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说《砂女》中的痛感与荒诞

2020-09-06张瞳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4期
关键词:荒诞存在主义

摘  要:《砂女》是日本作家安部公房的代表作。小说创造了一个荒诞不经的沙之世界,主人公在其压迫下,最终安于现状,由此获得通往外部现实世界的选择。本文以主人公与沙之世界所展现的荒诞感作为切入点,论述小说《砂女》对于人的存在问题的深刻关注,对安部公房小说中接受西方影响的部分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安部公房;痛感;荒诞;存在主义

作者简介:张瞳(1996.3-),女,辽宁沈阳人,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4--02

一.小说《砂女》中的痛感

1.新奇的審美感受

在存在主义文学中,作家往往通过塑造非常态的主人公(即审美主体)来表现外部世界的本质与现实生活的荒诞。而在安部公房的小说《砂女》中,则出现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的新鲜刻奇的“沙之世界”,小说通过对主人公身处的环境的扭曲和变异,使迫使主人公做出选择,使环境变为处境。小说的主人公“男人”在搜集昆虫标本的路上进入了一个充满沙的世界。在困苦而封闭的沙之世界中,作为审美主体的“男人”产生了被压迫的痛感。

沙之世界是主人公主动寻找的结果。“男人”的业余爱好是搜集昆虫标本,沙是庭园虎甲这种昆虫的生存环境,通过新奇昆虫的指引进入了沙的新奇环境当中,“男人”由此进入了沙之世界。

沙之世界是封闭而充满困苦的。就自然条件而言,村子中闷热、潮湿、充满流沙,缺少水源。如果人不干活,村中人就不再送水。另外,沙之世界对人身自由及生存权利进行了限制,于是必须遵守挖沙劳动的这一条件。沙之世界为“男人”创造了一个极端狭窄的生存处境,在此处境下,“男人”不断想要逃走,但屡次受挫。

“女人”是小说的另一主人公,也为沙之世界增添了离奇色彩。“男人”在进入沙之世界之前名为仁木顺平,但进入沙村后则改称“男人”,与屋子里的“女人”相对。“女人”的年龄大约三十岁左右,但却被其他人称作“老太婆”,这一称呼与实际年龄的反差凸显了奇异之感。“女人”木讷寡言,对“男人”近乎百依百顺,然而在“男人”提到第二天即将离开时,她当即道:“是吗……”预示“男人”将无法逃离沙之世界,而她将成为“男人”日后的生活伴侣。

沙之世界中的沙子不断威胁着人的生存,将“男人”永远困在其中无法回到从前的生活,使其产生离奇恐怖之感,由此,封闭困苦的沙之世界这一新奇的审美客体被描绘了出来。

2.弱小的审美主体

小说中的“男人”是一个身形矮小,性格内向,缺少明显特征的普通男子。沙之世界对于初入其中的“男人”来说是极端困苦的环境,在强大审美客体的压迫下,充分体现了作为审美主体的“男人”的弱小。

进入沙之世界后,“男人”开始遭受生理上的痛苦。在充满沙又缺水的环境中,“男人”受到沙村的“非法监禁”,眼睛与喉咙开始发炎,在饮食中有沉淀的沙子,因此,“男人”接受了“女人”的照顾并帮助她干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男人”生理素质的弱小,使他既无法与“女人”对抗,也无法顺利逃离。

进入沙之世界后,“男人”也遭受着心理上的折磨。在第二日准备离开时,“男人”发现进来时的绳梯被收走,当意识到被监禁后,他开始表现出恐惧和暴躁并试图逃跑。最后一次逃跑则将他陷入流沙之中,当村民们成功搭救他后,他想,只要可以得救,“梦想、绝望、羞耻、声誉,所有的一切都被埋在沙子里面,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沙子的死亡威胁之下,凸显了“男人”的软弱个性——此前对于机械劳作和无望生活的抱怨和恐惧已荡然无存,连基本的自尊也尽可抛弃。

