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饮食文化看邓小平的人格魅力
2020-09-06徐晶
【摘 要】饮食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而且还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基础。通过不同的饮食文化,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其蕴涵的不同的民族气质与人格魅力。本文从饮食文化这一视角,不仅看到了邓小平坚定顽强的信念、改革创新的勇气、严谨自律的作风,还看到了他躬行节俭的习惯、善气迎人的性格及真切朴实的亲情。老革命家的人格魅力,始终散发光芒影响着后人。
【关键词】邓小平;饮食文化;人格魅力
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可见饮食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物产丰饶的四川造就了邓小平,也造就了他身上独特的人格魅力,这跟当地的饮食文化有很大的关系。人类文明不断进步,饮食文化也日益丰富,饮食者的气质与魅力也有所不同。从邓小平身上,有关他特别的饮食习惯趣事展现其独有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定顽强的信念
邓小平从一开始就有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一心要搞社会主义。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后,公社社员生活集体化,全国各地都办起了公共食堂,所谓的“吃饭不要钱”。初期,公共食堂还有较多的粮食可吃;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共食堂就愈来愈难办下去了。
随后,邓小平在北京市郊順义、怀柔调查后,对这两地的基层干部说:“你吃食堂叫社会主义,你不吃食堂也叫社会主义。”1958年10月27日至11月初,邓小平在四川和川黔边及贵州视察,针对人民公社化以后,社员的生活出现了单调和千篇一律的情况,指出当时有50万城市人口的德阳:“是不是划几个县进来,以便解决副食品、劳动力和其他资源。将来各个镇、居民点、文化、教育、商业、卫生事业等样样都有,连口红也不缺,以后农村的妇女也要用口红的。[1]”还同时指出:“四川还应该要在甘孜、阿坝地区内搞畜牧业基地,以后吃奶品、穿皮毛是个大问题。将来工作8小时、睡眠8小时,还有8小时干什么?那就是下棋、跳舞、看戏、看电影、打球和看打球。”
在那个高呼“人民公社万岁!公共食堂万岁!”的年代,邓小平讲出了这些倡导实事求是的话,强调了干革命、搞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改善和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生活不能越搞越单调,而要越搞越丰富。
二、改革创新的勇气
邓小平自己的生活很节俭、朴素,但是,他多次向四川有关方面的负责人指出:“川菜是我国的四大菜系之一,你们要好好研究如何将川菜推向市场,走向全国,让川菜的名气更响。”
四川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原主任孟薇同志保存了许多邓小平夫妇吃川菜的照片。她有一件令她终身难忘的事,1984年10月1日,邓小平在天安门广场阅兵以后,受四川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之邀,来到西单南边的绒线胡同“四川饭店”,品尝地道的四川菜。之前,邓小平要身边的工作人员告知四川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一定不能浪费,就餐采用分餐制,菜的分量减少。四川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和“四川饭店”的负责人与厨师一道,经过反复考虑,开出了一份特别的菜单,既尊重了小平同志节约的意愿,又保持了川菜的特色。厨师为邓小平一家准备了夫妻肺片、棒棒鸡、川北凉粉、家常海参、鱼香大虾麻婆豆腐、小笼蒸牛肉等四川菜。小平同志一面品尝川菜,面对四川省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任孟薇和“四川饭店”主管厨政的副总经理袁森说:今天能在北京品尝到地地道道的四川菜非常高兴,川菜这么好,应该走出去,走向全国,走出国门。
邓小平之所以对川菜这么情有独钟,之所以提出“你们要研究如何将川菜推向市场”,是因为他了解川菜。“川菜”,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以其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制作精美,味别多样而享誉国内外。据资料介绍,川菜形成独特的菜系至少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发展至今已有3000多个菜品,300多种名菜。
三、严谨自律的作风
邓小平的生活很有规律,严格按照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运行。通常,他每天早晨6点半左右起床,9点多开始看文件直到10点,处理完事情之后就会在院子里散步半小时左右,休息一下。院子外延大概有100多米长,他每天固定要走18圈方才完成任务。他每一圈走的步数都是固定的,每走一圈,就像是在虔诚地完成一件交代的任务。他对待散步就像对待工作一样认真,从不偷懒、不取巧、不抄近道。如果遇上雨雪天气,没有办法在院子里散步,他就把走廊当作院子,在里面来回走动。甚至,他还为自己自编了一套健身操,扩胸、伸腿、舒筋骨。虽然动作都很简单,但他做得很认真。
