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对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和肌张力的影响
2020-09-07刘冬梅孙立满
刘冬梅,孙立满,吴 兢
脑卒中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脑内动脉阻塞或破裂,引起脑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进一步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造成损伤,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临床以神经功能缺损和肌张力增高为主要表现[1-4]。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脑卒中发病率以每年8.7%速度增加,发病后病人运动功能降低,肌张力增高,直接影响生活质量[5-8]。针对发病后的脑卒中病人,多采取早期功能锻炼方法进行干预治疗,然而见效慢,治疗疗效局限。因此,寻求一种有效便捷的脑卒中治疗方案是目前临床亟须解决的问题。较多临床研究从中医药角度研发了多种脑卒中治疗方法,具有延缓疾病进展和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尤其利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脑卒中疗效显著;穴位贴敷为临床常用的中医外治法,通过药物不断刺激病人穴位,进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9-12]。本研究观察穴位贴敷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对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和肌张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月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月华分院收治的脑卒中病人70例,并记录病人性别、年龄、脑卒中类型和病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所有病人均知情同意。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及《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13-14];符合上述诊断并经过头部MRI或CT检查确诊。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均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伴有肌张力增高,并通过Ashworth量表评定病人肢体功能[15],纳入患肢肢体肌张力>0级且肌力>1级病人;发病至入院接受治疗时间≤1个月;病人意识清楚,生命体征较稳定。
1.3.2 排除标准 既往患有运动和神经功能缺损病人;合并严重感染、恶性肿瘤及心、肺、肝、肾功能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和严重精神疾病病人;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病人;依从性较差不能配合完成研究的病人。
1.4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所有病人于病情稳定后,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防止血小板聚集和营养支持。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进行以Bobath技术为主的早期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合穴位按摩,敷贴组方:黄芪40 g,桂枝20 g,白芍20 g,甘草20 g,大枣15 g,川芎20 g,桃仁20 g,红花15 g,鸡血藤15 g,草乌10 g,伸筋草20 g,当归20 g,牛膝15 g;将上述药物加以促透剂制成直径为3 cm和厚度为0.25 cm膏剂,将其贴敷于合谷、曲池、肩井、足三里、悬钟、少海、阳陵泉、承山等穴位,每日1次,连续治疗1个月。穴位按摩:贴敷前对选择的穴位进行按摩,将中指、食指或拇指指腹按于病人穴位,且每个穴位按摩100~200下,并要求具有一定的力度。贴敷不可用于药物过敏者或脑卒中属热性、阴虚火旺者。
1.5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运动功能和肌张力变化。
1.5.1 肌张力 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肌力痉挛情况,方法将肌力按肌张力程度分为:0级、1级、1+级、2级、3级、4级。其中0级计为0分,1级计为1分,1+级计为2分,2级计为3分,3级计为4分,4级计为5分;级数和分数越高,提示病人痉挛程度越严重,肌张力越高[15]。
1.5.2 运动功能 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定量表(FMA)[16]评定运动功能,<50分为患肢运动功能严重障碍;50~<85分为患肢运动功能明显障碍;85~<95分为患肢运动功能中度障碍;95~<100分为患肢运动功能轻度障碍;100分为患肢运动功能正常。
2 结 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P<0.01),且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MA评分比较(±s) 单位:分
2.3 两组治疗前后MA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MAS评分比较(±s) 单位:分
3 讨 论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疾病,一旦发病病人易发生运动功能降低和肌张力增高,严重威胁肢体功能,从而影响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部分病人经过积极治疗后,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但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给病人造成沉重的负担[17-18]。中医药治疗脑卒中疗效确切,尤其穴位敷贴可明显改善病人运动功能和肌张力,甚至可逆转脑卒中造成的脑损伤[19]。本研究利用自拟方剂制作的穴位敷贴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对脑卒中病人进行1个月治疗,结果发现在常规治疗和早期功能锻炼基础上,贴敷治疗可改善病人肌张力和运动功能。
中医学脑卒中属“中风”范畴,且其并发症归属为“血痹”,病机为瘀血凝滞,气血失调。因此,需益气温经、和血通痹并行。本研究根据本科室常用且经过临床验证、疗效确切的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制作而成外用贴膏剂。黄芪桂枝五物汤首载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文中指出“血痹阴阳俱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方中黄芪与桂枝,益气温阳,和血通经,扶正祛邪;芍药可行血宣痹;生姜配伍桂枝,可温煦散邪;黄芪、当归和白芍可大补元气和阴血,使气旺血行,共奏益气养血之功;川芎、桃仁、红花、鸡血藤具有活血化瘀之功;草乌可温经通络。上述诸药合用具有益气温经、和血通痹的功效。相关研究证实,该方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和运动功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20-22]。加之穴位贴敷的治疗作用,可持续性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促使药物经皮肤直接渗入机体,并使中药有效成分通过经络传达到病处,较好地发挥黄芪桂枝五物汤药效,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利用该方治疗脑卒中,可明显改善病人运动功能和肌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