“男人”生理素质与心理素质的软弱,在强大的沙之世界的对比下,显得格外弱小。扭曲变态的环境迫使审美主体遭受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压迫,产生了面临生存困境的痛苦之感。

3.“麦比乌斯环”的困境

“麦比乌斯环”是指将一条狭长的长方形纸带的一端扭转半周后与带子的另一端粘贴而成的环。在小说《砂女》中“麦比乌斯环”是“男人”在现实世界中认识的一个男子的绰号,当“男人”在进入沙之世界无法逃出时,便想到了“麦比乌斯环”,这个单面性的封闭环圈正是对他当前处境的恰切比喻。

在沙之世界中,要通过不断机械重复地劳动维持生存,如同一个“麦比乌斯环”,一日的起止循环往复。在沙之世界,人们只有通过不停地挖沙防止整个村庄掩埋在沙子之下,才能得到每天的生活用水,于是沙之世界形成了一个“挖沙-休息-挖沙”的封闭环状结构。

“麦比乌斯环”具有正反同一的单面性,这也意味着沙之世界与现实世界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同一的。搜集制作昆虫标本是“男人”在现实世界中找寻生存意义的唯一通道,借此可以暂时逃避苦闷现实,也正是借由这一通道,闯入了沙之世界,进入了“麦比乌斯环”的“反面”。然而,在沙之世界中,仍然要机械劳作,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折磨又迫使“男人”想要逃离沙村,沙之世界这一“反面”又成为了 “正面”。

“麦比乌斯环”的比喻,使新奇怪异的沙之世界与平庸无趣的现实世界进行同一,逃离沙之世界的失败也意味着逃离现实世界的失败,使机械、孤独、平庸成为“男人”的代名词。

二.小说《砂女》中的荒诞

1.从痛感到荒诞

作为审美范畴的荒诞(荒谬)属于丑的范畴,而痛感的产生往往是走向荒诞的起点。小说《砂女》中的痛感是在主人公“男人”身上产生的。在沙之世界的强大压迫下,“男人”因为生理素质的下降和逃跑失败摧毁了自尊,身心都发生畸形,随即产生审美主体所带来的痛感。而这样的畸形,使本就平庸无奇的“男人”进入“丑”的审美范畴。

“……因为他被剥夺了对失去的家乡的记忆,而且丧失了对未来世界的希望。这种人与他的生活之间的分离……真正构成荒谬感。”[1]在小说《砂女》中,“男人”是被现实世界抛弃的流放者,也是在沙之世界中陷入无尽单调的、与现实生活分离的人。“男人”在设法逃离现实世界时只给妻子留下了一封没有写明去向的信。然而仁木顺平在现实世界中的婚姻已经冷却,在近日的报纸中也未见刊登任何有关他失踪的消息。实际上,“男人”已经被他曾经长期生存的现实世界抛弃,完全脱离了原来的生活。

而沙之世界的生活虽然有一个顺从性感的“女人”的陪伴,但“男人”却恐惧于在沙村中生活的零度感和无力感。在沙之世界,作为中学教师的仁木顺平不再拥有职务、姓名,在沙村中,他仅仅是一个“男人”。而“女人”也只是一个没有姓名,近乎没有个性的女子。现实世界丰富的物质全部被无休止的沙子取代,沙之世界是一个将生的欲望压缩至只剩“活着”的极端环境。在这样被两个世界同时压迫的情况下,“男人”这一审美主体失去了理性的维护,滑向了荒诞。

