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兴”手法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表现
2020-09-06刘佳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CX19_2042)。
摘 要:“比兴”是中国诗歌的根本大法,其概念是由汉儒界定的,然自宋代以来,“比兴”的研究早已轶出汉儒思想的范围,在中国诗歌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更广泛的意义表达。“比兴”手法在古典诗歌中的应用具体表现在以上三个方面:物我同构,引譬连类,主文谲谏,同时也奠定了中国诗歌委婉抒情的传统。
关键词:比兴;物我同构;引譬连类;主文谲谏
作者简介:刘佳(1995.2-),女,硕士在读,现就读于南通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4-0-02
“比兴”一语,出自《周礼·春官》:“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诗大序》称之为“六义”,这里的比、兴分训,与“赋”构成一个话语体系,即孔颖达《毛诗正义》所言“赋、比、兴,是《诗》之所用”。然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只论“比兴”,把“赋”作为一种文体来看待,放在上篇“论文叙笔”中。从刘勰开始,“比兴”就作为诗歌创作的原则突显出来,成为重要的诗学话语。
后来在中国诗学话语中,“比”、“兴”合二为一,形成“比兴”这一概念,其意义更为复杂,但仍然不脱“用相似或相关的事物进行比附”这一基本意义。“比兴”可以理解为假托于客观之物,表达主观之情。
一、物我同构
郑玄《周礼·大师》注引郑众说:“比者,比方于物;兴者,托事于物。”朱熹《诗集传》云:“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所以说,“比”是“喻”义;“兴”在“喻”义之外又兼“起”义,这个“起”不仅是所起之物出现在诗的开端,更多的是所起之物对诗人主观感情的刺激,形成强烈的共鸣。“兴”是人心与自然之物的一种心灵感应,这也是“比”与“兴”的区别所在。
“人的生命情态,不是纯粹主观的东西,是在社会的(人际的)、自然的(宇宙的)环境中,作为肉体人、社会人、自然人的整一的现在。于冥冥之中,宇宙间构成了一个大生命场,人与自然的生命节律纳入其中,具有同构性。”就是说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与自然已经形成了一个交相感应的系统。
《诗经》中的先言他物是不自觉的,由物及心,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形成的生命共感。这种“兴”是偶然的心灵相通与契合。如见落叶而伤秋,同时感叹人生的迟暮之年。季节的转换与人的生命具有某种同构性。钟嵘《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祗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诗经》中先言他物的生命共感基础。“兴”既是无意识的生命感发,所以更多地表现在自然生活中,所以《诗经》中“风”诗用到的“兴”更多,毛传所谓“兴”,“风”诗160篇中有72篇运用到。“兴”之本源当存在于民间劳作生活的实践中。《周南·关雎》开端即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起兴,《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召南·麟之趾》以“麟之趾,振振公子”起兴等。
早期诗歌的创作是原始先民在劳作中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感发,这种情感表达大多是触物起兴,与自然物融为一体。春秋代序,日月不淹,四时的变化与人的生命周期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应关系。正是由于这种关系,自然物的兴衰才能在人们心中形成一种重叠,物我同构。后世诗歌在创作中也继承了这种方法,如曹操《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自然的秋天也是诗人内心的映衬。《古诗十九首·冉冉生孤竹》“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触物感发,由物及心,以花喻人,暗喻时间流逝,自己也在时光中老去,将女子的悲哀间接地表现出来。
中国诗学话语本身,就是思与诗的浑然一体。“比兴”是心与物的交互感发,是一种生命共感。
二、引譬连类
《易·系辞》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中国古代诗歌在“言”、“意”关系上通常存在着言不尽意的缺憾,故儒家以“象”作为中心,构成“言——象——意”所组成的意义表达,使得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
宋朝李仲蒙则说:“叙物以托情谓之赋,情尽物者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
李仲蒙首先把“比”与“兴”从思维过程予以区别;比是索物,是有情之后才去尋找物来比;而兴是触物,先有物才引起情。但应该指出,《诗经》中的兴虽有触物起兴的可能,但是所触之物未必是诗中所兴之物。如《召南·殷其雷》“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以雷声响在南山之阳起兴,引出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这里的起兴之物与诗中之情并无关联。即郑樵说的“所见在此,所得在彼”(《六经奥论》)。
不论是“以彼物比此物”的“比”,还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兴”,都是心与物之间引譬连类这一思维方式的不同表现。是“诗人感物,连类不穷”的不同途径。
