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化教学理论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
2020-09-07常玉珍
常玉珍
◆摘 要:审美化教学是一种在教学中追求向学生展现语文学科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理论,这一理论是践行素质教育的理论,能够增强教学过程中的美育效果,使学生得到较为全面的培养。审美化的教学理论能够被应用在语文学科的各类教学活动中,如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并且,教师还应当应用情境创设等多样化的教学理念增强美的展现与统一,以此增强审美化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审美化教学理论;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对语文学科而言,美可以分为两种概念。第一种概念为语言规律上的外在美,如优美的散文、诗歌、古诗文;第二种概念为文章内涵中的内在美,如作者在文中表达的爱国、思乡、亲爱。上述两种美的教育是融合在阅读等各类教学活动中的,教师需要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设计具有引导性、趣味性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以体验、感知、创造的方式接受审美化的教育,进而得到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应用朗诵教学法,引导学生感知外在美
朗诵是小学阶段引导学生感知语文的语言美的良好方法,也是小学语文的教学重点。在审美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当应用朗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朗诵体验与感知语文学科的语言外在美。并且,教师还应当积极开展朗诵教学活动,通过趣味性的朗诵活动让学生了解彼此的朗读能力,使朗诵活动能够更有效开展。
以《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为例,这一课的教学任务包括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复习完生字之后,教师便可以组织开展朗诵活动,让学生在朗诵过程中感知语言美。在朗诵过程中,语言的外在美应当通过语气、语调等内容来体现。因此,在朗诵活动中,教师需要重点引导学生体现出诗歌的节奏、语调等内容。比如,在朗读到“泥泞”等词语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加重语气,以此体现对雷锋经历的强调。教师在演示完朗诵的重点后,就应当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性的朗读实践,并且还应当让学生提出对彼此朗读行为的意见。比如,学生甲在朗读之后,提出学生乙的朗读虽然流利,但是没有感情,而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读出感情。在学生提出这一意见后,教师便可以对学生进行示范朗读,以富有感情与格律的朗读示范对学生做出引导,以此辅助学生感知诗歌与语言的外在美。
二、应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知内在美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一直以来引导学生感知文章内涵的方法,在审美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当结合新时代的教育发展情况,设计并实施更有效的情境教学策略。在当前时代,教师应当应用现有的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在传统语言引导的基础上,再利用教材中插图以及网络上的相应图片,以这些综合性的内容构建情境,引导学生感知内在美。
以《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为例,教师在开展朗诵活动时,可以应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感知文章的内在美。比如,大部分学生由于理解能力的限制并不能对文章内容产生较好的理解。那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示范时,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展示相应的图片与背景音乐,以此引导学生与课文内容进行共情。比如,教师可以结合诗歌的整体内容,在网络上搜集雨中行走、背人前行等图片,并为这些图片配上雨声、溪水声等声音。然后,教师以这些内容为背景,再辅以自己的朗诵,以此构成良好的朗诵教学情境。如此,教师能够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对雷锋的深切赞颂之情,使学生感受到诗歌蕴含的内在美。
三、应用结合实践法,引导学生实践内化美
审美化教学不仅仅是对美的感知与体验,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以实践的方式内化美的感受,以此增强审美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以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为参考,开展微写作或者口语表达等训练,通过训练引导学生将学习过审美所得体现出来。
以《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为例,在课文初步教学完后,教师可以组织诗歌续写任务,让学生结合生活中所知道的感人事迹,续写诗歌,以此辅助学生进行美的实践。诗歌的续写并不是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难事。所以,教师需要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交流,并在这个过程给予学生启发。比如,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们在小组中说一说生活中遇到的好人好事,在学生们交流完信息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诗歌的结构,并确定大致的框架。最后,教师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出内容进行诗歌创作。总体而言,通过利用课文文体以及内容设计实践活动,教师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美的实践,使审美化教育更具价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审美化的教学是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也是助力学生审美能力、閱读能力、写作能力发展的教学。教师在设计审美化教学策略时,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利用情景、活动、表达等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与创造美的过程中得到美和语文知识的教育。如此,教师不仅能够开展高效率的审美化教学,还能够拓展审美化教学的价值,实现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楚乔.审美化教学理论下小学语文教学探究[D].喀什大学,2020.
[2]黄传琦.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小学语文审美能力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18.
[3]刘翠花.小学高年段古诗词审美化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