2.理性的受挫

在荒诞中,理性无力与非理性抗衡,目的性与规律性无法实现统一,理性面临着失败的境地。小說中的沙之世界是一个不用理性去规范的非理性世界,人的理性在其中全无用武之地。

小说《砂女》的荒诞感中,理性的受挫首先表现道德-实践理性受到侵蚀。道德-实践理性是哈贝马斯提出的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之一。沙之世界没有与外界联系的方式,进与出则完全依赖偶然。在仁木顺平进入沙之世界后,随即被安排在了寡居的“女人”家,对此连“男人”自己也颇感讶异。在“男人”意识到自己被“非法监禁”时,发现法律在沙之世界中也同样缺乏效力。沙之世界的人没有人身自由,需要进行强制劳动,在“女人”的沉默与习惯性顺从中,可以看出一个长久处于沙之世界中被平面化、单一化了的形象。

小说《砂女》的荒诞感中,理性的受挫意味着其对启蒙现代性视野下工具理性的功利性诉求的否定。韦伯认为,工具理性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作为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2]也就是说,工具理性是力求合目的并追求成果的理性思维,追求利益最大化。然而在小说的沙之世界中,“男人”在现实世界的功利性诉求也变得毫无意义,唯一的功利诉求就是得以生存。

沙之世界是一个理性近乎无效的世界,而非理性的外部环境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男人”的理性。他逐渐认为“一旦开始了工作,不知怎么,也并非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完全不能接受”[3];“男人”也挣脱了道德枷锁,竟欲与“女人”当众发生关系。沙之世界中的非理性因素将其驯服,“男人”开始真正进入非理性世界的生活方式,因此理性指导下的出逃计划必然失败。

3.存在主义的主人公

存在主义在思潮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广泛流行,存在主义哲学家开始对理性的狭隘与局限提出质疑,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中给出了“在生活之外寻找意义”的走向自由的路径。小说《砂女》中对人类普遍处境的描绘和对自由选择的关注及其所带来的荒诞感体现了作为存在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首先,在荒诞扭曲的沙之世界中凸显了人生存的欲望。对于水的渴求,促使人们无休止地挖沙劳作;“男人”与“女人”的相互吸引纠缠,使来自现实世界的人与来自沙之世界的人迅速融为一体,虽然理性在沙之世界中受挫,但却获得了“男人”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得到的欲望满足。

其次,本质的外化现象被沙之世界的非理性隐去。在沙之世界里,人的理想与追求被极度压缩为“挖沙换水”,“男人”的一切社会属性全部消失,当面临此前的意义变为虚无时,沙之世界给了“男人”作为沙村“男人”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再次,在失去自由的沙之世界中进行自由选择。“男人”在几度设法逃离未果后,开始研究蓄水装置,安于沙村生活。在此后一年,“女人”因为宫外孕而送医,自沙之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又出现了连接的沙梯。沙梯的出现则意味着逃离与留下的自由选择,然而“男人”却仍选择留在沙之世界。小说结尾出现了法院的判决书,断定仁木顺平为失踪人口,现实世界彻底抹去了仁木顺平的存在,存在的只有在沙之世界的“男人”,留在沙之世界从被迫变为自愿,他在确认了荒诞世界后将在其中继续寻找意义。

结论:

小说《砂女》是一部存在主义文学作品,也是作家安部公房的代表作品。在这部小说中极具荒诞性的沙之世界展现了安部公房小说丰富的表现技巧,其先锋性得到了充分显示。更为重要的是,安部公房是一个深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的作家,就《砂女》而言,安部公房的小说并不全然在讨论“西西弗的幸福”,日式的写作思维始终充斥在他的作品之中。西方存在主义的影响与日本式思维的交融,使安部公房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作家。

注释:

[1][法]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的神话[M].杜小真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2:5.

[2][德]马克斯·韦伯.社会与经济[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2:56.

[3][日]安部公房.砂女[M].于荣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8:120.