引譬连类的选择性,“比”的选择性更为广泛,因为“比”是经过理性的思考之后选择的对象,如《魏风·硕鼠》,用硕鼠来比喻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兴”是与自然的融合,直接的触引,是诗人见物起兴,自然无意。如《周南·关雎》,以雎鸠起兴,引起下文。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离骚》中的“比兴”系统正是基于《诗经》和《周易》的影响。《离骚》的“香草美人”系统正是引譬连类的具体表现。汉代王逸《离骚经序》云:“《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象征体系,如《离骚》中屈平向楚怀王感叹“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以男女之情来比喻君臣之义,这种写法在后来的诗词创作中也多有应用。如张籍的《节妇吟》:“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表面上写男女爱情,实际上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
“比兴”的运用是为了避免意义的过于直白,引譬连类,营造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效果。
三、主文谲谏
主文谲谏,语出《毛诗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这是传统的“风教”。郑玄笺:“主文,主与乐之宫商,相应也;谲谏,咏歌依违不直谏。”主文谲谏一种讽喻的方式,用含蓄、譬喻的方式委婉地表达对政治得失的劝谏,达到温柔敦厚的效果。
诗歌主文谲谏的原因在于“自书契之兴,朴略尚质,面称不为谄,目谏不为谤。君臣之接如朋友然,在于恳诚而已。斯道稍衰,奸伪以生,上下相犯。及其制礼,尊君卑臣,君道刚严,臣道柔顺,于是箴谏者希,情志不通,故作诗者以诵其美而讥其过”。专制主义强权政治是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制度的特色,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就导致了在向上表达意见时必须采取委婉的方法,含蓄地议政,“比兴”传统正好适应了这种表达,所以渐渐地形成了“美刺”的诗歌传统。
《诗经》中有很多主文谲谏的作品,如“君子作歌,维以告哀”(《小雅·四月》),“维是褊心,是以为刺”(《魏风·葛屦》),“王欲玉女,是用大谏”(《大雅·民劳》)等,都是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创作的目的,采用讽谏的方式来干预社会政治。汉乐府诗多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其中多数作品是具有讽谏意味的。《战城南》以奇妙的人乌对话,写尽战争的残酷。《十五从军征》、《饮马长城窟》等,均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无限苦难。曹操《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悲吟,是对作乱者的强烈批判。王粲《七哀诗》“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其所描写的场面触目惊心,对汉末军阀的无情斥责,对民生疾苦深怀同情。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杜甫以诗记史,其诗歌记录了深重的民生悲苦。其《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真实地记录了人民被驱逐到战场送死的史实,《唐宋诗醇》评为“此体创自老杜,讽刺时事而托为征夫问答之词。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小雅》遗音也……词意沉郁,音节悲壮,此天地商声,不可强为也”。《哀江头》、《北征》、《三吏》、《三别》等作展现战火中整个社会的生活画面和人的内心世界,塑造了饱受离乱之苦的百姓饱满的形象,同时暗含讽刺。中唐白居易提出了社会诗论的口号“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诗歌反映现实,要求诗歌能“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讽喻美刺,针砭时弊,其《寄唐生》中明确指出“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创作出大量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会矛盾的作品,如《卖炭翁》、《秦中吟》、《观刈麦》等。“美刺”的创作方法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中从未间断过,即到晚清,诗人的创作中也是褒贬讽刺,讽喻时政。
“比興”手法在古典诗歌中的应用具体表现在以上三个方面:物我同构,引譬连类,主文谲谏,同时也奠定了中国诗歌委婉抒情的传统,在整个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2]王志彬译注《文心雕龙》,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3]朱熹集撰,赵长征点校《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
[4]刘毓庆著《诗骚论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
[5]钟嵘著,周振甫译注《诗品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6]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7]司马迁撰《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8]李思屈.“比兴”的生命感应:“诗”与“思”的对话[J].人文杂志,1999(5).
