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临时粘接剂对氧化锆陶瓷粘接性能的影响
2020-09-07蔡惠陈蕾张维丹
蔡惠,陈蕾,张维丹
(1.长沙市口腔医院 口腔修复科,湖南 长沙 410000;2.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学中心 湖南 长沙 410008)
氧化锆陶瓷修复体,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美观性、更高的强度和遮色效果,其在口腔修复中应用广泛。牙齿修复的成功与否与修复体的粘结力密切相关,牙体预备后临时修复体的佩戴是否会影响氧化锆永久修复体的粘接性能进而影响修复效果。本文选用3 种临时粘接剂进行分析,为临床操作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离体牙20 颗,氧化锆陶瓷,氧化锌非丁香酚水门汀(Tempo CemNE),树脂水门汀(Rely X Unicem);MTS-858 台式疲劳试验机;倒置显微镜(韦茨拉尔)。
1.2 方法
1.2.1 牙本质样本制备 正畸拔除前磨牙20 颗,模拟临床预备,并分冠为近、远中两半,获40 个样本。树脂包埋样本,随机分为ZONE 组(氧化锌非丁香酚水门汀)、ZPCC 组(聚羧酸锌水门汀)、GIC 组(玻璃离子水门汀) 和对照组,每组10 个。
1.2.2 氧化锆陶瓷片的制备 胚体切割并烧结,形成长宽高3×2×2 mm3瓷片共40 片,表面打磨、喷砂,超声清洗、吹干,分组同前。
1.2.3 实验样本制备 4 组牙本质样本用相应的粘接剂粘接。所有样本静置30 min 后37℃水浴保存7 d、取出,酒精擦拭,吹干待用。将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RC) 按操作分别涂布于样本的表面中央,瓷片在8N 的就位力下粘接,光照40 s,37℃水浴保存24 h。所有样本于5℃~55℃冷热循环5 000 次,模拟口腔中半年的功能运动[1]。
1.3 粘接剪切强度的测试
实验样本固定于万能试验机夹具,平行于粘接面加载,速度0.5 mm/min,逐渐增大加载力直至瓷片松动或脱落,记录此时的最大剪切力。
1.4 倒置显微镜观察
50 倍倒置显微镜观察牙本质和瓷片的粘接面,按JOHNSON 等[2]的分类方法记录破坏类型。Ⅰ类:粘接剂主要残留于牙体上并>75%;Ⅱ类:牙体、瓷片上都有粘接剂,达25%~75%;Ⅲ类:粘接剂主要残留于瓷片, 牙体上的粘接剂残留<25%;Ⅳ类:牙体或瓷片断裂,而未与粘接剂分离。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比较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 组粘接剪切强度比较
ZONE 组、ZPCC 组、GIC 组和对照组剪切强度分别为 (3.55±0.90)、(1.37±0.40)、(1.88±0.38) 和 (1.53±0.50) MPa。ZONE 组粘接剪切强度高于ZPCC 组、GIC 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PCC 组粘接剪切强度小于GIC组和对照组,且GIC 组粘接剪切强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4 组粘接界面破坏类型情况
4 组粘接界面破坏类型情况见表1,实验中未出现第Ⅳ类。
表1 4 组粘接界面破坏类型情况 (n=10, 个)
3 讨论
牙体预备后,需常规选用临时修复体保护基牙,防止外界刺激,维持与稳定基牙牙合位关系,暂时恢复基牙在口腔中的各项功能等[3]。氧化锆陶瓷为非硅酸盐类陶瓷,粘结困难。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树脂基合成粘接剂是全瓷修复体的首选粘接剂[4-5]。本实验选用临床最常用的3M Rely X Unicem 自粘接树脂水门汀。粘接剪切强度能够直接反映粘接剂的粘接强度,且更能代表口腔内修复体的受力情况,本实验采用了粘接剪切强度来反映粘接剂的粘接性能。目前已证实,有多种因素能够影响树脂类粘接剂的粘接性能,最终影响氧化锆全瓷修复体的粘接[6-7]。而全瓷修复牙体预备后必须使用的临时修复体及临时粘接剂,对粘度及微渗漏的影响研究较少[8-9]。本文将不同临时粘接剂对树脂水门汀的粘接强度及微渗漏的影响进行设计分析,希望能为临床选用合适的临时粘接剂提供实验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ZONE 组粘接剪切强度显著高于其他3 组,按照JOHNSON 等[2]对粘接界面破坏类型进行分类,ZONE 组的主要破坏类型为Ⅰ类,即界面破坏,粘接剂主要残留在牙体表面,说明ZONE 能增加RC 与牙体间的粘接强度。这可能因为ZONE 在凝固前及RC 在凝固早期均呈酸性,增加了牙本质表面的润湿性,使牙本质表面玷污层和牙体硬组织脱矿。牙本质表面形成微孔结构,便于树脂单体渗入牙本质小管,固化后形成树脂突,达到微机械锁结作用;同时ZONE 基本不能和牙本质表面产生化学结合,而RC 中含有的PO4-能与牙体表面未反应的Ca2+形成稳定的化学结合。C=C 双键结构能与牙表面的胶原蛋白发生交联反应,故ZONE 能明显增强RC 与牙本质间的粘接强度。
ZPCC 组粘接剪切强度小于对照组,粘接界面破坏类型与对照组相比,亦无明显变化。这可能是由于ZPCC 流动性差,不能很好的渗入牙本质小管,但ZPCC 可与牙体组织中的Ca2+发生一定程度的络合反应,影响了RC 中PO4-与 Ca2+部分结合。GIC 组粘接剪切强度大于对照组,粘接界面的破坏类型与对照组相比,Ⅰ类破坏减少,Ⅱ类破坏有所增加,说明GIC 可略增加RC 与牙体表面间的粘接强度。分析其机制可能为:一方面由于GIC本身具有粘接性,其与牙本质间的粘接较为致密,GIC 粘接牙体后,其纵剖面牙本质小管开口全部已被封闭,粘接剂广泛残留于牙本质小管中,减弱了RC 与牙体表面的机械嵌合力,同时GIC 液剂中-COOH 可与牙表面的Ca2+发生反应,阻碍了RC中的PO4
-与Ca2+的结合;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GIC固化后能缓释出F-,且随着时间的延长,F-的释放亦逐渐增多,F-能结合牙体表面的H+,形成HF弱酸,使之略呈碱性,而RC 在固化早期呈酸性,GIC 的作用加强了RC 与牙本质间的酸碱中和反应,从而增强其粘接力。最终使RC 与牙体之间的粘接强度略有增加,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氧化锌非丁香酚水门汀可增强树脂水门汀对氧化锆陶瓷修复体的粘接强度,临床上可以优先选用。聚羧酸锌和玻璃离子水门汀不影响两者间的粘接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