参考文献:

[1][日]安部公房,砂女[M].于荣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2][法]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的神话[M].杜小真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德]马克斯 ·韦伯,社会与经济[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美]马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顾爱彬 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邹波,安部公房小说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摘  要:《砂女》是日本作家安部公房的代表作。小说创造了一个荒诞不经的沙之世界,主人公在其压迫下,最终安于现状,由此获得通往外部现实世界的选择。本文以主人公与沙之世界所展现的荒诞感作为切入点,论述小说《砂女》对于人的存在问题的深刻关注,对安部公房小说中接受西方影响的部分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安部公房;痛感;荒诞;存在主义

作者简介:张瞳(1996.3-),女,辽宁沈阳人,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4--02

一.小说《砂女》中的痛感

1.新奇的审美感受

在存在主义文学中,作家往往通过塑造非常态的主人公(即审美主体)来表现外部世界的本质与现实生活的荒诞。而在安部公房的小说《砂女》中,则出现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的新鲜刻奇的“沙之世界”,小说通过对主人公身处的环境的扭曲和变异,使迫使主人公做出选择,使环境变为处境。小说的主人公“男人”在搜集昆虫标本的路上进入了一个充满沙的世界。在困苦而封闭的沙之世界中,作为审美主体的“男人”产生了被压迫的痛感。

沙之世界是主人公主动寻找的结果。“男人”的业余爱好是搜集昆虫标本,沙是庭园虎甲这种昆虫的生存环境,通过新奇昆虫的指引进入了沙的新奇环境当中,“男人”由此进入了沙之世界。

沙之世界是封闭而充满困苦的。就自然条件而言,村子中闷热、潮湿、充满流沙,缺少水源。如果人不干活,村中人就不再送水。另外,沙之世界对人身自由及生存权利进行了限制,于是必须遵守挖沙劳动的这一条件。沙之世界为“男人”创造了一个极端狭窄的生存处境,在此处境下,“男人”不断想要逃走,但屡次受挫。

“女人”是小说的另一主人公,也为沙之世界增添了离奇色彩。“男人”在进入沙之世界之前名为仁木顺平,但进入沙村后则改称“男人”,与屋子里的“女人”相对。“女人”的年龄大约三十岁左右,但却被其他人称作“老太婆”,这一称呼与实际年龄的反差凸显了奇异之感。“女人”木讷寡言,对“男人”近乎百依百顺,然而在“男人”提到第二天即将离开时,她当即道:“是吗……”预示“男人”将无法逃离沙之世界,而她将成为“男人”日后的生活伴侣。

沙之世界中的沙子不断威胁着人的生存,将“男人”永远困在其中无法回到从前的生活,使其产生离奇恐怖之感,由此,封闭困苦的沙之世界这一新奇的审美客体被描绘了出来。

2.弱小的审美主体

小说中的“男人”是一个身形矮小,性格内向,缺少明显特征的普通男子。沙之世界对于初入其中的“男人”来说是极端困苦的环境,在强大审美客体的压迫下,充分体现了作为审美主体的“男人”的弱小。

进入沙之世界后,“男人”开始遭受生理上的痛苦。在充满沙又缺水的环境中,“男人”受到沙村的“非法监禁”,眼睛与喉咙开始发炎,在饮食中有沉淀的沙子,因此,“男人”接受了“女人”的照顾并帮助她干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男人”生理素质的弱小,使他既无法与“女人”对抗,也无法顺利逃离。

进入沙之世界后,“男人”也遭受着心理上的折磨。在第二日准备离开时,“男人”发现进来时的绳梯被收走,当意识到被监禁后,他开始表现出恐惧和暴躁并试图逃跑。最后一次逃跑则将他陷入流沙之中,当村民们成功搭救他后,他想,只要可以得救,“梦想、绝望、羞耻、声誉,所有的一切都被埋在沙子里面,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沙子的死亡威胁之下,凸显了“男人”的软弱个性——此前对于机械劳作和无望生活的抱怨和恐惧已荡然无存,连基本的自尊也尽可抛弃。

“男人”生理素质与心理素质的软弱,在强大的沙之世界的对比下,显得格外弱小。扭曲变态的环境迫使审美主体遭受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压迫,产生了面临生存困境的痛苦之感。