[9]泓峻.“比兴”与“比喻”——中西两个概念理论旨趣的差异及其成因[J].学术研究,2017(6).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CX19_2042)。
摘 要:“比兴”是中国诗歌的根本大法,其概念是由汉儒界定的,然自宋代以来,“比兴”的研究早已轶出汉儒思想的范围,在中国诗歌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更广泛的意义表达。“比兴”手法在古典诗歌中的应用具体表现在以上三个方面:物我同构,引譬连类,主文谲谏,同时也奠定了中国诗歌委婉抒情的传统。
关键词:比兴;物我同构;引譬连类;主文谲谏
作者简介:刘佳(1995.2-),女,硕士在读,现就读于南通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4-0-02
“比兴”一语,出自《周礼·春官》:“太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诗大序》称之为“六义”,这里的比、兴分训,与“赋”构成一个话语体系,即孔颖达《毛诗正义》所言“赋、比、兴,是《诗》之所用”。然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只论“比兴”,把“赋”作为一种文体来看待,放在上篇“论文叙笔”中。从刘勰开始,“比兴”就作为诗歌创作的原则突显出来,成为重要的诗学话语。
后来在中国诗学话语中,“比”、“兴”合二为一,形成“比兴”这一概念,其意义更为复杂,但仍然不脱“用相似或相关的事物进行比附”这一基本意义。“比兴”可以理解为假托于客观之物,表达主观之情。
一、物我同构
郑玄《周礼·大师》注引郑众说:“比者,比方于物;兴者,托事于物。”朱熹《诗集传》云:“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所以说,“比”是“喻”义;“兴”在“喻”义之外又兼“起”义,这个“起”不仅是所起之物出现在诗的开端,更多的是所起之物对诗人主观感情的刺激,形成强烈的共鸣。“兴”是人心与自然之物的一种心灵感应,这也是“比”与“兴”的区别所在。
“人的生命情态,不是纯粹主观的东西,是在社会的(人际的)、自然的(宇宙的)环境中,作为肉体人、社会人、自然人的整一的现在。于冥冥之中,宇宙间构成了一个大生命场,人与自然的生命节律纳入其中,具有同构性。”就是说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与自然已经形成了一个交相感应的系统。
《诗经》中的先言他物是不自觉的,由物及心,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形成的生命共感。这种“兴”是偶然的心灵相通与契合。如见落叶而伤秋,同时感叹人生的迟暮之年。季节的转换与人的生命具有某种同构性。钟嵘《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祗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诗经》中先言他物的生命共感基础。“兴”既是无意识的生命感发,所以更多地表现在自然生活中,所以《诗经》中“风”诗用到的“兴”更多,毛传所谓“兴”,“风”诗160篇中有72篇运用到。“兴”之本源当存在于民间劳作生活的实践中。《周南·关雎》开端即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起兴,《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召南·麟之趾》以“麟之趾,振振公子”起兴等。
早期诗歌的创作是原始先民在劳作中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感发,这种情感表达大多是触物起兴,与自然物融为一体。春秋代序,日月不淹,四时的变化与人的生命周期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对应关系。正是由于这种关系,自然物的兴衰才能在人们心中形成一种重叠,物我同构。后世诗歌在创作中也继承了这种方法,如曹操《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自然的秋天也是诗人内心的映衬。《古诗十九首·冉冉生孤竹》“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触物感发,由物及心,以花喻人,暗喻时间流逝,自己也在时光中老去,将女子的悲哀间接地表现出来。
中国诗学话语本身,就是思与诗的浑然一体。“比兴”是心与物的交互感发,是一种生命共感。
二、引譬连类
《易·系辞》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中国古代诗歌在“言”、“意”关系上通常存在着言不尽意的缺憾,故儒家以“象”作为中心,构成“言——象——意”所组成的意义表达,使得意在言外,言有尽而意无穷。
宋朝李仲蒙则说:“叙物以托情谓之赋,情尽物者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
李仲蒙首先把“比”与“兴”从思维过程予以区别;比是索物,是有情之后才去寻找物来比;而兴是触物,先有物才引起情。但应该指出,《诗经》中的兴虽有触物起兴的可能,但是所触之物未必是诗中所兴之物。如《召南·殷其雷》“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以雷声响在南山之阳起兴,引出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这里的起兴之物与诗中之情并无关联。即郑樵说的“所见在此,所得在彼”(《六经奥论》)。
不论是“以彼物比此物”的“比”,还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兴”,都是心与物之间引譬连类这一思维方式的不同表现。是“诗人感物,连类不穷”的不同途径。