邓小平的早餐时间一般安排在8点半左右,吃的大都为豆浆、油条或馒头。午餐时间一般安排在12点左右,这时他会和家人一起用餐,一大家有十三四人分坐两桌。午餐通常是四菜一汤,其中两荤两素;另有一杯白酒或黄酒;他爱吃辣椒。午饭后,他会休息一会儿。晚餐时间一般安排在6点半左右,大都比较清淡,一个汤和一碟炸花生、黄豆、杂果仁等。吃饭时,他喜欢了解子女的一些情况,但只听不作回答。晚饭后,他一般都要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晚上10点左右,他就结束一天的活动休息。
从邓小平严格的作息规律不难看出他平时在工作上的严谨作风,生活中时时谨小慎微,工作中更是严谨自律。
四、躬行节俭的习惯
邓小平自己的生活很节俭、朴素,平时非常爱惜粮食,也很注意节约。有一次,他在飞机上进餐时不小心把一根豆芽菜掉到了桌子上,便立刻夹起掉了的豆芽放进嘴里。就连餐巾纸也是他晚年才开始使用,但他始终坚持一张纸裁成四块,每次只用一小块,一天只用两张。
他对老家的川菜情有独钟,有时甚至亲自动手做出纯粹的麻辣川菜。邓小平有一段时间在金牛宾馆用餐时,除了每天必须要吃一次回锅肉之外,其余都是比较清淡的蔬菜,如豆花儿、豌豆尖、青椒拌皮蛋、小青菜、折耳根、红苕饼之类的家常川菜,一般喝汤的话就是酸菜粉丝汤或酸菜肉丝汤。有一次,厨师想给他换换口味,没有做回锅肉,给他做了个清炖蹄花,一共只有两小节。他吃了一节后,对服务员说:“这节猪脚脚,搁到下一顿再吃,不要浪费了。”[2]因此,邓小平的幺舅曾“取笑”他,当了那么大的官儿只有一点点肉嘎嘎吃,连塞牙齿缝缝都不够。
据说,邓小平用餐时各色各样的菜都喜欢吃一点,如回锅肉、粉蒸肉、臭豆腐、腌胡萝卜丝这些都是他常吃的菜,因为种类多、样式全,俗称“五味俱全”。邓家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不浪费,只要这顿有剩饭剩菜,下顿一律做成烩饭、烩菜接着继续吃,就算是炖菜剩下的汤都要留到下顿吃。在邓家,无论是法定节日还是遇上谁的生日,只把握住一点,从不办酒席;只有在亲友、同事和部下来的时候,卓琳才会特地关照厨师加菜。
五、善气迎人的性格
邓小平的身体常常被繁忙的工作所打断,一住进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时,他就得吃医院的“营养餐”了。他的早餐非常简单,几碟小菜,或稀饭和面粥,也不喝牛奶,最“奢侈”的是一个煎蛋。可就是这个“煎蛋”,往往还被邓小平分给了交接班的护士。有时护士感到过意不去,严格要求他按医院的规矩办,邓小平这时就假装妥协一下,也非要你一块,我一块地把煎蛋分完为止。医院找了一些有经验的师傅为他服务,这些师傅们都觉得邓小平对生活上的要求不像是个国家领导人,更像是个普通病号,特别好服待,待人又和气,一点也没有官架子。他吃的是我们平常百姓家最常见的“烩饭”:米饭、青菜、豆腐、鸡蛋一煮,既是家常饭,又是病号的“营养餐”。
有一次在檀木林招待所吃饭时,服务员党清华负责从厨房端菜上桌。当党清华端来自贡名菜之一的蒸笼牛肉时,她看见邓小平要给小女儿毛毛夹蒸笼牛肉,服务员党清华把邓小平坐的餐椅向后挪了一下,以便邓小平好夹菜。这是服务员的一项本职工作、分内工作,但作为国家领导人的邓小平,却对服务员党清华说:“谢谢!谢谢!”邓小平调侃说:“你姓我们共产党的‘党,那就是说你一生下地,就成了我们党的人了。”谈吐诙谐的一席话,引得整个餐厅的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由此可以看出邓小平,是那么平易近人,那么和蔼可亲。
六、真切朴实的亲情
邓小平主张家庭内部的生活方式要以“大集中、小民主”为主。所谓“大集中”,就是要全家人都住在一起,吃饭时最好也在一起。如果有谁说好回家吃饭而没有赶到,全家人一定要等他回来才能开饭。有一年秋天,他的女儿由于飞机晚点很晚才到家,邓小平硬是等着她回来才开饭。但这个原则也不强加于每一个人,如果家中有谁觉得当天的饭菜不合口味,可以单独去做,也可以到外面去吃。家庭成员的个人爱好绝不干涉,这就是所谓的“小民主”。
邓小平家里的开支一般都是由卓琳计划、执行,邓小平从不过问。他平时爱喝龙井茶,就算是在那几年困难时期,一向精打细算、省吃俭用的卓琳对丈夫的需求都是滿足的。每天她必给丈夫泡上一杯浓浓的龙井。邓小平喝完后,她自己则接着喝剩下的茶根。因为平时都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卓琳想要邓小平吃好一点,就要求他单独吃,但他不愿意。后来,卓琳就让其中一个女儿陪他吃饭,可没过多久,邓小平又不干了,坚持所有人一起吃饭。卓琳没办法了,就单独给他炒一个菜,其他的菜都是一样的。结果,就这单独给邓小平炒的菜,到了饭桌也也被他给这个夹点、给那个夹点而处理了。最后,卓琳妥协了,大家都吃一样的饭菜,谁都不再享受特殊待遇了。
综上所述,有关邓小平饮食习惯的小故事还有很多,本文只是采撷一二,以飨读者。从上述这些关于饮食习惯的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邓小平也像普通老百姓一样,热爱自己的家乡美食,有着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但他从来不是我们常见的“美食家”的做派,而他的饮食民生观,就是不遗余力地要使每一个中国人都过上好日子,并且为此采用一切可以采取的办法。这就是伟人的伟大之处。伟人虽逝,风范长存!
参考文献:
[1]吴启权,小平蜀乡情[M],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09(198)
[2]吴启权,小平蜀乡情[M],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09(373).
[3]余玮、吴志菲,邓小平的最后岁月[M],天地出版社,2019-01(238)
[4]于俊道,邓小平的真情实录[M],天地出版社,2020-02(207)
[5]李新芝,邓小平实录4[M],北京联合出版社,2018-09(263)
作者简介:
徐晶,四川旅游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四川成都 610100)。
本文系四川旅游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故事思政视域下老一辈革命家饮食故事整理研究”(2020SCTU0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