3.“麦比乌斯环”的困境

“麦比乌斯环”是指将一条狭长的长方形纸带的一端扭转半周后与带子的另一端粘贴而成的环。在小说《砂女》中“麦比乌斯环”是“男人”在现实世界中认识的一个男子的绰号,当“男人”在进入沙之世界无法逃出时,便想到了“麦比乌斯环”,这个单面性的封闭环圈正是对他当前处境的恰切比喻。

在沙之世界中,要通过不断机械重复地劳动维持生存,如同一个“麦比乌斯环”,一日的起止循环往复。在沙之世界,人们只有通过不停地挖沙防止整个村庄掩埋在沙子之下,才能得到每天的生活用水,于是沙之世界形成了一个“挖沙-休息-挖沙”的封闭环状结构。

“麦比乌斯环”具有正反同一的单面性,这也意味着沙之世界与现实世界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同一的。搜集制作昆虫标本是“男人”在现实世界中找寻生存意义的唯一通道,借此可以暂时逃避苦闷现实,也正是借由这一通道,闯入了沙之世界,进入了“麦比乌斯环”的“反面”。然而,在沙之世界中,仍然要机械劳作,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折磨又迫使“男人”想要逃离沙村,沙之世界这一“反面”又成为了 “正面”。

“麦比乌斯环”的比喻,使新奇怪异的沙之世界与平庸无趣的现实世界进行同一,逃离沙之世界的失败也意味着逃离现实世界的失败,使机械、孤独、平庸成为“男人”的代名词。

二.小说《砂女》中的荒诞

1.从痛感到荒诞

作为审美范畴的荒诞(荒谬)属于丑的范畴,而痛感的产生往往是走向荒诞的起点。小说《砂女》中的痛感是在主人公“男人”身上产生的。在沙之世界的强大压迫下,“男人”因为生理素质的下降和逃跑失败摧毁了自尊,身心都发生畸形,随即产生审美主体所带来的痛感。而这样的畸形,使本就平庸无奇的“男人”进入“丑”的审美范畴。

“……因为他被剥夺了对失去的家乡的记忆,而且丧失了对未来世界的希望。这种人与他的生活之间的分离……真正构成荒谬感。”[1]在小说《砂女》中,“男人”是被现实世界拋弃的流放者,也是在沙之世界中陷入无尽单调的、与现实生活分离的人。“男人”在设法逃离现实世界时只给妻子留下了一封没有写明去向的信。然而仁木顺平在现实世界中的婚姻已经冷却,在近日的报纸中也未见刊登任何有关他失踪的消息。实际上,“男人”已经被他曾经长期生存的现实世界抛弃,完全脱离了原来的生活。

而沙之世界的生活虽然有一个顺从性感的“女人”的陪伴,但“男人”却恐惧于在沙村中生活的零度感和无力感。在沙之世界,作为中学教师的仁木顺平不再拥有职务、姓名,在沙村中,他仅仅是一个“男人”。而“女人”也只是一个没有姓名,近乎没有个性的女子。现实世界丰富的物质全部被无休止的沙子取代,沙之世界是一个将生的欲望压缩至只剩“活着”的极端环境。在这样被两个世界同时压迫的情况下,“男人”这一审美主体失去了理性的维护,滑向了荒诞。

2.理性的受挫

在荒诞中,理性无力与非理性抗衡,目的性与规律性无法实现统一,理性面临着失败的境地。小说中的沙之世界是一个不用理性去规范的非理性世界,人的理性在其中全无用武之地。

小说《砂女》的荒诞感中,理性的受挫首先表现道德-实践理性受到侵蚀。道德-实践理性是哈贝马斯提出的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之一。沙之世界没有与外界联系的方式,进与出则完全依赖偶然。在仁木顺平进入沙之世界后,随即被安排在了寡居的“女人”家,对此连“男人”自己也颇感讶异。在“男人”意识到自己被“非法监禁”时,发现法律在沙之世界中也同样缺乏效力。沙之世界的人没有人身自由,需要进行强制劳动,在“女人”的沉默与习惯性顺从中,可以看出一个长久处于沙之世界中被平面化、单一化了的形象。