引譬连类的选择性,“比”的选择性更为广泛,因为“比”是经过理性的思考之后选择的对象,如《魏风·硕鼠》,用硕鼠来比喻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兴”是与自然的融合,直接的触引,是诗人见物起兴,自然无意。如《周南·关雎》,以雎鸠起兴,引起下文。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离骚》中的“比兴”系统正是基于《诗经》和《周易》的影响。《离骚》的“香草美人”系统正是引譬连类的具体表现。汉代王逸《离骚经序》云:“《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飄风云霓,以为小人。”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象征体系,如《离骚》中屈平向楚怀王感叹“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以男女之情来比喻君臣之义,这种写法在后来的诗词创作中也多有应用。如张籍的《节妇吟》:“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表面上写男女爱情,实际上却是一首政治抒情诗。
“比兴”的运用是为了避免意义的过于直白,引譬连类,营造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效果。
三、主文谲谏
主文谲谏,语出《毛诗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这是传统的“风教”。郑玄笺:“主文,主与乐之宫商,相应也;谲谏,咏歌依违不直谏。”主文谲谏一种讽喻的方式,用含蓄、譬喻的方式委婉地表达对政治得失的劝谏,达到温柔敦厚的效果。
詩歌主文谲谏的原因在于“自书契之兴,朴略尚质,面称不为谄,目谏不为谤。君臣之接如朋友然,在于恳诚而已。斯道稍衰,奸伪以生,上下相犯。及其制礼,尊君卑臣,君道刚严,臣道柔顺,于是箴谏者希,情志不通,故作诗者以诵其美而讥其过”。专制主义强权政治是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制度的特色,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就导致了在向上表达意见时必须采取委婉的方法,含蓄地议政,“比兴”传统正好适应了这种表达,所以渐渐地形成了“美刺”的诗歌传统。
《诗经》中有很多主文谲谏的作品,如“君子作歌,维以告哀”(《小雅·四月》),“维是褊心,是以为刺”(《魏风·葛屦》),“王欲玉女,是用大谏”(《大雅·民劳》)等,都是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创作的目的,采用讽谏的方式来干预社会政治。汉乐府诗多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其中多数作品是具有讽谏意味的。《战城南》以奇妙的人乌对话,写尽战争的残酷。《十五从军征》、《饮马长城窟》等,均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无限苦难。曹操《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悲吟,是对作乱者的强烈批判。王粲《七哀诗》“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其所描写的场面触目惊心,对汉末军阀的无情斥责,对民生疾苦深怀同情。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杜甫以诗记史,其诗歌记录了深重的民生悲苦。其《兵车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真实地记录了人民被驱逐到战场送死的史实,《唐宋诗醇》评为“此体创自老杜,讽刺时事而托为征夫问答之词。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小雅》遗音也……词意沉郁,音节悲壮,此天地商声,不可强为也”。《哀江头》、《北征》、《三吏》、《三别》等作展现战火中整个社会的生活画面和人的内心世界,塑造了饱受离乱之苦的百姓饱满的形象,同时暗含讽刺。中唐白居易提出了社会诗论的口号“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诗歌反映现实,要求诗歌能“补察时政”、“泄导人情”,讽喻美刺,针砭时弊,其《寄唐生》中明确指出“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创作出大量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会矛盾的作品,如《卖炭翁》、《秦中吟》、《观刈麦》等。“美刺”的创作方法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中从未间断过,即到晚清,诗人的创作中也是褒贬讽刺,讽喻时政。
“比兴”手法在古典诗歌中的应用具体表现在以上三个方面:物我同构,引譬连类,主文谲谏,同时也奠定了中国诗歌委婉抒情的传统,在整个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2]王志彬译注《文心雕龙》,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3]朱熹集撰,赵长征点校《诗集传》,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
[4]刘毓庆著《诗骚论稿》,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年.
[5]钟嵘著,周振甫译注《诗品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6]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7]司马迁撰《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8]李思屈.“比兴”的生命感应:“诗”与“思”的对话[J].人文杂志,1999(5).
[9]泓峻.“比兴”与“比喻”——中西两个概念理论旨趣的差异及其成因[J].学术研究,2017(6).