通全程的冷链物流体系。
最后,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水平。要完善集数据监测、分析和服务于一体的国家数据云平台,实现信息覆盖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全程,逐步实现农业信息的互联共享,构建从生产到销售的农产品全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流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西部应加强农民与涉农企业之间的合作,并引导涉农企业拓展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可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特色农业产业,通过加强与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来销售特色农产品。
注 释:
① 数据来源:根据《农产品流通效率综合评价矩阵表》整理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