小说《砂女》的荒诞感中,理性的受挫意味着其对启蒙现代性视野下工具理性的功利性诉求的否定。韦伯认为,工具理性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作为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2]也就是说,工具理性是力求合目的并追求成果的理性思维,追求利益最大化。然而在小说的沙之世界中,“男人”在现实世界的功利性诉求也变得毫无意义,唯一的功利诉求就是得以生存。

沙之世界是一个理性近乎无效的世界,而非理性的外部环境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男人”的理性。他逐渐认为“一旦开始了工作,不知怎么,也并非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完全不能接受”[3];“男人”也挣脱了道德枷锁,竟欲与“女人”当众发生关系。沙之世界中的非理性因素将其驯服,“男人”开始真正进入非理性世界的生活方式,因此理性指导下的出逃计划必然失败。

3.存在主义的主人公

存在主义在思潮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广泛流行,存在主义哲学家开始对理性的狭隘与局限提出质疑,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中给出了“在生活之外寻找意义”的走向自由的路径。小说《砂女》中对人类普遍处境的描绘和对自由选择的关注及其所带来的荒诞感体现了作为存在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首先,在荒诞扭曲的沙之世界中凸显了人生存的欲望。对于水的渴求,促使人们无休止地挖沙劳作;“男人”与“女人”的相互吸引纠缠,使来自现实世界的人与来自沙之世界的人迅速融为一体,虽然理性在沙之世界中受挫,但却获得了“男人”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得到的欲望满足。

其次,本质的外化现象被沙之世界的非理性隐去。在沙之世界里,人的理想与追求被极度压缩为“挖沙换水”,“男人”的一切社会属性全部消失,当面临此前的意义变为虚无时,沙之世界给了“男人”作为沙村“男人”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再次,在失去自由的沙之世界中进行自由选择。“男人”在几度设法逃离未果后,开始研究蓄水装置,安于沙村生活。在此后一年,“女人”因为宫外孕而送医,自沙之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又出现了连接的沙梯。沙梯的出现则意味着逃离与留下的自由选择,然而“男人”却仍选择留在沙之世界。小说结尾出现了法院的判决书,断定仁木顺平为失踪人口,现实世界彻底抹去了仁木顺平的存在,存在的只有在沙之世界的“男人”,留在沙之世界从被迫变为自愿,他在确认了荒诞世界后将在其中继续寻找意义。

结论:

小说《砂女》是一部存在主义文学作品,也是作家安部公房的代表作品。在这部小说中极具荒诞性的沙之世界展现了安部公房小说丰富的表现技巧,其先锋性得到了充分显示。更为重要的是,安部公房是一个深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的作家,就《砂女》而言,安部公房的小说并不全然在讨论“西西弗的幸福”,日式的写作思维始终充斥在他的作品之中。西方存在主義的影响与日本式思维的交融,使安部公房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作家。

注释:

[1][法]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的神话[M].杜小真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2:5.

[2][德]马克斯·韦伯.社会与经济[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2:56.

[3][日]安部公房.砂女[M].于荣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8:120.

参考文献:

[1][日]安部公房,砂女[M].于荣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2][法]阿尔贝·加缪,西西弗的神话[M].杜小真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德]马克斯 ·韦伯,社会与经济[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美]马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M].顾爱彬 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邹波,安部公房小说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荒诞存在主义
路在脚下——从萨特存在主义看《长路》
积极心理学的批判与发展:存在主义给予的启示
以“幽默”的方式在荒诞中保持平衡
一篇充满荒诞色彩的小说
《归来》中的存在主义叙事
金承志:人生要“荒诞”,生活得找乐
聚焦城镇人生的荒诞与神圣
存在主义思想下《蝇王》与《鼠疫》的比较
荒诞世界的生存之道——《他们》的存在主义解读
《在冰山里》的存在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