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囊结石患者胆汁黏蛋白以及总胆汁酸的临床意义

2020-09-08刘鹏华马妮萨张静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胆汁酸胆汁胆固醇

刘鹏华,马妮萨,张静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集中采血室,河南 洛阳471000)

胆囊结石属于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国内发病率约为7%~10%。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群生活质量的提升,胆囊结石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因此对于本病发生机理的相关课题成为临床研究热点与重点[1]。 尽管目前临床对胆囊结石形成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旧不十分明了,多项研究结果表明胆囊结石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后者可继发胆汁含量改变、胆汁酸各亚组份比例不平衡,而胆汁酸代谢紊乱是胆囊结石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2]。 本研究即观察胆囊结石患者胆汁黏蛋白、胆汁酸水平变化,以期为临床探讨胆囊结石发病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3 月-2017 年8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⑴年龄≥18 周岁;⑵经B 超等检查诊断为胆囊结石;⑶无原发性肝脏疾病者。 排除标准:⑴临床资料不全者;⑵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 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研究对象80 例,男48 例,女32 例,年龄35~65 岁,平均46.02±4.13 岁;选取同期在我院因腹部不适就诊且诊断结果为非胆囊结石的80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共纳入80 例, 男45例,女35 例,年龄34~67 岁,平均46.05±4.22 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别,具有可比性。 本项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评审通过,且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采用细针经胆囊底部穿刺抽取胆汁,先用无菌注射器抽吸胆汁5 ml 后弃去, 再换用无菌注射器抽取胆汁6 ml,-20℃冰箱中保存备用。 黏蛋白测定采用磷钨酸沉淀-酚试剂显色法,试剂盒由上海岚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总胆汁酸测定采用磷钼酸比色法, 试剂盒由上海信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操作严格参照说明书内容进行。血脂、血糖、肝功能指标测定采用深圳市库贝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iChem-53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相关试剂盒由上海生工提供,操作参照对应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5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 相关性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法,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胆汁黏蛋白、总胆汁酸水平的比较 观察组胆汁黏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胆汁总胆汁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胆汁黏蛋白、总胆汁酸水平的比较

2.2 两组研究对象血糖、血脂水平的比较 观察组血清GLU、TG、TC、LDL-C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HDL-C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肝功能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血清ALT、AST、DBIL、TBIL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胆囊结石患者胆汁黏蛋白以及胆汁酸水平与血糖、血脂、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胆囊结石患者胆汁黏蛋白水平与血清GLU、TG、TC、LDL-C、ALT、AST、DBIL、TBIL 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血清HDL-C 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胆汁总胆汁酸水平与血清HDL-C 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 血 清GLU、TG、TC、LDL-C、ALT、AS T、DBIL、TBIL 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 见表4。

表2 两组研究对象血糖、血脂水平的比较

表3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的比较

表4 胆囊结石患者胆汁黏蛋白以及胆汁酸水平与血糖、血脂、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胆囊结石属于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胆囊结石发病率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胆囊结石可继发胆囊炎、胆管炎、胰腺炎以及胆道肿瘤等多种疾患,引起严重的后果,并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3,4]。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胆囊结石尤其是胆固醇结石的成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机制仍不明确[5]。 研究发现,肝脏分泌过多的胆固醇是结石形成的主要病理基础,胆固醇结石从胆固醇结晶析出到结石形成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一方面,随着病程进展胆固醇过饱和导致胆囊胆汁中位相分离的液体晶体相中胆固醇晶体的沉淀, 并最终形成肉眼可见的结石[6,7]。另一方面,患者促/抑成核体系失衡,加之胆道运动功能的失调,共同促进了胆固醇结石的发生、发展[8,9]。

目前大量研究证实,胆囊结石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进一步导致了胆汁含量的改变以及胆汁酸各亚组成分比例的不平衡。 胆汁酸是胆汁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胆固醇在肝中降解的代谢产物,其不仅在胆固醇代谢及胆固醇的溶解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对脂类食物的消化、吸收具有重要影响[10,11]。 由于胆汁酸既含有亲水性基团又含有疏水性基团,这种构型使胆汁酸的界面具有较强的活性,使油/水两相间的表面张力大大的降低, 促进食物中脂类的乳化和吸收[12]。而胆汁酸的分泌是胆汁流畅分泌的主要推动力,可有效防止胆固醇结石的生成,抑制胆固醇在胆汁中析出及沉淀。 胆汁酸盐还可影响胆汁中胆固醇的溶解度,当胆固醇与胆汁酸及卵磷脂的比值增高时,就会导致胆固醇的过于饱和,以结晶的形式析出形成结石[13]。 黏蛋白分泌过多一般在结石形成之前,胆囊胆汁高黏蛋白浓度将促进胆固醇成核的作用,并引发结石[14]。 胆汁内胆固醇含量过高与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有关,当机体内游离的胆固醇转运至肝脏优先用于合成胆汁酸, 并可在一定条件下参与形成胆固醇结石[15]。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胆汁黏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胆汁总胆汁酸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在胆囊结石患者中黏蛋白水平升高, 总胆汁酸水平较低。 此外,观察组患者血清TG、LDL-C、TC、空腹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HDL-C 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在胆囊结石患者体内中存在血糖、 血脂功能紊乱。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ALT、AST、DBIL、TBIL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在胆囊结石患者体内中肝脏功能异常。 在胆囊结石患者黏蛋白和胆汁酸水平与血糖、血脂和肝功能的相关性分析发现,胆囊结石患者的黏蛋白和胆汁酸水平与血糖、TG、TC、LDL-C 和肝功能指标均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同高密度脂蛋白存在负相关性,说明胆囊结石患者发病后黏蛋白和胆汁酸水平与血脂、 血糖功能紊乱具有关联性。

综上所述, 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固醇磷脂胆汁酸黏蛋白水平较高,胆汁酸水平较低,且与患者血糖、血脂和肝功能等指标密切相关。

猜你喜欢

胆汁酸胆汁胆固醇
自拟和胃镇逆汤对寒热错杂证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和胃肠激素的影响分析
胆汁酸代谢与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概述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胆汁瘤的介入治疗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
总胆汁酸高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